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位太尉乃是哲宗皇帝的妹夫,神宗皇帝的驸马。他喜好结交风流人物,正需要高俅这样的人。一见到小苏学士派人带着高俅前来拜见,心中十分欢喜,立刻写了回信,将高俅留在府中做亲随。从此,高俅便在王都尉府中出入,逐渐与府中的人变得亲近起来,如同一家人一般。俗话说:时间长了,关系远的会变得疏远,关系近的则会更加亲密。
有一天,小王都太尉庆祝生日,吩咐府中精心安排筵席,专门邀请小舅端王前来赴宴。这端王是神宗皇帝的第十一子,哲宗皇帝的弟弟,掌管着东驾,人称九大王。他生得聪明伶俐,长相俊俏。对于那些游手好闲子弟的行事作风和帮闲的本事,他无一不知,无一不晓,而且对这些事还都十分热衷。此外,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对儒释道三家的学问也都有所涉猎。至于踢球打弹、吹拉弹唱等娱乐技艺,更是不在话下。
当日,王都尉府中精心准备的筵席十分丰盛,水陆美食一应俱全。只见:宝鼎中香烟袅袅升腾,金瓶里鲜花娇艳欲滴。仙音院的乐师们竞相演奏着新颖的乐曲,教坊司的艺人频繁展示着绝妙的技艺。水晶壶中,盛满了如同紫府琼浆般香醇的美酒;琥珀杯里,斟满了好似瑶池玉液般甘美的佳酿。玳瑁盘中堆满了鲜美的仙桃和珍奇的水果,玻璃碗中摆放着珍贵的熊掌和驼蹄。切得如银丝般纤细的鱼片整齐排列,烹煮得恰到好处的香茶散发着如玉蕊般的清香。身着红裙的舞女们,随着象板鸾箫的节奏翩翩起舞;穿着翠袖的歌姬们,簇拥着龙笙凤管婉转歌唱。两行身姿婀娜、珠翠环绕的女子站立在台阶前,一派欢快的笙歌在筵席上回荡。
端王来到王都尉府中赴宴,都尉安排好席位,请端王在主位上居中坐定,自己则在对面相陪。酒过几巡,菜上了两轮之后,端王起身去净手,偶然来到书院中稍作休息。他猛然间看到书案上有一对用羊脂玉雕琢而成的镇纸狮子,做工极为精美,造型小巧玲珑。端王拿起狮子,翻来覆去地看了许久,赞叹道:“真是精妙啊!” 王都尉见端王如此喜爱,便说道:“还有一个玉龙笔架,也是出自同一位匠人之手,只是现在不在身边,明天我取来,一并送给您。” 端王听后十分高兴,说道:“多谢您的厚意。想来那笔架必定更加精美。” 王都尉说:“明天取出来,送到宫中您一看便知。” 端王再次表示感谢。随后,两人回到筵席,继续饮酒作乐,一直到夜幕降临,都喝得酩酊大醉才各自散去。端王告别后,便回宫去了。
第二天,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龙笔架和那两个镇纸玉狮子,用一个小金盒子装了起来,再用黄罗包袱包裹妥当,写了一封书信,然后派高俅送去给端王。高俅领了王都尉的命令,带着这两件玉器,将书信揣在怀中,径直前往端王宫。宫门的官吏将此事转报给院公。没过多久,院公出来询问:“你是哪个府里来的人?” 高俅施了一礼,回答道:“小人是王驸马府中的,特地前来给大王进献玉器。” 院公说:“殿下正在庭院中与小黄门们踢气球,你自己过去吧。” 高俅说:“麻烦您帮忙引荐一下。” 院公便带着高俅来到庭院前。高俅放眼望去,只见端王头戴一顶软纱唐巾,身穿紫色绣龙袍,腰间系着文武双穗绦,把绣龙袍的前襟往上拽起,塞在绦子里,脚上穿着一双嵌金线的飞凤靴,正有三五个小黄门陪伴着他一起蹴气球。高俅不敢贸然上前打扰,便站在随从的背后等待着。
或许是高俅命中注定要发迹,时运正好降临。此时,那个气球突然高高飞起,端王没能接住,气球径直朝着人群中滚去,一直滚到了高俅身边。高俅见气球飞来,一时鼓起勇气,使出一招鸳鸯拐,将气球踢还给了端王。端王见此情景,十分惊喜,便问道:“你是什么人?” 高俅赶忙上前跪下,说道:“小的是王都尉的亲随,受主人的指派,前来给大王进献两件玉器。这里还有一封书信呈上。” 端王听后,笑着说:“姐夫还真是有心。” 高俅取出书信呈了上去。端王打开盒子,看了看玉器,便都交给堂候官收了起来。
端王此时暂且不去理会玉器的事情,而是先问高俅:“原来你会踢气球。你叫什么名字?” 高俅拱手跪地,恭敬地回答道:“小的名叫高俅,只是胡乱踢得几脚。” 端王说:“好!你就下场来踢一会儿玩玩。” 高俅拜谢道:“小的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人,怎敢与恩王一同踢球。” 端王说:“这是‘齐云社’的玩法,名叫‘天下圆’,踢一踢又有何妨。” 高俅再次拜谢道:“实在不敢。” 他推辞了好几次。但端王坚持要他下场踢球,高俅只好叩头谢罪,解开衣袍,下场踢球。高俅刚踢了几脚,端王便大声叫好。高俅见状,便使出浑身解数,尽情施展自己的球技,极力讨好端王。他的身姿动作十分娴熟,那气球就好像用鳔胶粘在他身上一样,始终听从他的控制。端王看得十分高兴,哪里还肯让高俅回府,当晚就把他留在宫中住了一夜。第二天,端王特意安排了一场筵席,专门邀请王都尉到宫中赴宴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