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商议的时候,忽然有人来报公子刘琦求见。刘备把他迎进来,刘琦哭着下拜说:“继母容不下我,我的性命危在旦夕,希望叔父可怜我,救救我。”刘备说:“这是贤侄的家事,为什么来问我呢?”诸葛亮微微一笑,刘备向诸葛亮求计。诸葛亮说:“这是家事,我不敢参与。”过了一会儿,刘备送刘琦出去,贴着他耳朵低声说:“明天我让孔明来回拜贤侄,你可以如此这般,他定会有妙计相告。”刘琦道谢后离去。第二天,刘备只说自己肚子疼,就请诸葛亮代他去回拜刘琦。诸葛亮答应了,来到公子宅前,下马进去见公子。公子把他请到后堂,喝完茶,刘琦说:“我不被继母所容,希望先生说句话救救我。”诸葛亮说:“我只是客居在这里,怎么敢参与别人的骨肉亲情之事呢?倘若泄露出去,危害可不小。”说完,起身告辞。刘琦说:“既然承蒙您光临,怎么敢轻易让您离开。”于是挽留诸葛亮到密室一起喝酒。喝酒的时候,刘琦又说:“继母容不下我,求先生说句话救救我。”诸葛亮说:“这不是我敢谋划的事情。”说完,又想告辞。刘琦说:“先生不说就算了,为什么要急着走呢?”诸葛亮便又坐下。刘琦说:“我有一本古书,请先生看一看。”于是带着诸葛亮登上一座小楼。诸葛亮问:“书在哪里?”刘琦哭着下拜说:“继母容不下我,我的性命危在旦夕,先生忍心一句话都不救我吗?”诸葛亮变了脸色,起身就要下楼,却发现楼梯已经被撤掉了。刘琦哀求道:“我想向先生求教良策,先生怕泄露出去,不肯开口。如今这里上不着天,下不着地,从您嘴里说出来,只进我的耳朵,可以赐教了吧。”诸葛亮说:“关系疏远的人不参与关系亲近者之间的事,我怎么能为公子出谋划策呢?”刘琦说:“先生终究是不肯救我了!我的命肯定保不住了,那就请让我死在先生面前。”于是拔剑要自刎。诸葛亮连忙制止说:“我已经有好办法了。”刘琦下拜说:“希望先生马上赐教。”诸葛亮说:“公子难道没听说过申生、重耳的故事吗?申生留在国内而身亡,重耳逃亡在外却平安无事。如今黄祖刚死,江夏缺乏人防守,公子为什么不上书请求屯兵镇守江夏,这样就可以避祸了。”刘琦再次下拜感谢教诲,于是让人取来梯子,送诸葛亮下楼。诸葛亮告辞后,回去见刘备,详细说了这件事。刘备十分高兴。
第二天,刘琦上书,想要镇守江夏。刘表犹豫不决,请来刘备一起商议。刘备说:“江夏是重要之地,自然不是别人可以镇守的,正需要公子亲自前往。东南的事务,由兄长和公子承担。西北的事务,我愿意承担。”刘表说:“最近听说曹操在邺郡建造玄武池训练水军,肯定有向南征讨的意图,不可不防备。”刘备说:“我已经知道了,兄长不必忧虑。”于是拜别刘表,回到新野。刘表命令刘琦率领三千士兵前往江夏镇守。
再说曹操废除三公的职位,自己兼任丞相,任命毛玠为东曹掾,崔琰为西曹掾,司马懿为文学掾。司马懿字仲达,是河内温人,颍川太守司马隽的孙子,京兆尹司马防的儿子,主簿司马朗的弟弟。从此文官人才齐备,曹操便召集武将商议南征的事。夏侯惇说:“最近听说刘备在新野,每天训练士兵,肯定会成为后患,应该尽早图谋除掉他。”曹操立即任命夏侯惇为都督,于禁、李典、夏侯兰、韩浩为副将,率领十万大军,直抵博望城,窥探新野。荀彧劝谏说:“刘备是英雄,如今又有诸葛亮做军师,不可轻视。”夏侯惇说:“刘备不过是鼠辈,我一定能擒住他。”徐庶说:“将军不要轻视刘玄德。如今刘玄德得到诸葛亮辅佐,就像老虎生出了翅膀。”曹操问:“诸葛亮是什么人?”徐庶说:“诸葛亮字孔明,道号卧龙先生。有经天纬地的才能,出神入化的计谋,真是当世的奇士,不可小看。”曹操问:“和你相比怎么样?”徐庶说:“我怎么敢和诸葛亮相比?我就像萤火虫的微光,诸葛亮则是皓月的光辉。”夏侯惇说:“元直你说得太夸张了。我看诸葛亮就像草芥一样,有什么可怕的!我要是不能在一阵之内生擒刘备,活捉诸葛亮,就把我的首级献给丞相。”曹操说:“你要早早传来捷报,让我安心。”夏侯惇斗志昂扬地辞别曹操,领军上路。
刘备自从得到诸葛亮后,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他。关羽、张飞二人很不高兴,说:“孔明年纪轻轻,有什么才学?兄长对他太过看重了!而且也没见他有什么实际的成效!”刘备说:“我得到孔明,就像鱼得到水一样。两位弟弟不要再多说了。”关羽、张飞听了,不再言语,退了下去。一天,有人送来牛尾,刘备拿牛尾亲自编织帽子。诸葛亮进来看见,严肃地说:“主公难道没有远大志向了,只做这些事吗?”刘备把帽子扔在地上,道歉说:“我只是借此暂时忘掉忧愁罢了。”诸葛亮说:“主公自己估量一下,和曹操相比如何?”刘备说:“比不上他。”诸葛亮说:“主公的人马,不过几千人,万一曹兵来了,用什么去迎战呢?”刘备说:“我正为这事发愁,还没有好的计策。”诸葛亮说:“可以赶紧招募民兵,我亲自训练他们,用来抵御敌人。”刘备于是招募新野的百姓,招到三千人。诸葛亮从早到晚教他们演练阵法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