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冲回来清点人马,发现阮氏三兄弟、宋万、杜迁从水路逃得性命;带进去的二千五百人马,只剩下一千二三百人,跟着欧鹏一起回到帐中。众头领赶忙来看晁盖,只见那枝箭正射在晁盖的面颊上。众人急忙把箭拔出,晁盖却因失血过多晕倒了。查看那枝箭,上面刻着 “史文恭” 三个字。林冲让人取来金枪药为晁盖敷贴。原来这是一枝毒箭,晁盖中了箭毒,已经说不出话来。林冲让人把晁盖扶上车子,赶忙派阮氏三兄弟、杜迁、宋万先送回山寨。其余十五位头领在寨中商议:“此番晁天王哥哥下山,没想到遭遇这样的变故,这正应了之前风折认旗的不祥之兆。我们只能收兵回去了,这曾头市一时半会儿攻打不下来。” 呼延灼说:“必须等宋公明哥哥的将令,才能回军。” 有诗为证:
威镇边陲不可当,梁山寨主是天王。
最怜率尔图曾市,遽使英雄一命亡。
当天,众头领都闷闷不乐,众军士也没了恋战之心,人人都想回山。到了晚上二更时分,天色微微发亮,十五位头领都在寨中发愁。正所谓蛇无头不行,鸟无翅不飞,众人唉声叹气,进退两难。忽然,伏路的小校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:“前面有四五路军马杀来,火把多得数都数不清!” 林冲听了,立刻带领众人上马。只见三面山上火把通明,亮如白昼,四下里喊杀声直传到寨前。林冲带着众头领,并不迎战,而是拔寨而起,回马便走。曾家的军马在后面紧紧追杀。两军且战且退,走了五六十里路,才得以脱身。清点人马时,又折损了五七百人,这次大败亏输。众人急忙沿着旧路,朝着梁山泊方向返回。退到半路,正好遇到戴宗,他传达了军令,让众头领带领军队先回山寨,再另想良策。
众将领着军队回到水浒寨,纷纷上山去看望晁天王。此时的晁盖,已经水米不进,浑身浮肿,身体极为虚弱。宋江等人守在他的床前,悲痛地啼哭着,亲手为他敷贴药饵,灌下汤药。众头领也都守在帐前,满心忧虑地注视着。到了当天夜里三更时分,晁盖的病情愈发沉重,他缓缓转过头,目光落在宋江身上,嘱咐道:“贤弟,你要保重。若有谁能捉得射死我的人,就让他做梁山泊主。” 说完,便缓缓闭上双眼,溘然长逝。
宋江见晁盖离世,悲痛万分,如同失去了父母一般,哭得昏天暗地。众头领赶忙上前,扶起宋江,劝他出来主持事务。吴用和公孙胜劝慰道:“哥哥,且莫过度悲伤。生死有命,这是无法改变的事情,何必如此伤痛。当务之急,还是先料理大事。” 宋江止住哭声,让人打来香汤,为晁盖洗净身体,换上装殓的衣服和巾帻,将他的遗体停放在聚义厅上。众头领纷纷前来,举行哀悼祭祀仪式。一面赶忙赶制内棺外椁,选了个良辰吉时,将晁盖的遗体安放其中。在正厅上搭建起灵帏,中间设立神主牌位,上面写道:“梁山泊主天王晁公神主”。山寨中的头领,从宋公明以下,都身着重孝;小头目和众多小喽啰,也都头戴孝头巾。那枝致使晁盖丧命的誓箭,被供奉在灵前。寨内扬起长长的幡旗,还请来附近寺院的僧众上山做法事,为晁天王超度亡灵。宋江每日带领众人哀悼,悲伤过度,无心管理山寨事务。
林冲与公孙胜、吴用以及众头领商议,决定拥立宋公明为梁山泊主,众人皆表示听从号令。第二天清晨,香花灯烛摆放整齐,林冲带头,与众头领一同请出保义宋公明,在聚义厅上坐定。吴用和林冲开口说道:“哥哥,请听我等一言:治理国家一日不可无君,治理家庭一日不可无主。如今山寨中晁头领已经归天,山寨的大业怎能没有主人?四海之内,万里疆土,都听闻哥哥大名。今日是吉日良辰,恳请哥哥担任山寨之主,我们都听从您的号令。” 宋江推辞道:“可不能忘了晁天王的遗言。他临死时嘱咐:‘若有人捉得史文恭,便立为梁山泊主。’这话众头领都知晓,绝不能忘记。如今仇还未报,恨还未雪,我怎能就坐上这个位置?” 吴学究又劝道:“晁天王虽然这么说,但如今还未捉到那人,山寨可一日不能无主。若哥哥不坐此位,谁敢担当?寨中的人马又该如何统领?虽说有遗言在先,但哥哥暂且先坐上这个位置,日后再做打算。” 宋江道:“军师所言极是。今日我暂且权当此位,等日后报仇雪恨,捉住史文恭之人,无论是谁,都应坐上这梁山泊主之位。” 这时,黑旋风李逵在一旁大声喊道:“哥哥,别说做梁山泊主,就是做了大宋皇帝又有何不可!” 宋江厉声喝道:“你这黑厮又在这里胡说八道!再敢如此乱言,先割了你的舌头!” 李逵嘟囔道:“我又没让哥哥去做个小小社长,是请哥哥做皇帝,怎么就要割我舌头!” 吴学究说道:“这黑厮不懂尊卑,兄长不必与他一般见识。还是请哥哥主持大事要紧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