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还没说完,小校前来报告:“有辽将派使者前来传话。” 宋江将使者唤入中军。那番官进来与宋江相见,说道:“我奉元帅之令,今日捉了你们的一个头目,带到我们总兵面前,总兵没有杀害他,还好酒好肉招待着。总兵想把他送来,换你们手中的小将军。如果将军同意,就把那个头目送回来。” 宋江答道:“既然如此,我明日把小将军带到阵前,双方交换。” 番官领了宋江的话,上马离开了。有诗为证:
宋江前日擒王子,番将今朝捉李逵。
此是乾坤消息理,不须惆怅苦生悲。
宋江又与吴用商议:“我们没有办法破敌阵势,不如把小将军带来,就在这里与辽军和解这一阵,两边各自停战。” 吴用说:“暂且让军马休息,再想良策破敌,也为时不晚。”
到了第二天拂晓,宋江派人连夜去取兀颜小将军,同时也派人前往兀颜统军那里,说明情况。
且说兀颜统军正在帐中坐着,小军前来报告:“宋先锋派人来传话。” 统军传令让使者进来。使者到帐前,见到兀颜统军后说道:“我们宋先锋向统军致意,如今送小将军回来,换回我们的那个头目。现在天气严寒,军士们十分劳苦,两边暂且停战,等到来年春天再作商议,以免人马冻伤,请统军定夺。”
兀颜统军听后,大声喝道:“我那没出息的儿子被你们生擒,就算活着回来,还有什么脸面见我!不用交换,把他拿下,替我斩了。要是想停战,就让宋江绑了自己前来投降,饶他不死;否则,我率领大兵一到,定让你们寸草不留!” 说罢,大喝一声:“退下!” 使者飞马回寨,把这番话告诉了宋江。
宋江十分慌张,生怕救不出李逵,赶忙拔寨起军,带着兀颜小将军,直奔前军,隔着阵大声喊道:“快把我的头目放回来,我就还你小将军。要是不停战也无妨,我就与你对阵厮杀。”
只见辽军阵中,没过多久就把骑着马的李逵送出阵来,这边也牵出一匹马,将兀颜小将军送出阵去。两家达成一致,两边同时放回人质。李逵回到寨中,小将军也骑马回到了辽军那边。当天,两边都没有再厮杀,宋江退兵回寨,为李逵的归来而庆贺。
宋江在帐中与诸位将领商议:“辽军势大,我们无计可施,我心中忧虑,度日如年,这可如何是好?” 呼延灼说:“我们明日可以把军马分成十队,两路去抵挡压阵的军兵,八路一齐冲击,与他们决一死战。” 宋江说:“全靠各位兄弟齐心协力,明日就按此计行事。” 吴用却道:“两次冲击都没有成功,不如守在这里,等他们来交战。” 宋江说:“等他们来也不是好办法,只是各位兄弟应当全力拼杀,哪有接连失败的道理。”
当天,宋江传令,第二天一早拔寨起军,分成十队迅速向前冲去。两路军先截住辽军后背的压阵军兵,八路军马二话不说,呐喊摇旗,冲入混天阵。只听阵内雷声大作,四七二十八门一齐打开,变作一字长蛇阵,辽军顺势杀了出来。宋江的军马措手不及,急忙下令撤军,结果大败而逃,旗枪杂乱,金鼓歪斜,迅速退回本寨。一路上,军马损失惨重。宋江传令,让军将们紧紧守住山口的寨栅,深挖濠堑,牢固地埋下鹿角,紧闭寨门,不再出战,暂且熬过寒冬再说。
且说副枢密赵安抚多次向朝廷呈送文书,奏请朝廷发放衣袄等物资。于是,朝廷特地派遣御前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、现任郑州团练使王文斌,此人文武双全,智谋和勇气兼备。他带领着京师一万多人,征调民夫和车辆,押运着五十万领衣袄,前往宋先锋的军营前交割,同时催促军将们向前交战,早日奏捷,不得违抗怠慢,否则将治罪。
王文斌领了圣旨文书,带上随行的军器,整理好衣甲鞍马,催促着人夫和军马,押运着车仗,从东京出发,朝着陈桥驿进发。他们押着一二百辆插着黄旗、写有 “御赐衣袄” 字样的车子,缓缓前行。一路上,所经之处的官府都会供给口粮。
经过多日行程,王文斌一行来到边庭,拜见了赵枢密,并呈上中书省的公文。赵安抚看后,十分高兴地说:“将军来得正好!如今宋先锋被大辽兀颜统军摆下混天阵势,连续输了好几阵。很多头目和士兵都受了伤,现在都在这里调养,由安道全负责医治。宋先锋在永清县扎寨,不敢出战,心中十分烦闷。”
王文斌禀报道:“朝廷因此派我来催促军士向前,尽快取胜。如今既然屡次战败,我回京师去见省院官员,实在难以向圣上复命。我虽不才,自幼读过一些兵书,略懂些阵法,我想到军前,施展些小策略,与宋先锋一同分忧。不知枢相意下如何?” 赵枢密听后大喜,设酒宴款待王文斌,还在军中犒劳押车的人夫,同时让王文斌将衣袄转运到宋江军前发放。赵安抚先派人去通知宋先锋了。有诗为证: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