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江走下将台,骑上战马,来到阵前。小将军将戟插在地上,勒住马,站在阵前,高声大叫:“你能认出我的阵吗?” 宋江喝道:“你这小将年幼学浅,如同井底之蛙,只以为这样的阵法就绝顶高明了。你这藏头八阵图,能瞒得过谁?就连我大宋的小孩子都瞒不过!”
兀颜小将军说道:“你虽然识得我的阵法,那你也排一个奇异的阵势,来瞒过我。” 宋江喝道:“就我这九宫八卦阵势,虽然不算高深,但你敢攻打吗?” 小将军大笑道:“就这么个小阵,有什么难的!你们军中别放冷箭,看我来攻打你这个小阵。” 有诗为证:
九宫八卦已无敌,河洛四象真堪奇。
莫向阵前夸大口,交锋时下见危机。
且说兀颜小将军当即传下将令,让太真驸马、李金吾各拨一千军,说道:“等我打透这个阵势,你们便来策应。” 传令完毕,众军擂响战鼓。宋江也传下将令,让军中擂响三通战鼓,门旗向两边打开,放打阵的小将进来。
那兀颜延寿带着本部二十来员牙将,一千披甲马军,他掐指一算,当日属火,便不从正南离位进攻,而是带着军马转向右边,从西方兑位出发,挥动白旗,杀入阵内。后面的军马被宋军弓箭手射住,只有一半人马得以进入阵中,其余的都退回本阵。
却说小将军进入阵中后,便直奔中军,只见中间白茫茫一片,如同银墙铁壁一般,将小将军团团围住。兀颜延寿见了,吓得面如土色,心中暗想:“阵里怎么会有这样的城子?” 他连忙命令士兵从四边打通原来的道路,想要杀出阵去。
众军回头一看,只见白茫茫一片,如同银色的海洋,满地只听见水响,却不见路径。小将军十分慌张,带领军队朝着南门杀去,只见无数团火块、万缕红霞在地上滚动,却不见一个宋军的身影。小将军哪里敢从南门出去,便斜着向东门杀去,只见带叶的树木、连枝的山柴交错塞满地面,两边都是鹿角,根本无路可进。
无奈之下,他又转向北门,却见黑气遮天,乌云蔽日,伸手不见五指,仿佛进入了黑暗地狱一般。那兀颜小将军在阵内,四门都找不到出路,心中怀疑道:“这肯定是宋江施展的妖法。不管怎样,就从这里拼死冲出去。” 众军领命,齐声呐喊,奋力杀去。
这时,旁边突然杀出一员大将,高声喝道:“乳臭未干的小将,往哪里跑!” 兀颜小将军想要迎战,却措手不及,脑门上早有一鞭飞来。小将军眼明手快,连忙用方天戟抵挡,只听得双鞭同时落下,早把戟杆打断成两段。他还来不及挣扎,就被那员大将扑入怀中,那大将轻舒猿臂,一把扭住他的狼腰,将这兀颜小将军活捉了过去。这位大将拦住辽军后军,喝令他们下马投降。众军在这黑天摸地、不辨东西的情况下,只得下马受降。
原来,拿住小将军的不是别人,正是虎军大将双鞭呼延灼。当时公孙胜在中军施展法术,得知捉了小将军,便收了法术,阵中又恢复了青天白日的模样。
且说太真驸马和李金吾将军各率领一千兵马,只等阵中传来消息,便要来策应。却一直不见动静,不敢贸然杀过来。宋江来到阵前,高声喝道:“你们这两支军队,还不投降,更待何时!兀颜小将已经被我生擒在此。” 他喝令群刀手将兀颜小将军押到阵前。
李金吾见了,骑着一匹马,手持一条枪,径直冲过来要救兀颜延寿。却有霹雳火秦明正在前部,他挥动狼牙棍,直取李金吾。两匹马相交,兵器相互碰撞,两军齐声呐喊助威。李金吾心中先自慌乱,出手的速度和缓急都出现了差错,被秦明当头一棍,连头盔带脑袋打得粉碎,李金吾从马上栽倒下来。
太真驸马见李金吾战败,率领军队便往回逃。宋江催动兵马掩杀过去,辽兵大败而逃。宋军夺得战马三千多匹,旗幡、剑戟丢弃得满山遍野都是。宋江率领军队径直朝着燕京进发,一心想要长驱直入,席卷敌军,恢复大宋的疆土。有诗为证:
矢心直欲退强兵,力殚机危竟不成。
生捉两员英勇将,败军残卒奔辽城。
且说那战败的辽军残部逃回辽国,见到兀颜统军,纷纷报告说小将军去攻打宋兵阵势,结果被他们活捉了,其余的牙将也都归降了;李金吾则被宋军那边的一个叫秦明的人,一棍给打死了,军卒们四散奔逃,不知去向;太真驸马倒是捡回了一条命,但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。
兀颜统军听后大惊,说道:“我儿自幼学习阵法,对其中的玄妙颇为知晓。宋江那厮用的什么阵势,竟把我儿给捉了?” 左右回答道:“只是个九宫八卦阵势,也没什么稀奇的。咱们小将军摆了四个阵势,都被那些蛮子识破了。最后,他们还对小将军说:‘你识得我这九宫八卦阵,你敢来攻打吗?’咱们小将军便率领着千百骑马军,从西门杀了进去,却被宋军的强弓硬弩挡住,只有一半人马得以进入。也不知怎么回事,就被他们生擒活捉了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