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,司马懿将仓库里的财物拿出来,赏赐犒劳三军,然后班师回洛阳。
魏主曹睿在宫中时,一天夜里三更时分,突然刮起一阵阴风,吹灭了灯光。只见毛皇后带着数十个宫人哭着来到他座前索命,曹睿因此得了病,而且病情逐渐加重。他任命侍中光禄大夫刘放、孙资掌管枢密院的一切事务,又召来文帝之子燕王曹宇担任大将军,辅佐太子曹芳摄政。曹宇为人谦逊节俭、温和善良,不肯担当此大任,坚决推辞不接受。
曹睿召见刘放、孙资,问道:“宗族里面,谁可以担当此任?”刘放、孙资长期受曹真的恩惠,于是保奏说:“只有曹子丹(曹真字子丹)的儿子曹爽可以。”曹睿听从了他们的建议。两人又上奏说:“要是任用曹爽,就应当让燕王回到自己的封国。”曹睿觉得他们说得对。于是两人请曹睿降诏,拿着诏书告知燕王说:“有天子的手诏,命令燕王回到封国,限你即日就出发,要是没有诏书,不许入朝。”燕王流着泪离开了。曹睿便封曹爽为大将军,总领朝政。
曹睿的病越来越危急,急忙派使者拿着符节召司马懿回朝。司马懿接到命令后,直接赶到许昌,入宫拜见魏主。曹睿说:“朕一直担心见不到你,今日能见到你,死也没有遗憾了。”司马懿叩头奏道:“臣在途中,听说陛下龙体欠安,恨不得肋生两翼,飞速赶到陛下身边。今日能见到陛下,是臣的荣幸。”
曹睿宣召太子曹芳、大将军曹爽、侍中刘放、孙资等人,都来到御榻前。曹睿拉着司马懿的手说:“从前刘玄德在白帝城病危时,把幼子刘禅托付给诸葛孔明,孔明因此竭尽忠诚,直到去世才罢休。连偏邦都能做到这样,何况我们大国呢?朕的幼子曹芳,年仅八岁,还不能掌管国家社稷。幸亏有太尉和宗族兄长等元勋旧臣,希望你们竭力辅佐,不要辜负朕的心意!”又把曹芳叫到跟前说:“仲达和朕是一体的,你应当尊敬礼遇他。”于是让司马懿拉着曹芳靠近自己,曹芳抱住司马懿的脖子不肯放手。曹睿说:“太尉不要忘了幼子今日对你的依恋之情!”说完,潸然泪下。司马懿也叩头流泪。
不久,魏主曹睿昏昏沉沉,说不出话来,只是用手指着太子,不一会儿就去世了。他在位十三年,享年三十六岁,当时是魏景初三年春正月下旬。
当时,司马懿、曹爽扶持太子曹芳登上皇帝位。曹芳字兰卿,是曹睿收养的儿子,一直养在宫中,没人知道他的身世来历。曹芳追谥曹睿为明帝,将他安葬在高平陵,尊郭皇后为皇太后,改元正始元年。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佐朝政。起初,曹爽侍奉司马懿非常恭谨,所有大事,必定先禀告司马懿知晓。
曹爽字昭伯,从小就在宫中出入,明帝见他为人谨慎,十分喜爱敬重他。曹爽门下有门客五百人,其中有五个人崇尚浮华:一个是何晏,字平叔;一个是邓飏,字玄茂,是邓禹的后人;一个是李胜,字公昭;一个是丁谧,字彦靖;一个是毕轨,字昭先。还有大司农桓范,字元则,很有智谋,人们大多称他为“智囊”。这些人都深受曹爽信任。
何晏对曹爽说:“主公手握大权,不可托付给他人,否则恐怕会产生后患。”曹爽说:“司马公和我一同接受先帝的托孤之命,我怎么忍心背弃他呢?”何晏说:“从前先公(曹真)和仲达一起攻打蜀兵的时候,多次受此人的气,最终因此而死。主公怎么能不看清楚呢?”曹爽猛然醒悟,于是和众多官员商议妥当,入宫向魏主曹芳上奏说:“司马懿功高德重,可以加封他为太傅。”曹芳听从了这个建议,从此兵权都归曹爽所有。
曹爽任命弟弟曹羲为中领军,曹训为武卫将军,曹彦为散骑常侍,让他们各自带领三千御林军,随意出入禁宫。又任用何晏、邓飏、丁谧为尚书,毕轨为司隶校尉,李胜为河南尹,这五个人日夜和曹爽商议事情。于是曹爽门下的宾客日益增多。司马懿则称病不出,他的两个儿子也都退职闲居。
曹爽每天和何晏等人饮酒作乐,他使用的衣服器皿,都和朝廷的规格没有区别,各地进贡的玩好珍奇之物,他先挑选上等的归为己有,然后才送进宫里。他的府院里美女如云。黄门张当讨好曹爽,私自挑选了先帝的侍妾七八人,送到曹爽府中。曹爽又挑选了善于歌舞的良家子女三四十人,组成自己的家乐班子。还建造重楼画阁,打造金银器皿,征用几百名巧匠,日夜不停地劳作。
何晏听说平原的管辂精通术数,便请他来一起讨论《易经》。当时邓飏也在座,邓飏问管辂:“你自认为精通《易经》,但谈话中却不涉及《易经》中的词义,这是为什么呢?”管辂说:“真正精通《易经》的人,是不会空谈《易经》的。”何晏笑着称赞道:“可谓是要言不烦啊。”接着对管辂说:“你试着为我算一卦,看看我能不能官至三公?”又问:“我接连梦到几十只青蝇,聚集在我的鼻子上,这是什么征兆呢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