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曰:
闲暇时趁着兴致登上江楼,浩渺烟波连接着素净的秋天。
唤来美酒随意浇灭千古遗恨,吟诗想要倾泻百重忧愁。
假书信未能实现英雄志向,失足反而成为阶下囚。
惊动梁山众多义士,一齐如乌云般涌向江州喧闹。
话说当时李逵用指头轻轻一推,那女子便倒在了地上,酒店主人赶忙上前拦住宋江等人,焦急地问道:“四位官人,这可如何是好?” 主人心里发慌,连忙招呼酒保和伙计们都过来救那女子。他们在地上舀了水,朝着女子脸上喷洒,过了一会儿,女子渐渐苏醒过来。众人将她扶起一看,只见她额角上擦破了一片油皮,所以才晕了过去。如今救醒了,大家都松了口气,庆幸没出大事。女子的爹娘听说打伤女儿的是黑旋风李逵,先是吓得呆愣了半晌,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。看那女子已经能说话了,她母亲赶紧拿了块手帕,亲自给她包扎好头,又收拾好掉落的钗环。宋江看出他们不愿去官府的意思,便叫来那老妇人,问道:“你姓什么?是哪里人?现在打算怎么办?” 那妇人回答道:“不瞒官人说,我们夫妻两口姓宋,原本是京城人。就这一个女儿,小名玉莲。因为家境贫寒,她爹教了她几首曲子,勉强让她在这琵琶亭上卖唱维持生计。这孩子性子急,不懂看眼色,不管官人在说什么,只顾着唱歌。今天这位大哥失手伤了我女儿一点,我们也不想闹到官府,连累官人。” 宋江见她说话诚恳,而且还同姓,便说道:“你派个人跟我回营里,我给你二十两银子,给你女儿调养身体,日后也好嫁个好人家,不用在这里卖唱了。” 那夫妻两口听了,连忙拜谢道:“哪敢指望这么多!能有三五两就足够了。” 宋江说:“我说话算数,绝不骗人。你让你家老头子跟我去拿银子。” 那夫妻二人再次拜谢,感激地说:“多谢官人救济。”
戴宗埋怨李逵道:“你这家伙,动不动就跟人起冲突,又让哥哥破费了许多银子。” 李逵满不在乎地说:“我就用指头轻轻碰了她一下,她自己就倒了。真没见过这么娇弱的女子!你就是在我脸上打一百拳,我也没事!” 宋江等人听了,都哈哈大笑起来。张顺便对酒保说:“这桌酒席钱,我来付。” 酒保连忙说:“没事,没事!您请便。” 宋江哪里肯让,说道:“兄弟,是我请二位来喝酒的,反倒让你掏钱,这不合礼数。” 张顺执意要付,说道:“难得与哥哥相见。兄长在山东的时候,我和哥哥早就想来投奔您了。今天有幸结识尊颜,这只是一点小小心意,不成敬意。” 戴宗也说道:“公明兄长,既然是张二哥的一番敬意,兄长就答应了吧。” 宋江说:“这样多不好意思。既然兄弟付了钱,改日我再设酒席回礼。” 张顺很高兴,带着两尾鲤鱼,和戴宗、李逵,还有那个宋老头,一起送宋江离开琵琶亭,来到营里。五个人都进了抄事房坐下。宋江先取出两锭小银,共二十两,给了宋老头,宋老头拜谢之后便离开了,这里暂且不表。天色渐渐晚了,张顺送完鱼,宋江拿出张横的书信交给张顺,然后大家相互道别。张顺走后,戴宗和李逵也各自告辞,赶回城里去了。
话说宋江在牢营中调养了五七天,感觉身体已经恢复,病症痊愈,便想着进城去找戴宗。又过了一天,还是没见戴宗的影子。第二天吃过早饭,大约辰时前后,宋江揣了些银子,锁好房门,离开牢营,信步走上街头,径直往城里走去,打算到州衙前左边寻找戴院长的家。有人告诉他:“戴院长没有家小,就他自己一个人,住在城隍庙隔壁的观音庵里。” 宋江听后,一路寻访到那里,却发现门已经锁上,人出去了。宋江又去打听黑旋风李逵的消息,很多人说:“他就像个没头的神,居无定所,只在牢里安身。他就像个没固定地盘的巡检,东边住两天,西边歇几日,根本不知道他到底住在哪里。” 宋江接着打听卖鱼牙子张顺,也有人说:“他住在城外的村子里,就算是卖鱼,也只在城外江边。除非是来城里收赊账,不然不会进城。” 宋江听完,又出城去寻找,一心想找到他们。他一个人心里烦闷,信步再次走出城外,只见江边景色格外迷人,怎么看都看不够。
正走到一座酒楼前,宋江抬头一看,旁边竖着一根高高的望竿,上面悬挂着一块青布酒幡,上面写着 “浔阳江正库”。酒楼的雕檐外有一块牌额,上面有苏东坡亲笔题写的 “浔阳楼” 三个大字。宋江看了,自言自语道:“我在郓城县的时候,就听说江州有座很不错的浔阳楼,原来就在这里。我虽然独自一人在此,可不能错过,不如上楼去好好欣赏一番。” 宋江来到楼前,只见门边朱红色的华表柱上,两面白粉牌上各写着五个大字:“世间无比酒,天下有名楼。” 宋江上了楼,找了个临江的阁子坐下,凭栏举目望去,这座酒楼果然气派非凡。但见: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