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鬼子肯定会想尽办法应对我们的进攻,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。围点打援的关键,在于把握好时机,既要让安泽县城的敌人坚守待援,又要让援军顺利进入我们的埋伏圈。”
大家纷纷点头,他们对陈振华的指挥充满了信心。陈振华接着说道:
“通知各部队,务必隐蔽好自己的行踪,等待命令。一旦敌人的援军出动,我们就要迅速行动,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在安泽县城的外围,独立 8 团早已经静悄悄的等待着敌人的援军。县城内的日军步兵大队,在之前接到苫米第四楼的通知后,如临大敌。
他们加强了城墙上的防御工事,布置了大量的轻重机枪,准备迎接八路军的进攻。步兵大队的指挥官藤田代大佐此时站在城楼上,望着远处逐渐靠近的八路军队伍,心中虽然有些紧张,但依然强装镇定。
他不断地给自己的士兵打气:“皇军的勇士们,我们有坚固的城池和强大的武器,八路军是攻不破我们的防线的。只要我们坚守住,援军很快就会到来。”
而在 863 旅的进攻队伍中,新兵团的指挥官正在鼓舞士气:“同志们,安泽县城就在眼前,小鬼子在里面作恶多端,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消灭,解放安泽的百姓。大家有没有信心?”
广大新兵战士们齐声高呼:“有!坚决消灭小鬼子!” 那激昂的口号声,在山谷中回荡,彰显着八路军战士们的坚定决心。
尤其是那些之前被日军俘虏的国军官兵,此时更是心里憋着一股气,如果不是陈振华下的命令是佯攻的话,那么他们早就攻进县城里与小鬼子开展肉搏了。
经此一役,也让那些投入到863的国军官兵,看到了八路军队伍对于官兵平等的真实落实情况,以及八路军对于抗战的真实勇气和战斗力。
独立 8 团的团长则在一旁冷静地观察着县城的防御情况,他对身边的副团长说道:
“小鬼子的防御看起来很严密,但我们有勇气和智慧,一定能找到突破口。等小鬼子的援兵抵达后,我们就发起直接的攻击,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后,我们就从侧翼发动攻击,争取一举拿下小鬼子的援兵,不让任何一名小鬼子进入。” 副团长点头表示明白,随后便去组织部队做好战斗准备。
与此同时,在 863 旅其它设下的埋伏地点,战士们正在紧张地等待着敌人的援军。他们隐藏在山谷两侧的树林里,武器已经准备就绪,只等敌人进入埋伏圈。
一位排长对身边的战士们说道:“同志们,我们的任务很重要,一定要等敌人全部进入埋伏圈后再开火,绝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脱。” 战士们纷纷点头,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。
而在日军方面,苫米第四楼迟迟没有等到 108 师团的支援,心中愈发焦急。他不断地向 108 师团师团长发电报,请求尽快派兵支援。
108 师团师团长下元熊弥此时也在犹豫是否要改变主意,支援 104 旅团。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,晋西北方面传来了消息,八路军 120 师似乎有调动的迹象。
这让 108 师团师团长下元熊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,他决定暂时不抽调晋西北的兵力,而是命令苫米第四楼依靠现有兵力,进攻晋东南。
苫米第四楼接到命令后,心中虽然不满,但也无可奈何。他深知,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,想要进攻晋东南将会异常艰难。
但他依然不甘心,毕竟每一个帝国军人,就是要敢于挑战,皇军的强大不正是有一次次的冒天下之大不韪吗!
想到了这里,苫米地四楼似乎激活了身体中的好战基因,于是立刻命令中村喜代藏亲自带领52联队一部分兵力,前往安泽县城,试图扭转战局,完全忘记了之前的围点打援惨痛教训。
此时中村喜代藏带着部队,匆忙朝着安泽县城赶去。他心中想着,只要能够及时赶到安泽县城,与城内的藤田代的步兵大队里应外合,或许还可以将攻城的八路军打退。
然而,中村喜代藏并不知道,863 旅早已在他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重重埋伏,并且还是老套的围点打援战术。
当中村喜代藏带领的一个骑兵中队,以及一个步兵大队,很快就出了古县县城,火急火燎的往安泽县城赶去。
当然,中村喜代藏的援兵消息,第一时间就进入到了 863 旅的侦察班视线,并且借助随身携带的电台,很快就被通报到863旅的临时指挥部。
得到了古县县城的调虎离山之计成功,临时指挥部内的许副旅长,周副参谋长以及陈振华,立刻意识到,真正的战斗即将开始了。
于是陈振华立刻命令道,“许副旅长,对付那一个小鬼子骑兵中队的战斗,就交给你了!“
许副旅长则是满脸堆笑的说道,“好,保证完成任务,请陈旅长放心!我老许一个骑兵团,还拿不下小鬼子一个骑兵中队,今后我就回家种地去算了!“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