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肃设宴款待孔明。宴后,孔明告辞准备回荆州。刚要下船,只见江边有一人,身着道袍,头戴竹冠,腰系皂绦,脚蹬素履,一把揪住孔明,大笑着说:“你气死了周郎,如今又来吊孝,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东吴无人吗!” 孔明定睛一看,原来是凤雏先生庞统。孔明也大笑起来。两人携手登上船只,各自倾诉心事。孔明留下一封信给庞统,叮嘱道:“我料想孙仲谋必定不会重用你。要是稍有不如意,就来荆州与我一同辅佐玄德。此人宽厚仁义,定会不负你平生所学。” 庞统答应后,与孔明分别,孔明便返回荆州。
鲁肃护送周瑜的灵柩到芜湖,孙权前来迎接,在灵前痛哭祭奠,下令将周瑜厚葬于家乡。周瑜有两儿一女,长子周循,次子周胤,孙权都给予丰厚的抚恤。鲁肃说:“我鲁肃不过是平庸之辈,承蒙公瑾错爱举荐,实在是难以胜任都督之职。我想举荐一人,协助主公。此人上知天文,下晓地理,谋略不在管仲、乐毅之下,用兵之道可与孙武、吴起相媲美。往日周公瑾多采纳他的建议,孔明也十分佩服他的才智,他如今就在江南,主公何不重用他!” 孙权听后大喜,忙问此人姓名。鲁肃说:“此人是襄阳人,姓庞,名统,字士元,道号凤雏先生。” 孙权说:“我也久闻他的大名。既然他在这里,马上请他来相见。”
于是,鲁肃邀请庞统来拜见孙权。庞统行礼完毕,孙权见他浓眉高鼻,面色黝黑,胡须短粗,模样古怪,心里顿时有些不喜。便问道:“先生平生所学,以什么为主?” 庞统回答:“不必拘泥,随机应变而已。” 孙权又问:“先生的才学,与周公瑾相比如何?” 庞统笑着说:“我所学的,与周公瑾大不相同。” 孙权向来最欣赏周瑜,见庞统轻视周瑜,心中愈发不悦,便对庞统说:“先生暂且退下吧。等有需要先生的时候,我再派人去请。” 庞统长叹一声,离开了。鲁肃问:“主公为何不任用庞士元呢?” 孙权说:“他太狂妄了,用他有什么好处!” 鲁肃说:“赤壁之战时,此人曾献上连环计,立下头功。主公想必知晓此事。” 孙权说:“那是曹操自己想钉船,未必是他的功劳,我坚决不用他。”
鲁肃出来后对庞统说:“不是我不举荐你,无奈吴侯不肯任用你。你暂且耐心等待。” 庞统低头长叹,默默不语。鲁肃又问:“你莫非不想在东吴施展抱负了?” 庞统没有回答。鲁肃接着说:“你有匡扶天下的才能,到哪里不能施展呢?你就跟我说实话,打算去哪里?” 庞统说:“我想去投奔曹操。” 鲁肃说:“这不是明珠暗投吗?你可以去荆州投奔刘皇叔,他必定会重用你。” 庞统说:“其实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的,刚才只是开玩笑。” 鲁肃说:“我写封信举荐你,你辅佐玄德,务必让孙刘两家停止争斗,齐心协力对抗曹操。” 庞统说:“这正是我平生的心愿。” 于是,庞统向鲁肃要了推荐信,径直前往荆州拜见玄德。
此时,孔明正在巡察四郡,尚未返回。门吏传报:“江南名士庞统,特地前来投奔。” 玄德早就听闻庞统的大名,便让人请他进来相见。庞统见到玄德,只是拱手作揖,并不下拜。玄德见庞统相貌丑陋,心里也不太高兴,便问庞统:“先生远道而来,辛苦了?” 庞统没有拿出鲁肃和孔明的推荐信,只是回答:“听说皇叔广纳贤才,特地前来投奔。” 玄德说:“荆楚之地刚刚安定,暂时没有合适的重要职位。离这里东北方向一百三十里,有个耒阳县,缺一个县令,委屈先生先去担任,日后有了空缺,必定重用。” 庞统心想:“玄德对我太冷淡了!” 本想用才学打动他,可又想到孔明不在,只好勉强告辞离开。
庞统到了耒阳县,不理会政务,整天饮酒作乐;所有钱粮收支、诉讼案件,一概不管。有人将此事报告给玄德,说庞统把耒阳县的事务都荒废了。玄德大怒道:“这个书呆子竟敢扰乱我的法度!” 于是叫来张飞,吩咐他带领随从前往荆南各县巡察:“如果发现有不公不法之事,就立即查办。要是遇到不明白的事情,可与孙乾一同商议。” 张飞领命,与孙乾前往耒阳县。当地军民官吏都出城迎接,唯独不见县令庞统。张飞问道:“县令在哪里?” 同僚回答:“庞县令自从到任至今,已经一百多天了,县里的事情他一概不过问,每天从早到晚只顾喝酒,一直醉醺醺的。今天他宿醉未醒,还躺在床上没起来呢。” 张飞大怒,想要把庞统抓起来。孙乾说:“庞士元是高明之人,不可轻视。我们先到县里问问情况。如果他真的处理不当,再治罪也不迟。” 张飞这才进入县衙,在正厅坐下,让人把县令叫来。庞统衣冠不整,醉醺醺地走了出来。张飞怒道:“我兄长看你有才能,让你担任县令,你怎么敢荒废县里的事务!” 庞统笑着说:“将军说我荒废了县里的什么事?” 张飞说:“你到任一百多天,整天沉醉在酒乡里,政事怎么可能不荒废?” 庞统说:“小小的百里县城,这点公事,有什么难决断的!将军稍坐片刻,看我来处理。” 随即叫来官吏,把一百多天积压的公务都拿来处理。官吏们纷纷抱着案卷来到大厅,诉讼的原告、被告等人,都跪在台阶下。庞统手中书写判决,口中下达指令,耳中听着诉讼内容,是非曲直分辨得清清楚楚,没有丝毫差错。百姓们都纷纷叩头拜服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