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行的人到了后傻眼了,人怎么没了?
王诺璟不知道的是,当他穿上母亲连夜缝制出来的衣服出发后,卢兰和贾敏就站在身后看着他,直到他消失在了街角,卢兰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,有时候,她的坚强也有可能是装出来的。
王诺璟是从西直门走的,他没有看到的是在城墙上,一老一少,两道黄色身影默默地看着他远行的方向。
王诺璟上了马以后,才发现了一个大问题,那就是他并不会骑马,系统还在升级中,无奈之下,只能让张开年抱着他。
荣国府里,王诺璟留下了他最后的痕迹,这一去,不知何年何月,有些东西,需要早点儿生根发芽,或许在不经意间会给自己一个非常大的惊喜。
昨儿个晚上,林黛玉没有见到王诺璟,听鸳鸯几人说他回王府去了,以为他有事儿,就没有在意。可第二天的太阳都又落山了,依旧没见人,这下子她心里有点儿慌乱,在王诺璟的屋子里寻了一番,在书房里看到了一封信。
“玉儿,见字如面,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,我已经走了,至于去了哪里,我自个也说不上,北蛮人来犯,我有我的责任,我必须要担负起来,所以啊,我必须走。
平生不会相思,才会相思,便害相思。
身似浮云,心如飞絮,气若游丝。
空一缕余香在此,盼千金游子何之。
证候来时,正是何时?灯半昏时,月半明时。
我不知道玉儿会不会想我,可我是想着玉儿的,或许,这就是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吧!
等我回来,待你长发及腰,本王定当回来!”
林黛玉嘴里呢喃着:“璟哥哥!”手里的信落了下去,双眼空洞而又失神,仿佛像个提线木偶。
鸳鸯透过窗子看着屋子里的黛玉,轻轻叹了口气,摇了摇头,有些事儿是别人帮不了忙的。
另一边,贾敏和卢兰同样收到了王诺璟的信。
“母亲,原谅孩儿的不辞而别,儿子觉得离别太伤感了,实在是受不了那种场景,就不辞而别了,所以啊,就直接走了。我走后,想来母亲也没什么人陪着你了吧,要不你就和岳母大人去扬州住一段时间吧,领着玉儿一块去,等我回来了,再回来也不迟。
对了,顺带也把元春和可卿也带上,她两两可是你儿媳妇,你可不能给我弄丢了。”
两人同时低头看信,看完了,互相看着对方好像,好像都知道对方写了什么,不约而同的笑了出来。
卢兰道:“看来,他写的东西应该是一样的了!”
贾敏道:“那走吧!”
“好。”
两日后,贾敏登临荣国府,这可把贾母给高兴坏了,嘘寒问暖的,那叫一个热情,贾敏脸上也热情回应着,不过嘛,是完全的面热心冷。
贾母赶紧招呼来了贾宝玉、贾迎春、贾探春、贾惜春出来见人。
寒暄了半日,贾母才问起了贾敏的来意,
贾敏道:“去年女儿身体有恙,刚好,太妃领着殿下去扬州省亲,就委托了殿下领着玉儿来了太太这里,如今病也好了,也是时候领着玉儿回去了。”
贾母还没说话呢,贾宝玉先道:“不,老祖宗,别让林妹妹走,快,快去将门给锁了。”
贾敏完全被贾宝玉这番话给惊到了,璟儿让她领着黛玉走,果然是没有错的。
贾敏道:“侄儿还真是会说笑,不知道锁门管不管用,要不去拿条链子来,将玉儿给锁起来算了。”
贾母第一次觉得有点儿尴尬,这孙子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,就不能不要当着人面儿说?
贾母出来插科打诨道:“敏儿,难得回来,我已经吩咐了人去做了你最爱吃的菜,这会儿应该也好了,走走走,陪着我吃点儿去。”
贾敏也不在意这些个,她自然也清楚贾母为何会这样说,一时半会儿也不急,就道:“好,不过啊,这么久没见玉儿了,怪想念的,不如我先去看看玉儿再说。”
贾母笑着道:“好,你先去看玉儿,我去给你布菜去。”
贾敏跟着丫鬟来了黛玉的住处,黛玉住在哪,她早就从黛玉口中得知了,俗话说,嫁出去的女儿,泼出去的水,她也不好在贾府里横冲直撞。
来到黛玉房间,绕进后堂,连个丫鬟的面都没看到,她隐约听见有人在说:“姑娘,你就吃点儿吧!”
寻着声音,来到了黛玉平日里居住的内屋。
内屋的摆设一眼看去就会发现是被人给精心装点过的。
最新的摆钟挂在炕对面,一抬眼就能够知道是什么时候可,炕的围墙上好像还挂了粉色的帐子,右手边上有一块玻璃屏风,上面画着的是泪竹,对面是一书桌,书桌上有香,好像是龙涎香(听起来高大尚,其实就是抹香鲸的大便。),中间是一张八仙桌,上面放了一块蓝色的布,桌子上的茶具,应该只有官窑才能够烧的出来。
在看炕上的情况,粉色的被子,床单意味着这些个东西全部来自于皇宫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