一利商业之发展;二利祛钱荒之弊病,三利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。
银行若成,天下之钱财可通过银行流通,如江浙之商人与汴京之商人有生意往来,现如今之做法,乃是携带大量铜钱交易。
但若是有银行,江浙之商人只需在江浙将钱财存进银行之中,只身前往汴京,在汴京银行之中便可取出钱财以用于交易。
如此可少去携带之苦,更少去被沿途盗贼抢劫的风险,如是一来,天下商业之沟通便会变得更加轻松。
另外,商人明明有不错的生意,但常苦于手中无资本用于扩张,所以常常生意做不大,若是有银行接待给他们做生意,国朝便会多出许多大商人,商税上便会水涨船高,此为一利。
更有二利是为解决钱荒之弊,国朝自建立以来,每过一段时间便会遭遇钱荒,钱荒的发生的原因大家可能不太明白为什么,下官可以为诸位说明一下。
钱荒的发生,主要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国朝的商业在发展,商业越兴旺发达,市面上所需的钱币便越多;
其次是大量的钱币沉淀了下去,许多人挣到了钱,不拿出来用,却将其藏在家里,如此一来,就算是朝廷每年都要铸造百万贯的铜钱,也是禁不住储藏的。
而民众选择将钱储藏起来,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合适的地方存储这些钱。
想一想,现如今之钱庄吸纳钱财,他们不仅不给利息,还要收取保管费,百姓哪里愿意将钱存进去?
这钱存进去不仅不会生钱,还越存越少,远不如将钱藏在家里合算。
所以,银行通过给利息,将百姓家里储藏的钱财吸纳出来,通过借贷,将这些铜钱再次投向市面,如此一来,钱荒的问题也就解决了。
大家可能不知道,这几年国朝已经是面临严重的钱荒,尤其是江南与汴京这些地方钱币严重不足,已经严重影响到百姓的生活了。
大家可能不知道,现在的物价比以前的物价要低廉的多,以前一文钱只能买一个鸡蛋,但现在三个鸡蛋才能够卖一文钱,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?”
章衡顿了顿道:“……是因为铜钱严重不足,所以铜钱十分值钱的缘故!钱太少,就会让交易无法进行,这已经严重影响商业的发展了,而且也影响到商税的收缴了,交易变少,商税便会下降,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。
银行之三利,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,如今之国朝,所收赋税仅仅是应对官员之俸禄、军队之军费,以及各项官府日常之开支后,便所剩无几了。
但如今国朝连接各地之官道残破不堪、地方的水利设施几近于废弛、城市之建设多停滞、各地之驿站亦是多凋零。
但若是有银行在,银行则是可以借贷给朝廷,朝廷便可以大力兴建这些基础设施。
当然诸公可能认为朝廷接待去兴建这些基础设施,可能会入不敷出,但实际上并非如此。
这些基础建设有利于商业的发展,有利于社会的稳定,这些收益最终都会在赋税里面体现出来的,朝廷最终还是不会亏太多钱的。
这三利只是下官简单总结出来的,实际上银行之利何止如此。
大约可以这么认为,银行一旦筹办起来,国朝便如鱼得水。
国库会因此而充盈起来,百姓会因为富足而稳定,军队会因为有充足的军费变得有战斗力,百官会因为官府有钱,能够做更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!
诸公,如此有利之物事,不快点将其筹办起来泽被苍生,难道还在等什么吗?”
丁度的脸色越来越难看,他才说了几句话,章衡立即噼里啪啦的将其驳斥得体无完肤,然后又噼里啪啦将其有利之处全部都给展现出来,显得他丁度很没有水平的模样。
不过……
丁度看了一下宋庠,眼神里有催促之意,但宋庠却是不说话。
他却是不知,宋庠此时心里想的是:妈的,若这银行要真如这小子所说这么有用,那国库有钱了,朝廷有钱了,那么以后做起事情来岂不是就方便了,要不,支持他搞起来?
宋庠之所以这么想,其实是他还真的不是个坏人,虽然他与章衡有些矛盾,但心里十分清楚。
看赵祯的模样,大约也是倾向于筹办银行的,不然不可能又是搞经延又是召开这等级别会议专门来讨论此事。
宋庠虽然因为章衡被贬谪而怀恨于心,但不可能冒险去得罪赵祯,以至于影响自己的仕途。
但宋庠毕竟是个老硬币,他趁着章衡说话的间歇,问道:“照章侍讲所说,这办银行是有百利而无一害,尤其是所谓银行一办,商业会迎来大发展,商税会水涨船高,那么本官想问问章侍讲,若是由你来筹办银行,朝廷的商税可以增加多少?”
曾公亮一直微微闭着眼帘,但闻听此言,立即张开眼睛,朝章衡打眼色。
可惜章衡没有看到他的眼神,而是想了想道:“若是由下官来筹办银行,三年之内,银行自身可盈利一千万贯,朝廷因为商业之发展,商税可多增一千万贯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