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《西江月》词为证:
软弱安身之本,刚强惹祸之胎。无争无竞是贤才,亏我些儿何碍。
钝斧锤砖易碎,快刀劈水难开。但看发白齿牙衰,惟有舌根不坏。
话说当时高太尉望着水路的军士,心知战事不利,正打算撤军,却突然听到四周炮声轰鸣。他赶忙召集众将,夺路而逃。原来梁山泊只是在四下里施放号炮,并没有伏兵。这突如其来的炮声,却把高太尉吓得心惊胆战,如鼠窜狼奔一般,连夜收军撤回济州。清点步军人数,折损不算太多;但水军却折损了大半,战船更是一艘都没能回来。刘梦龙侥幸逃脱,军士中会水的捡回了性命,不会水的都淹死在了水中。高太尉的军威受挫,锐气大减,只好先在城中屯驻军马,等待牛邦喜征集船只到来。同时,他又派人带着公文去催促,不管是什么样的船只,只要合用,尽数拘拿,解送到济州,以便整顿军队,再次出征。
且说在水浒寨中,宋江先带着董平上山,拔出箭矢,叫来神医安道全用药调治。安道全用金枪药敷住董平的疮口,让他在寨中安心养病。吴用则带领众头领回到山上。水军头领张横将党世雄押解到忠义堂上请功,宋江吩咐先把党世雄押到后寨,软监起来。他们把夺来的船只,全部收入水寨,分派给各头领。
再说高太尉在济州城中,召集诸将,商议剿灭梁山的计策。其中上党节度使徐京禀报道:“徐某幼年时在江湖游历,以使枪卖药为生,曾与一人结交。此人深谙韬略,精通兵法,有孙武、吴起的才能,诸葛亮的智谋,姓闻名焕章,如今在东京城外安仁村教书。如果能请得此人来做参谋,就可以对付吴用的诡计。” 高太尉听后,立刻派一员首将,带着绸缎、鞍马,星夜赶回东京,以厚礼聘请这位教村学的秀才闻焕章,来做军前参谋,并要求他尽快赶赴济州,一同参与军务。
那员首将回到东京还没三五天,城外就传来消息:“宋江的军马已经来到城边,前来挑战。” 高太尉听后勃然大怒,随即点齐本部军兵,出城迎敌,还命令各寨节度使一同出战。
且说宋江的军马见高太尉带兵临近,急忙后退十五里,来到平川旷野之地。高太尉引军追去,只见宋江的军马已在山坡边摆好阵势。红旗队中,拥出一员猛将,他是怎样的披挂打扮呢?但见:
头戴一顶插着交角、镶嵌金花、光亮耀眼的铁幞头;系着一条长数尺、如飞红霞般、色彩斑斓的红抹额;身披一副黑黝黝、齐整光滑、退光漆、犹如烈龙鳞般、镶金的乌油甲;腰间系着一条攒着八宝、嵌着七珍、金雀舌形状、双獭尾样式、玲珑剔透的碧玉带;身穿一件按照北方颜色、如泼墨般、像乌云凝聚、似黑雾飘动的黑色皂罗袍;脚蹬一对绿色兜根、金色落缝、似走云芽、盘着双凤、踏山麂皮靴;悬挂着一张能射双雕、落孤雁的鹊画宝雕弓;箭壶里装着一壶能穿银盔、透铁铠的点钢凿子箭;手腕上挽着两条苍龙梢形状、排着竹节、水磨打造的打将鞭;骑着一匹高大无比、仿佛嫌天低地窄的千里乌骓马。正是:斜按铁枪临阵上,浑如黑杀降凡间。
认旗上写得清清楚楚,此人正是 “双鞭呼延灼”。他兜住马,横着枪,威风凛凛地立在阵前。高太尉看见后,说道:“这家伙就是统领连环马时,背叛朝廷的人。” 便派云中节度使韩存保出马迎敌。这韩存保擅长使用一枝方天画戟。
两人在阵前二话不说,一个挥动画戟刺去,一个挺枪来迎。使戟的毫不留情,使枪的也绝不手软。两人大战五十多个回合,呼延灼故意卖个破绽,闪到一旁,拍马朝着山坡下跑去。韩存保一心想要立功,赶紧拍马追赶。两匹马的八个马蹄,像翻盏撒钹一样快速奔跑,大约追出五七七里,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,眼看就要赶上了。呼延灼勒回马,调转枪头,舞动双鞭来迎战。两人又斗了十多个回合,呼延灼用双鞭分开画戟,回马又跑。
韩存保心想:“这家伙的枪近不了我身,鞭也赢不了我,我不在这儿抓住这贼,更待何时!” 于是又猛追上去,转过一两处山嘴,前面出现两条路,却不知呼延灼朝哪条路跑了。韩存保勒马上坡张望,只见呼延灼沿着一条小溪奔走。韩存保大声喊道:“泼贼,你往哪里跑!快下马受降,饶你性命!” 呼延灼不但不跑,还大骂韩存保。韩存保绕了个大圈,从后面包抄呼延灼。两人正好在溪边相遇。一边是山,一边是溪,中间只有一条小路,两匹马无法回旋。
呼延灼说道:“你还不投降,更待何时!” 韩存保说:“你是我手下败将,反倒要我投降你!” 呼延灼道:“我把你引到这儿,就是要活捉你。你的性命就在顷刻之间。” 韩存保道:“我正是来活捉你的!” 两人旧怨重燃,怒火中烧。韩存保挺着长戟,朝着呼延灼的前心、两胁、软肚,像雨点般猛戳过去。呼延灼用枪左拨右挡,像狂风一样刺过来。两人又斗了三十来个回合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