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由检不由的撇了撇嘴,负责宫城戍卫的锦衣卫大汉将军遴选,都没这么严格,选个睡觉的人,还要这么多的步骤。
“哪里怎么空了一个?”朱由检十分疑惑的看着另外一排,居然还有一个空位!
一个初选的名额能卖三千两银子,贪钱的懿安皇后张嫣,把五千个名额都给卖了,当然这还是在姑娘长得漂亮的资格下。
王承恩眉头紧皱的看着那处想了很久,又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奏疏,查看了半天才说道:“开封府张家的女儿。”
“开封府?那不是皇嫂老家那儿吗?张家?”朱由检敏锐的把握到了这些个信息。
“是。”王承恩有些犹豫的说道:“是张国丈家里的人。”
“那就怪不得了。”朱由检不以为意的说道。
懿安皇后因为周婉言的原因,直到现在依旧执掌后宫,连提督宫禁之事,都在张嫣的管理范围之内,虽然一直是王承恩在调度,但朱由检连自己的守门的大汉将军都不认识。
朱由检并没有在这方面太过计较,张嫣是值得信任,自从他入了午门之后,懿安皇后从来没有自己下过一道懿旨。
这就是互相的信任的基础。
“那就留着吧。”朱由检信步往前走着,在这张嫣的帮衬下,这个张国丈家中的远房表亲,肯定比别的女子要顺利的多。
这也是这次选秀和往常不一样的地方,朱由检并没有不让勋戚和官吏家中举荐家中女子。
凡天子、亲王之后、妃、宫嫔、慎选良家女子为之,进者弗受。
这条祖训的背后,是妃嫔和后宫的妃子,都采与民间,而且多数都是清贫之家的女子,进而达到后宫不得干政的目的。
武则天是唯一登基称帝的女子,是后宫干政的典型,但是临朝称制的女人,高达二十多名,这还不算辽金这类的割据政权中,临朝称制的女子。
后宫不得干政的目的是好的,但是大明朝堂这潭水,已经足够浑浊了,再加一道后宫干政的染料,除了让这潭水更黑一些,还能如何?
虽然初步实现了后宫不得干政的愿景,但这种选妃制度,这也就代表着,大明朝新继位的天子,无法获得来自母亲家里的支持,就只能不断的获得战争的胜利,或者想臣子们妥协,下放皇权,来得到朝臣们的支持。
“走,去翊坤宫看看。”朱由检要去袁贵妃那看一眼,这都临近生产的日子了,朱由检回京已经三个多月,不去看看,实在是说不过去。
“参见万岁爷,懿安皇后在和袁贵妃说话。”尚仪行了个礼,引着朱由检来到了后院。
“朕刚才在广源门外,见过了那些选秀的女子。”朱由检倒是没有客气,来到后院,却看到了张嫣、袁贵妃在喝茶,看一个妙龄女子唱戏,一顶帷帽挡住了女子的面庞。
“这是张国丈家的那个远房表妹?”朱由检坐下之后,立刻认出了此人。
张嫣笑着说道:“是。”
“这就进宫来套近乎了?皇嫂也未免太心急了些吧。”朱由检笑着说道。
张嫣却不再回话,自从朱由检此次回朝,君威大盛以后,她说话也越来越小心了。
“那个谁?来一段,《桑林镇》里的狸猫换太子。”朱由检乐呵呵的对着张嫣那个远房表妹说道。
张嫣眉头紧蹙的看着朱由检问道:“皇叔,这是何意?”
朱由检更是不明所以的说道:“这段有什么犯忌讳的吗?谁不知道这是假的故事?”
“宋仁宗皇帝的生母是李宸妃,可是当初宋朝的后嫔制度就是那样,所有的皇子叫自己的母亲叫姐姐啊。”
这就是宋朝时候,庶嫡之别,出现的一种奇葩的宫廷文化,赵祯的生母是李宸妃,但当时的皇后是刘娥,所以赵祯喊刘娥为娘亲,喊李宸妃为姐姐。
大明就不这样,谁的儿子谁养。
狸猫换太子,在宫里这满地宦官的情况下,根本不可能发生,贵妃产子,多大的事呀,多少双眼睛盯着呢。
朱由检不知道为什么张嫣会问自己何意,往日里宫里唱戏,这出戏,他也没少听过,这是怎么了?
袁贵妃也是疑惑的看着张嫣。
“没事,唱吧。”张嫣挥了挥手,说道:“本宫身子有些乏了,就先行告退了,茉儿,唱完了就到东暖阁寻我。”
朱由检这次可是眉头拧成了疙瘩,这张家远方表亲,都住到宫里来了,这张嫣到底想干什么?!
夺权吗?
不太像呀。
张嫣最好的出手机会,有两个时间点,第一个就是他刚登基那段时间,第二个时间点,就是之前他在三屯营养伤的时候。
他在三屯营养伤的护卫大汉将军、侍女们,都是从宫里直接调过去的,当时王承恩在三屯营可不在宫里。
真的想夺权,直接把皇帝弄死在三屯营里,对外宣称重伤而亡。
当时的储君可是唐王朱聿键,朱聿键被关了十四年了,不比亲征大获全胜的朱由检更好控制?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