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笑着说:“好,去放吧,说不定你的心愿真能实现。”
宝庆公主和朱宝云兴奋地跑到湖边,宫女递上河灯。她们小心翼翼地将河灯放在水面上,然后双手合十,闭上眼睛,默默许下心愿。
朱瞻基也跑过去放了一盏河灯,他大声说道:“我希望我快快长大,能像皇祖父一样英勇,保卫咱们大明!”
看着孩子们放河灯许愿的模样,朱棣心中满是感慨。他对徐妙云说:“皇后,这些孩子们都是我大明的未来啊,看着他们这般天真又充满志向,朕很是欣慰。”
徐妙云微微颔首,眼中闪着光芒:“陛下,孩子们在这样温馨的氛围中成长,必定能成为国之栋梁。咱们也要好好引导他们,让他们心怀家国,造福百姓。”
朱高煦看着湖面上的河灯,突然说道:“父皇,儿臣也有个心愿,希望能为我大明开疆拓土,立下赫赫战功,不辜负您的期望。”
朱棣满意地看着他,说道:“好,有此志向甚好。朕相信只要你们齐心协力,我大明必定会更加繁荣富强。”
朱高燧也接口道:“二哥壮志凌云,我虽不及二哥那般英勇,但也会在自己的位置上,为我大明出一份力。”
朱高炽微笑着说:“无论文治还是武功,咱们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。只要一家人团结一心,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。”
朱棣听闻,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,眼神中满是期许与慈爱:“炽儿说得对,这一家人呐,和和睦睦,齐心协力,才是最重要的。国家亦是如此,君臣一心,百姓安康,我大明方能长治久安。”
此时,一阵悠扬的丝竹声传来,原来是宫中乐师们在不远处演奏着欢快的乐曲。乐声与这热闹的花灯、祥和的氛围相得益彰,将节日的喜悦推向了更高潮。
张妍兴致勃勃地说:“如此良辰美景,又有这美妙的乐曲,若能再欣赏些歌舞,那可就更妙了。”
朱棣哈哈一笑,说道:“太子妃所言极是。来人呐,传朕旨意,让舞伎们前来献舞。”
不多时,一群身着华丽服饰的舞伎轻盈地步入场地中央。她们身姿婀娜,翩翩起舞,彩袖飘飘,犹如仙子下凡。伴随着灵动的舞姿,音乐节奏也时缓时急,令人陶醉其中。
宝庆公主看得入了迷,她拉着朱瞻基的手,兴奋地说:“瞻基,你看这些姐姐们跳得好美呀,我要是也能跳得这么好就好了。”
朱瞻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舞伎们,说道:“等你长大了,肯定能跳得比她们还好。到时候,姑奶奶给我们表演,好不好?”
宝庆公主用力地点点头:“好呀,我一定会努力学的!”
郭惠妃笑着对朱棣说:“陛下,今日这元宵节安排得如此精彩,不仅让孩子们尽情欢乐,咱们这些人也仿佛年轻了几岁。”
朱棣笑着回应:“难得的佳节,自然要让大家都尽兴。平日里宫中规矩森严,今日也让大家都放松放松。”
朱高煦看着看着,突然来了兴致,他站起身来,大声说道:“今日这般热闹,儿臣也想凑个兴。父皇,儿臣想舞剑助兴,不知可否?”
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惊喜,说道:“好啊,朕许久未曾见识过你的剑术了,今日正好看看你可有长进。”
朱高煦当即拔剑出鞘,寒光一闪。他身姿矫健,剑如流星,时而轻盈飘逸,时而刚劲有力。一招一式,尽显豪迈之气。众人纷纷鼓掌叫好,气氛愈发热烈。
朱高燧在一旁笑着对朱高炽说:“大哥,二哥这剑术还是这般精湛,看来平日里没少下功夫。”
朱高炽微微点头,说道:“二弟武艺高强,一直都有报国之志,只盼他以后能将这一身本领用在正途上。”
此时,舞伎们的舞蹈接近尾声,朱高煦也收剑归鞘,回到座位上。
朱棣满意地看着朱高煦,说道:“煦儿,你的剑术又精进了不少。朕很高兴,我大明的皇子们就该有这般风采。”
朱高煦抱拳行礼,说道:“多谢父皇夸奖,儿臣定当继续努力,不辱使命。”
徐妙云看着热闹非凡的场景,心中满是感慨。她轻声对朱棣说:“陛下,今日这一切,皆因您心怀亲情,心系家国。相信在您的带领下,我大明定会岁岁平安,年年昌盛。”
朱棣握住徐妙云的手,目光坚定地说:“皇后放心,朕定当殚精竭虑,守护好这万里江山,守护好我们这一家人。”
夜渐深,御花园中的花灯依旧璀璨,欢乐的氛围丝毫未减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继续享受着这难得的团圆时光,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,只愿这美好的时刻能够永远延续下去。
夜渐深,御花园中的花灯依旧璀璨,欢乐的氛围丝毫未减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继续享受着这难得的团圆时光,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,只愿这美好的时刻能够永远延续下去。
这时,太监端上了几盘精美的点心。徐妙云看了看众人,微笑着说:“这是御膳房新做的点心,大家也都尝尝,看看合不合口味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