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人记得那个惊才绝艳,胸有沟壑的女才人,那个能纺出最绚烂最精美的绸缎的莫十娘。
有的只是林家有个相貌平庸上不得台面的妇人。
那个耀眼的女子似乎湮灭在了岁月的流逝中,再也没有人能记起她来。
但,她并没有忘记她自己。
莫十娘二十五岁那年,她再次以“莫十娘”之名出现在世人面前。
西蜀民风开明,早有夫妻不睦准以和离的律法。
只是,女子势弱,世道艰难,她们脱离夫家以后生活难以为继。
故而,纵然家中有再多不平,可世俗桎梏,礼教裹挟,子女牵绊,妇人难以脱离苦海魔窟,直至被榨干血肉。
莫十娘决然的和离,是那片灰暗中的一抹光,她踏出的路,给了太多女子希望。
那场和离,是蓄谋已久的,也是不可挽回的。
待莫家和林家长辈知晓此事时,莫十娘与林家大郎早已在府衙盖了印,签了契。
莫家震怒,直言与莫十娘断绝关系,其生死荣辱如何,皆与他们莫家无关。
莫十娘纵然早已料到如今进退两难的境地,可面对娘家的绝情还是落了泪。
她带着年幼的莫灵踏入了城西,在此有了独属的小家。
此后二十余载,人们提起莫十娘,想到的不是莫家惊才绝艳的莫家小女,也不是离经叛道的前林家大夫人,而是以一己之力将城西这块破烂地,发展成书香文雅之地的莫大娘子。
她在城西经商,先是给人浆洗缝补,而后纺纱织布,提升布料质量;后又与人合伙开设染坊、成衣铺子。
她的纺纱织布技术步步改进,布匹质量节节攀升,整个城西都跟随她的经营繁荣兴旺。
是她向官府提议,带头兴建城西,使得此地焕然一新,不再是处处泥泞,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现象,不再是处处透着阴湿腐败霉味的陋巷。
城西有了热闹的学堂,有了充满欢乐歌声的乐坊,有了专门教导女子手艺的艺园,有了收养弃婴的育婴堂,有了规整成片的梧桐树。
喜欢寒衣调请大家收藏:(www.38xs.com)寒衣调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