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就是李承乾是大唐太子,是他李二的嫡长子,才敢这么说啊。
换成其他人,谁敢说?
别说大唐的臣子了,就是李泰和李治这些人,那也不敢。
太子,可真是自己的好帮手啊。
这么一想之下,李二对李承乾的印象,更好了。
看着下面的房玄龄裴寂等人对自己看过来的敬佩的眼神,李二觉得有必要把这件事给说清楚。
毕竟这个办法,不是他李二自己想出来的。
这种事,还是说清楚的好。
是谁的功劳,那就是谁的功劳。
否则的话,他李二这个当父亲的,岂不是抢了自己儿子的风头?
这怎么能行?
而且这也是给太子提高声望的好机会。
李二自然不会放过。
他想了一下,然后对下面的裴寂还有房玄龄等人说道:“其实这个办法,也不是朕想出来的。
而是太子的主意。”
“太子的智慧,远超于朕。
朕以前确实有些太自大了。”
“如果不是太子提醒,朕都不知道自己居然犯下了如此的错误。”
“太子的话,让朕醍醐灌顶。
他说的没错,想要大唐强盛起来,非如此做不可。
如果商贾不满,那就杀几个出头的。
为了大唐,为了天下百姓,这个恶人,朕来当。”
李二这些话,都是发自内心的。
所以说出来的时候,格外真诚。
下面的人听到李二这么说,心里一阵惊讶。
如此精妙的办法,居然是太子想出来的!?
这怎么可能??
太子才多大??
不过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而已。
虽然李承乾颇为聪慧,但是在他们看来,也远没有聪慧到此等程度啊。
这种办法,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办法了。
而是一系列的朝廷政策。
不管是连贯性还是操作性,都是非常强的。
可是这种话,陛下也没有必要说谎。
那也就是说,这竟然是真的。
嘶!
太子看上去平平无奇,居然有如此手段和心性。
他们以前,居然看走眼了。
房玄龄和程知节他们这些人,顿时就是一阵唏嘘。
不愧是陛下啊。
连生的儿子都如此厉害。
难怪人家李氏能坐拥江山啊。
“太子殿下,真是不得了啊。”
“是啊,如果这个办法可以施行的话,那最多一年,朝廷大军所需的钱粮,应该就可以筹集到了。”
“太子年纪轻轻,居然有如此远见,臣今日开算是开眼了。”
“陛下,太子殿下果然不凡啊!”
一帮人纷纷附和。
听的李二心中一阵得意。
夸自己的儿子,那就等于是在夸自己啊。
李二心情自然大好。
下面的这些人都这么说了,李二顺势就问道:“既然你们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,那就立刻施行。
你们觉得如何啊?”
几人立刻就点头。
“陛下,此等办法,自然要立刻施行。
这可是事关整个大唐啊。”
房玄龄这么一说,另外几个人也是纷纷点头。
“臣等附议。”
旁边的程知节哈哈一笑。
“陛下,太子能有如此心性,陛下可是大喜啊。
以前陛下总是担心太子太过柔弱,现在看来,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。
在臣看来,太子殿下不仅关心国事,而是能力超群。
臣以为,以后还是应当让太子,多多参与国事为好。
我大唐储君,以后也会是一位圣明的皇帝!”
“陛下,臣以为,既然这个办法是太子提出来的,那自然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。
否则的话,太子殿下的智慧,怎么会传遍天下?”
“这可是为太子殿下捞名声的好机会啊。”
“是啊陛下,到时候,天下百姓对太子殿下,肯定感恩戴德啊。”
“陛下圣明,太子殿下也圣明,大唐百姓的日子,绝对更加有盼头。”
房玄龄想了一下,对李二说道:“陛下,你臣也以为,此举甚好。
陛下以前一直担心,太子殿下无心国事。
更担心太子胜任不了皇帝之位。”
“在臣看来,陛下之所以有此担心,是因为太子殿下处理国事太少所致。”
“如果这件事做好了,那陛下就再也不用担心了。”
听到几个人都这么说了,李二心里一阵满意。
他之所以这么说,那就是想要看看他们对承乾的态度。
毕竟这里的几个人,都是大唐最为顶级的臣子。
只要他们能够接受承乾,那其他人,根本就不是问题。
这些人,以后可都是承乾要倚重的大臣。
如果承乾压不住这些人,那以后当了皇帝,皇位也会不稳。
现在看来,这些人对承乾当态度,还是不错的。
李二点点头。
“嗯,你们说的没错,太子确实需要多参与国事才行。
毕竟他年纪也不小了。”
“朕已经想好了,等到太子能够处理国事了,朕就让位,让他来继位当皇帝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