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说得兴起,有个老仆人慌慌张张地进来禀报:“禀告二位相爷,刚才官吏来报,国主因为各处国王约他去给轩辕祝寿,有军国大事要和二位相爷当面商议,一会儿就到。”多九公听了,心里暗自思忖:“在我们家乡,经常有人会客时久坐不走,主人又不好催促客人离开,只好偷偷向仆人使个眼色。仆人领会意思后,马上就来回话,不是说某位高官即刻来拜访,就是说某位高官等着有话要说,这么一说,客人自然就会起身告辞。没想到这里也有这种风气,而且还拿相爷的身份来吓人。就算真是相爷,又能怎样,未免太可笑了。”于是和唐敖拱手告别。吴氏弟兄连忙还礼说:“承蒙二位大贤光临,没想到国主马上就到我家,不能留二位大驾,实在抱歉。要是二位大贤还要停留一段时间,等我们送过国主,再到宝船上去拜访。”
唐敖和多九公匆匆告别,离开了吴氏相府。只见外面有人清扫道路、洒水除尘,百姓们都远远地回避。二人见状,才明白刚才老仆说的是真的,于是顺着原路返回。多九公说:“我看那吴氏弟兄举止高雅,气宇轩昂,原以为不是高人,就是隐士。等看到国主赐的那块匾额,我就觉得疑惑,这二人不过是进士出身,怎么能得到国主赐的匾额呢?谁知道他们竟是两位宰辅!如此谦恭和蔼,可算是完全没有官场的不良习气。要是让那些心胸狭隘、容易自满、妄自尊大的骄傲俗吏看到,真该羞愧死!”唐敖说:“听他们刚才那一番议论,确实担得起‘君子’二字。”
没过多久,他们回到船上,林之洋已经回来了,大家一起谈起货物的事情。原来此地连年有很多商贩前来,各色货物都十分充足,所以卖什么价钱都赚不到钱。他们正要开船,吴氏弟兄派家人拿着名帖,送来了许多点心、果品,还赏给众水手十担倭瓜、十担燕窝。名帖上写着:“同学教弟吴之和、吴之祥顿首拜。”唐敖和多九公商量后,收下了礼物。因为吴氏弟兄地位尊贵,回帖上写的是:“天朝后学教弟多某、唐某顿首拜。”来人刚走,吴之和就来拜访了,众人把他让到船上,行礼让座。唐敖和多九公再三道谢。吴之和说:“家弟因为国主现在我家,不能过来问候。我刚刚把二位光临的事情奏明国主,国主听说天朝大贤到此,特地命我前来拜访。我本应该等二位开船再走,可还要伺候国主,只能暂且失陪。要是宝船开得晚,改日我再来请教。”说完就匆匆离开了。
众水手把燕窝、倭瓜抬到船尾,晚上吃饭的时候,煮了许多倭瓜燕窝汤,大家都高兴地说:“我们以前只听说燕窝贵重,却从来没吃过。今天倭瓜沾了燕窝的光,味道肯定不一样。连日来辛辛苦苦的,开开胃口也好。”大家纷纷用筷子夹了满满一瓢燕窝,放进嘴里嚼了嚼,却不禁皱起眉头说:“真奇怪!这么好的东西,到了我们嘴里,怎么没味道了呢?”其中有几个人咂咂嘴说:“这明明就是粉条,怎么冒充燕窝来骗我们!”等吃完饭,倭瓜早就被吃得干干净净,反倒剩下许多燕窝。林之洋得知后,心里暗暗高兴,就托多九公按照粉条的价钱给了众人几贯钱,把燕窝买了下来,收在船舱里,说:“怪不得这几天喜鹊一直对着我叫,原来是有这财运!”
这一天,船进港口正要停泊,忽然听到有人呼喊救命。后事究竟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:(www.38xs.com)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