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尚高听到“晁”字,顿时眼前一黑,险些晕倒。
他强忍住内心的恐惧,深吸一口气,大声吼道:“快!快去请姚都监!快去!”屋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,几秒钟的寂静后,一个家丁应声而动,慌忙跑出去。
苗尚高的心就像被蜂窝扎了一般,剧痛难忍。
他知道晁家的力量,尤其是晁家的少庄主晁雄征,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府,但对于晁家的威慑力,他深有体会。
他不知如何是好,只能寄希望于姚刚能够抵挡住梁山的强敌。
不一会儿,姚刚匆匆赶到府衙。
他身材魁梧,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武之气,虽然内心也有些紧张,但面上却显得镇定自若。
苗尚高见到姚刚,如同见到了救星,急忙迎上前去,拉着他的手,语无伦次地说道:“姚……姚都监,你……你来了!梁山贼寇……兵临城下,这……这该如何是好?”
姚刚的目光扫过四周,见文官们一个个面如土色,心中暗自冷笑。
这些平日里只会拍马屁、贪图享乐的文官,到了紧要关头,一个个都成了废物。
他镇定地说道:“府尹大人勿需惊慌,我早已做好了准备。梁山贼寇虽然人数众多,但未必就攻得破东平府。”
苗尚高闻言,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,慌忙问道:“姚都监,你有何打算?快快说来!”
姚刚点点头,语气坚定:“大人,我已下令加固城门,增派守卫,城墙上也布置了弓箭手和石块。只要我们上下一心,坚守城池,梁山贼寇断然无法攻破东平府。”
苗尚高的心中稍安,但仍有些不放心,问道:“可……可是梁山贼寇中有宋江和晁雄征,他们可是智勇双全,不可小觑啊!”
姚刚微微一笑,拍了拍苗尚高的肩膀,安慰道:“大人不必过于担心,宋江和晁雄征虽然厉害,但梁山贼寇并无攻城利器,一味强攻对我们不利。只要我们坚守不退,他们也无计可施。更何况,我已安排城内兵力,即使他们攻破一两处,也难以长驱直入。”
苗尚高听后,心中大定,点了点头,转头对身边的文官们吼道:“都听到了吗?姚都监说得好,我们只要坚守城池,梁山贼寇不足为惧!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,谁敢临阵脱逃,军法不容!”
文官们虽心中恐惧,但见苗尚高态度坚决,也只能硬着头皮应和。
一时间,府衙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,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得严肃而凝重。
苗尚高见文官们总算镇定了些,又对姚刚说道:“姚都监,你立即去城墙上督战,务必确保城门坚固,守卫无懈可击。我则在这里调度兵力,确保城内秩序。”
姚刚点头应道:“大人放心,我一定守好东平府。”说罢,他大步流星地向城门走去,身后的士兵们也跟着鱼贯而出。
苗尚高目送姚刚离去,心中稍感安心,但依旧忧虑重重。
他转头对身边的家丁下令:“快,关闭东平府所有城门,加强巡逻,严禁百姓随意走动。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,违者严惩不贷!”
家丁们应声而动,迅速传达命令。
不一会儿,东平府的城门纷纷关闭,城墙上到处是手持兵器的士兵,紧张地注视着城外。
城内的百姓们也逐渐意识到事态的严峻,纷纷躲在家中,闭门不出。
夜幕降临,东平府城内一片寂静,只有偶尔传来的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低声细语打破了这宁静。
苗尚高独自坐在府衙内,紧握着酒杯,目光凝视着窗外,心中充满了不安。
突然,一名探子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,跪倒在地,气喘吁吁地说道:“报……报知府大人,梁山贼寇……已到达城外,正在列阵!”
苗尚高闻言,心中一紧,手中的酒杯再度摔落在地,但他强忍住内心的恐惧,沉声问道:“梁山贼寇的阵势如何?”
探子跪在地上,声音颤抖:“梁山贼寇……人数众多,阵势严整,旗帜飘扬,气势磅礴……”
话音未落,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战鼓声,伴随着厮杀的呐喊声,仿佛要将整个东平府吞没。
苗尚高猛地站起身,心中一片冰凉,但他依旧咬牙切齿地说道:“传令下去,全城戒备,准备迎敌!”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一声冷峻而坚定的喊声:“知府大人,梁山贼寇已兵临城下,我们已做好准备,誓死守卫东平府!”
苗尚高闻言,心中一丝绝望闪过,但随即被坚定的信念取代。
他深吸一口气,缓缓点了点头,口中却说出了一句话,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:“来人,传令姚都监,务必守住城门,我们东平府,决不能落入梁山贼寇之手!”震天的战鼓声如闷雷滚滚,自远而近,沉闷地敲击在东平府每一个人的心头。
马蹄声如急雨般密集,裹挟着肃杀之气,仿佛无形的巨浪,拍打着东平府摇摇欲坠的城墙。
梁山大军,到了!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