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的篇章如画卷般徐徐展开,时光的指针悄然拨动,转眼已是1989年的盛夏。
宿州这座小城,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,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庄家和林家,这两户原本平凡的人家,因为黄景行的到来,走上了致富之路。
腰包渐渐鼓了起来。
赚了钱,怎么花?
这是个问题。
黄景行早有打算,他深知通货膨胀的厉害,于是果断地让父母和林家将大部分资金换成了黄金。
这玩意儿,可是硬通货,啥时候都不怕贬值。
至于剩下的零花钱,足够一家人过上滋润的小日子了。
国库券,这曾经的香饽饽,如今却成了烫手的山芋。
黄景行凭借着敏锐的嗅觉,预感到它即将贬值。
于是当机立断,让两家人把手中的国库券全部抛售。
街坊邻居们还笑他傻,可没过多久,他们就笑不出来了。
向鹏飞,这个曾经借住在庄家的表哥,如今也混出了名堂。
他买的那辆二手中巴车,成了他的摇钱树。
每天起早贪黑,奔波在城乡之间。
加上倒腾电器挣的钱。
他不仅还清了向黄景行借的钱,还给远方的父母汇去了不少。
这天,趁着全家人都在,黄景行召集了一次家庭会议。
庄超英、黄玲、庄图南、庄筱婷和向鹏飞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。
脸上写满了期待。
“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,”
黄景行清了清嗓子,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,
“我把新康花园那栋房子买下来了!”
“啥?”
庄超英以为自己听错了,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。
“新康花园?”
黄玲也愣住了,她上下打量着黄景行,似乎想从他身上看出点什么。
“景行,你不是在开玩笑吧?”
庄筱婷瞪大了眼睛,一脸的难以置信。
庄图南和向鹏飞也是面面相觑。
他们知道黄景行有本事,但买新康花园的房子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“你哪来这么多钱?”
黄玲的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,她可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。
“是啊,景行,那里的房子可不便宜。”
庄超英也附和。
“嘿嘿,我这不是赶上好时候了嘛。”
黄景行挠了挠头,“原房主急着出国,低价出手,让我捡了个大便宜。”
“便宜?”
庄筱婷撇了撇嘴,“再便宜也不是咱们能买得起的呀。”
“谁说买不起?”
黄景行神秘一笑,“我付了首付,剩下的分期付款。”
“分期付款?”
众人异口同声,这个词对他们来说,简直比火星语还难懂。
接下来的几天,黄景行化身为“金融专家”,给家人们上起了“金融扫盲课”。
他唾沫横飞,手舞足蹈,从“按揭贷款”讲到“分期还款”,从“投资理财”讲到“资产配置”,直把一家人听得云里雾里,一愣一愣的。
“也就是说,你现在每个月都要还一笔钱给银行?”
黄玲总算抓住了重点。
“差不多是这个意思。”黄景行点点头。
“那你哪来的钱还?”庄超英还是不放心。
“爸,您就放心吧。”
黄景行拍着胸脯保证,
“我在其他地方还有投资,每个月都有进账,还款的事儿您就别操心了。”
“投资?你又投了啥?”黄玲打破砂锅问到底。
“这个嘛,商业机密,暂时保密。”
黄景行故作神秘。
庄筱婷翻了个白眼,心里暗自嘀咕:
“这家伙,越来越神叨了。”
庄图南和向鹏飞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。
他们知道,黄景行这家伙,一旦打定了主意,九头牛都拉不回来。
“行了,你们也别瞎操心了。”
黄景行大手一挥,
“反正房子已经买了,以后咱们就等着享福吧。”
“享福?”
黄玲苦笑一声,“我看是受罪还差不多。”
“妈,您怎么就不相信我呢?”
黄景行佯装生气,“我什么时候让您失望过?”
“你这孩子,从小到大鬼主意就多。”
黄玲嗔怪。
“嘿嘿,那是因为我聪明嘛。”
黄景行嬉皮笑脸。
“你呀,就是嘴贫。”
黄玲拿他没办法,只能无奈地摇摇头。
庄超英叹了口气,事已至此,多说无益。
他沉声说道:
“景行,爸知道你有本事,但凡事都要量力而行,别把自己逼得太紧。”
“爸,您就放心吧,我心里有数。”
黄景行信誓旦旦。
庄筱婷看着黄景行,眼神复杂。
她既为弟弟的成就感到骄傲,又为他的未来担忧。
庄图南则是一脸沉思,他总觉得黄景行还有很多事情瞒着他们。
向鹏飞挠了挠头,他虽然不太明白黄景行在搞什么。
但他相信,黄景行一定有他的道理。
……
虽然黄景行在新康花园置办了豪宅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