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不是要争一城一地的得失,也不是为了捞斩首千百人的战功,任平是为了通过这一仗,不说彻底把匈奴人打残,最起码也得打得他十年内,无法再进犯朔方边境。
想要野战制敌,必须要掌握战阵。
“罗愣娃,你的玄铠骑兵,和咱们步卒,最远距离不能超过五十里,地毯式搜索匈奴人的踪迹,随时准备支援友军。”
再则除了霍光的部队以外,商丘成率领的四万骑兵,出酒泉,虽然没有战果,但也遇到了匈奴军队。
任平此番前来,是为了和匈奴人野战的。
任平所部,想要到达范夫人城,最快也得十天,他得先绕阴山山脉,再过屈延泽支流,接着于草原上行军几日,方才能抵达范夫人城。
那就是不管友军如何捷报频传,他们依旧按照原计划稳扎稳打。
任平给麾下最重要两支部队,安排完搜索支援任务后,便正式开始率领汉军先锋部队,在草原上“遛弯”了。
只靠他们从长安带来的那点军医,是根本不够负担救治一支三万人左右的大军任务。
太子刘据倒是不着急,人家没整什么外行指导内行的骚操作,天天就在中军大帐内,等待着任平可能传过来的捷报。
任平想要军功,但更要边塞一段时间的平稳,来让自己能够搞生产建设。
任平,赵充国,卫广,他们三个之前商量的战略是为了什么?
任平刚有所动作,后方卫广的催促命令便下来了。
从长远角度上来说,卫广有他自己的考虑,他只要军功,不想其他,任平则也有自己的利益。
卫律近年来,在匈奴一方,颇受恩宠,且汉武帝最恨投匈叛汉之人,卫广直言,若是能把卫律生擒或击杀绝对是大功一件。
溜达到汉漠边界后,任平便停止了队伍的战阵训练,并特意修整歇息了一天,随即全员着甲行军,正是进入草原。
如果不是卫广在后面,一直派人催,任平肯定还要花更多的时间,一边赶路,一边训练士卒的作战配合能力。
为了使他们初步达到默契,原本几天的路程,任平硬生生走了十几天,方才到达汉漠边界处。
原本任平是想再找卫广要些随军大夫的。
虽然他现在距离范夫人城,不过二三百里,但是任平一点没有去范夫人城的打算,他要将“耗”字战术进行到底。
任平从三千沃野军中,挑了五百力大者,拿大盾,汇同马长海亲兵,共六百人,居队伍最后,由其统帅。
再选五百相对最弱的士卒,分给董进,和他麾下士卒合兵一处,共八百人,居队伍正中,负责押运粮草,帐篷等军备物资。
“诺!”
范夫人城,就算再破,人家也是个城。
无奈之下,任平只得在卫广大军,通知自己,已然全面接受朔方后,率先锋军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,继续前进。
一天一报,白天出,晚上回,分两个批次,昼夜交替搜查,人可以歇,搜查行动不能歇。”
从临戎出来后,任平的队伍,走得并不快。
现在虽然是初春,但越往北越冷,范夫人城以南,居延泽流域附近,青草长势极好,可一到范夫人城附近,尤其是临近浚稽山一带,别说长草了,有不少地方还有积雪呢!
双方一交战,虽同是胡人,但卫律根本不是阿古柏的对手,匈奴军队可谓是一触即溃,死伤了上千人,现在正往范夫人城的方向逃窜。
几十个北地游侠,一人双骑,撒出去,每天往返数百里,连个匈奴人的影子都没看见。
结果就是,军医不给,伤药更没有。
如此一旦陷入数倍于敌的包围中,别提什么反击,很有可能一轮冲锋下来,就死得差不多了。
再则范夫人城的侧后方,便是浚稽山,琢邪山,两山之间更有一条匈奴河,就这险峻地形,让自家区区五千人,孤军深入,纯粹就是送。
此时可不比之前,范夫人城的守将,他不是汉人,而是匈奴人。
三路大军共击匈奴,现在就太子刘据这一路没见到匈奴影儿,其还是名义上的三路主帅,三军主力。
任平领着一千沃野军步卒,居左翼,赵充国带一千兵居右翼,他们是队伍的屏障,一旦被突破,自家的辎重肯定是保不住了。
“匈奴如果真那么好打,就不会祸害大汉这么多年了。”
在这个先锋部队中,董进,马长海,赵三箭,罗愣娃,都是为任平马首是瞻,他们听了军报后,没什么太大反应,任平说干,他们就追,任平说继续按照原定战术执行,他们也没二话。
他的先锋部队,一点攻城器械都没带,就算到了范夫人城,他也只能在城外看着城头上的卫律干瞪眼。
任平后来实在看烦了,索性书信来了,就只看开篇,一见又是以卫广个人名义下发的,直接置之不理。
他们现在正在追击由匈奴左右呼知王率领的二万骑兵,向天山一带进发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