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大爷眼睛一亮:"还是你想得周到!等会儿我就让囡囡帮我做,她现在玩起手机来比年轻人还溜。"
胡同深处传来自行车铃声,傻柱骑着二八大杠,车后座绑着个保温箱,里面飘出包子的香气。"周叔,三大爷,"他在摊子前刹住车,额头上的汗珠亮晶晶的,"刚出炉的肉包,尝尝?"
许大茂伸手抢了两个,塞给周阳一个:"傻柱这手艺,不去开连锁店可惜了。"
"开啥连锁店?"傻柱擦了把汗,"院里老少爷们爱吃就行。对了周叔,昨天非洲那边发视频了,他们用咱们的智能花盆种的西红柿丰收了,一个个红得跟小灯笼似的。"
周阳咬着包子笑:"知道了,囡囡早上就跟我说了,正剪视频呢,说要在科普角的大屏幕上放。"
阳光渐渐热起来,胡同里的人多了起来。张奶奶挎着菜篮子经过,念叨着要给孙子买个防走失手环;快递小哥停在许大茂摊子前,取走发往德国的包裹;二大爷提着鸟笼遛弯,鸟笼上挂着个迷你温度计,显示"26℃,适宜遛鸟"。
周阳看着这一切,忽然觉得"幸福里"这三个字,真是起得再好不过了。
囡囡把笔记本电脑架在科普角的长桌上时,屏幕里正播放着非洲社区花园的画面。十几个黑皮肤的孩子围着挂满红果的西红柿架,举着智能花盆欢呼,花盆侧面印着的"中国制造"字样在阳光下格外清晰。
"周爷爷,您看这个角度拍得好不好?"囡囡调整着视频进度条,马尾辫随着动作甩动,"我加了点咱们院里向日葵的镜头,对比着看特别有意思。"
周阳凑过去,指着屏幕里一个正在调试传感器的老人:"这是当地的村长吧?上次视频会议见过,他说要跟咱们学做堆肥。"
"是啊,"囡囡笑着说,"他还问能不能派两个年轻人来厂里学习,说想在他们村建个小型加工厂,自己生产智能花盆。"
"当然欢迎。"周阳摸着下巴琢磨,"让王博士准备个简易教程,用图文结合的方式,别全是专业术语,得让他们看得懂。"
槐花背着书包跑进来,校服上还沾着粉笔灰。"囡囡姐!"她把一个皱巴巴的纸团递过去,"这是我画的机器人,老师说可以参加学校的科技比赛,你能帮我把它变成3D模型吗?"
纸团展开,是个歪歪扭扭的机器人,脑袋是三角形的,胳膊上画着齿轮,腿上却画着小花。囡囡噗嗤笑了:"这机器人还带种花功能呢?"
"它叫'小花',"槐花认真地说,"能帮奶奶浇花,还能陪我跳皮筋。"
"没问题,"囡囡打开建模软件,"咱们给它加个浇水的机械臂,再装个语音模块,让它能数节拍。"
槐花趴在桌边,看着屏幕上的线条一点点勾勒出机器人的轮廓,忽然指着窗外喊:"是爸爸!"
傻柱推着辆小推车从胡同口进来,车上堆着刚从批发市场买的花盆。"囡囡,帮我看看这批陶盆的透气性,"他嗓门洪亮,"王博士说透气性不好的话,智能传感器容易误判湿度。"
囡囡拿起一个花盆,用手指敲了敲:"听声音挺密实的,等我测测吸水率。"她转身从架子上取下个透明仪器,往花盆内侧滴了两滴水,屏幕上立刻跳出"吸水率3%,不适宜多肉植物"的字样。
"得退了,"傻柱挠挠头,"还是得买上次那种红陶的,虽然贵点但好用。"
"我帮您联系厂家吧,"囡囡拿起手机,"他们上周刚出了新款,带透气孔的,我让他们发样品过来。"
科普角渐渐热闹起来。放学的孩子聚在屏幕前看非洲的西红柿,老人坐在长椅上听三大爷讲智能花盆的使用技巧,许大茂搬了箱新到的智能手环,正给张奶奶演示怎么设置紧急联系人。
"周叔,"许大茂忽然喊,"汉斯先生的助理说想参观咱们的科普角,下周就来,您看要不要准备准备?"
周阳正帮槐花修改机器人的设计图,闻言抬头:"不用特意准备,就按平时的样子来。让他们看看咱们是怎么过日子的,比看工厂流水线更实在。"
夕阳把科普角的玻璃窗染成金红色,屏幕里的非洲孩子还在欢呼,屏幕外的槐花正缠着囡囡教她画机械臂。周阳看着这两个隔着辈份却像姐妹的姑娘,忽然想起三十年前,他和傻柱也是这样,在院里的槐树下比划着未来的样子。
汉斯的助理安娜来的那天,正赶上三大爷的"智能养花课"。老太太们围着长桌坐成一圈,每人面前摆着一盆多肉,三大爷站在中间,手里举着个放大镜,正对着智能花盆的传感器讲解:"看见没?这小绿点亮了,就说明该浇水了,跟咱们的老祖宗看天浇水一个理,就是更准点。"
安娜举着相机拍个不停,蓝色的眼睛里满是好奇。"周先生,"她转向周阳,"这些设备都是你们工厂生产的?我以为只有专业园艺场才会用。"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