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国太见孙权拿不定主意,心里很是犹豫,就对他说:“你去世的姐姐曾留下遗言:‘孙策临终时说过,内事有不决的问张昭,外事有不决的问周瑜。’如今为何不请周瑜来问问这件事呢?”孙权听了,心中大喜,马上派人前往鄱阳请周瑜回来商议大事。原来周瑜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师,听说曹操大军已经到了汉水一带,便星夜兼程赶回柴桑郡商议军机要事。派去的使者还没出发,周瑜就已经先到了。鲁肃和周瑜交情最为深厚,得知周瑜回来,赶忙先来迎接,把之前发生的事情,包括众人对于战与降的不同看法,以及诸葛亮来江东的经过等,都详细地向周瑜讲述了一遍。周瑜听后,安慰鲁肃说:“子敬你不必担忧,我自有主张。现在可以赶快请孔明来相见。”鲁肃听了,便上马去请孔明。
周瑜回到住处,刚刚坐下休息。忽然有人来报,说张昭、顾雍、张纮、步骘四人前来探望。周瑜将他们迎进堂中,大家坐下后,先互相寒暄了几句。张昭开口问道:“都督,你可知道如今江东面临的利害关系吗?”周瑜故意说:“我还不太清楚呢。”张昭接着说:“曹操率领着百万大军,屯驻在汉水之上,昨天还传来了檄文,邀请主公会猎于江夏。虽然他吞并江东的意图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,但我们认为,曹操势大,难以抗衡。我等劝主公暂且投降,这样或许可以免去江东的灾祸。没想到鲁子敬从江夏带了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到这里,他因为自己想要报仇雪恨,所以特意用言辞来激主公。子敬却执迷不悟,现在就等都督你来做个决断了。”周瑜又问:“你们大家的意见都一样吗?”顾雍等人纷纷表示:“我们商议的结果都是一样的,认为应该投降。”周瑜说:“其实我也早就想投降了。你们先请回吧,明天早上我去见主公,自然会有定论。”张昭等人听了,便告辞离开了。
过了一会儿,又有人来报,程普、黄盖、韩当等一班武将前来拜见。周瑜将他们迎进屋内,一一问候抚慰。程普急切地问道:“都督,你可知道江东早晚会不会落入他人之手?”周瑜还是说:“我也不知道啊。”程普接着说:“我们自从跟随孙将军开创基业以来,经历了大小数百场战斗,才好不容易打下了这六郡的城池。如今主公却听了谋士的话,想要投降曹操,这实在是可耻又可惜的事情!我们宁愿战死,也不愿受此屈辱。希望都督能劝主公下定决心兴兵抗曹,我们愿意拼死一战!”周瑜又问:“将军们的意见都一样吗?”黄盖气愤地站起来,用手拍着额头说:“我的头可以断,但我发誓绝不投降曹操!”众人也都纷纷表示:“我们都不愿投降!”周瑜说:“我正想和曹操决战,怎么会投降呢!将军们请回吧,我去见主公后,自有主张。”程普等人听了,便告辞离去。
又过了一会儿,诸葛瑾、吕范等一班文官也前来拜访。周瑜将他们迎进屋内,相互行礼之后,诸葛瑾说:“我弟弟诸葛亮从汉上前来,说刘豫州想要和东吴结盟,共同讨伐曹操,现在文武官员们还在商议,没有定论。因为我弟弟是使者,我也不敢多说什么,专门等都督你来决定这件事。”周瑜问:“依你之见,该如何是好呢?”诸葛瑾说:“投降的话,江东可以暂时安稳,要是开战,胜负难以保证。”周瑜笑着说:“我自有主张。明天我们一起到府中再做商议。”诸葛瑾等人听了,便告辞离开了。
这时,又有人来报,吕蒙、甘宁等一班将领也来拜见。周瑜请他们进屋,大家又谈论起了这件事。有人主张战,有人主张降,大家各执一词,争论不休。周瑜说:“不必多说了,明天都到府中一起商议吧。”众人这才告辞离去。周瑜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,冷笑不止。
到了晚上,有人来报,说鲁子敬带着孔明前来拜访。周瑜到中门迎接,将他们请进屋内。大家相互行礼之后,分宾主坐下。鲁肃先开口问周瑜:“如今曹操率领大军南侵,战与和两条计策,主公难以决断,一切都听将军你的意见。将军你是怎么想的呢?”周瑜说:“曹操打着天子的旗号,他的军队我们很难抗拒。而且他的势力强大,不可轻敌。如果开战,我们必定失败,投降的话,还能得到一时的安稳。我已经决定了,明天去见主公,就派人去投降。”鲁肃听了,十分惊愕,说道:“你说得不对啊!江东的基业,已经历经三代,怎么能轻易地拱手让给别人呢?孙策临终时留下遗言,外事都托付给将军你。现在正指望将军你保全国家,成为江东的倚靠,你怎么能听从那些懦夫的建议呢?”周瑜说:“江东六郡,百姓众多,如果遭受战争的灾祸,他们必定会埋怨我,所以我才决定投降。”鲁肃说:“不是这样的。以将军你的英雄气概,加上东吴险要坚固的地势,曹操未必就能得逞。”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争论得不可开交,而孔明只是在一旁袖手冷笑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