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就是化学反应,”王博士笑着解释,“白醋是酸,小苏打是碱,碰到一起就会产生气体,把泡沫推出来。咱们厂里的钢材除锈,有时候也会用到类似的原理。”
“那铁锈能变成泡沫吗?”一个小男孩好奇地问。
“不能,但能变成水和盐,”王博士拿起一块生锈的铁片,“你们看,这锈是氧化铁,用酸泡一泡,就会变成能溶于水的东西,铁就变干净了。”
周阳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,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暖流。他想起自己小时候,哪有这样的科普角,想学点新鲜东西,只能蹲在工厂门口看师傅们打铁,看了半年才弄明白淬火是咋回事。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,有机器人表演,有博士讲课,还有这么多老街坊陪着。
傻柱端着一盘炒花生走过来,往周阳手里塞了一把:“周叔,歇会儿吧,看你忙一下午了。”
“你这饼干卖得咋样?”周阳问。
“卖光了!”傻柱笑得合不拢嘴,“秦淮茹说,明天多烤两盘,再加点蔓越莓的。对了,许大茂那手环也卖得火,他说要请咱们吃饭呢。”
“吃饭就不必了,”周阳摆摆手,“让他多捐两个手环当奖品,下次搞知识竞赛用。”
正说着,许大茂凑了过来,手里拿着个崭新的手环:“周叔,您看这新款,能测血氧了,我留了个最好看的颜色给您。”
“我不用这玩意儿,”周阳笑着推辞,“给孩子们当奖品吧。”
“那我给槐花留着,”许大茂眼珠一转,“她今天帮我招呼客人,可卖力了。”
槐花正好跑过来,听见这话,脸一下子红了,捏着衣角小声说:“我没……没卖力。”
“咋没卖力?”许大茂拍着胸脯,“刚才有个老太太不会调手环,还是你教的呢。这手环就该给你。”
槐花接过手环,小声说了句“谢谢大茂叔叔”,就跑回实验区了,手腕上的手环闪着淡淡的蓝光,像戴了串星星。
夜幕降临,科普角的灯亮了起来,暖黄色的灯光照着孩子们的笑脸,照着老街坊们的谈笑声,照着机器人安静站立的身影,一切都那么温馨。周阳坐在台阶上,看着这一切,觉得浑身的疲惫都散了。
三大爷凑过来,递给他一瓶冰镇绿豆汤:“喝点吧,解暑。今天这场面,比过年还热闹。”
“可不是嘛,”周阳接过绿豆汤,喝了一大口,“以后啊,这科普角就是咱们院的聚宝盆,不光孩子们能学东西,咱们老街坊也能凑一块儿热闹热闹。”
“说得对,”三大爷点点头,“我打算把我那月季挪几盆到这儿来,给科普角添点颜色。”
二大爷也走了过来,手里还拎着鸟笼:“我看行,明天我把我那对玉鸟也挂这儿,给孩子们当个活教材,讲讲鸟儿咋孵蛋的。”
傻柱和秦淮茹收拾着摊子,听见这话,傻柱嚷嚷道:“那我天天来烤饼干!保证不重样!”
许大茂也喊道:“我提供手环当奖品!谁学知识学得好,就给谁!”
周阳看着他们,忽然觉得,这科普角哪里是聚宝盆啊,这四合院的人,才是真正的宝。
第二天一早,周阳刚到厂里,就接到了王博士的电话。“周总,德国那边又来电话了,说想引进咱们的智能花盆技术,还说要派工程师来学习。”
“让他们来,”周阳毫不犹豫地说,“但核心技术不能给,就教他们基础操作。对了,让囡囡准备一下,给德国工程师讲讲科普角的运营,让他们也学学,怎么把技术用到老百姓的日子里。”
挂了电话,周阳走到窗边,看着厂区里来来往往的货车,心里琢磨着,得赶紧把科普角的二期工程提上日程。昨天看孩子们做实验时,桌子有点挤,得再扩建个实验区;机器人表演的地方也小了点,下次得搭个像样的舞台。
正想着,手机响了,是槐花打来的。“周爷爷,你快回来看看!三大爷的月季开花了!开了好多好多!”
周阳笑着答应:“好,爷爷这就回去看。”
他吩咐周子轩盯着厂里的事,自己则开车回了四合院。刚进院,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——三大爷的月季被挪到了科普角门口,十几朵花一起开了,红的、粉的、黄的,像一片小花海。三大爷正拿着剪刀,小心翼翼地修剪枝叶,二大爷的玉鸟笼挂在旁边的架子上,鸟儿在里面跳来跳去,叽叽喳喳唱得欢。
槐花举着她的智能手环,正在给月季拍照:“周爷爷,你看这朵最大的,像不像小太阳?”
“像!太像了!”周阳走过去,蹲下来仔细看着,“三大爷,您这手艺可以啊,咋养的?”
“秘密,”三大爷得意地笑了,“想知道啊?得用我的独家配方——淘米水发酵的肥,纯天然,不烧根。”
“那您可得教教我们,”秦淮茹笑着说,“我家那盆茉莉总掉叶子,正愁没辙呢。”
“教!免费教!”三大爷大手一挥,“以后每周三下午,我在科普角开个养花课,谁来都行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