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上的随从们等了很久,都不见吴用和花荣出来,便都跑到坟前查看。只见吴用和花荣已经自缢身亡,他们惊慌不已,赶忙报告给本州的官僚。官僚们连忙准备棺椁,将他们二人葬在了蓼儿洼宋江墓的旁边,就像东西两侧的四座山丘一样。楚州的百姓十分感念宋江的仁德,觉得他忠义两全,便建立了祠堂,一年四季都来祭祀。当地的百姓来这里祈祷,往往都能得到回应。
且不说宋江在蓼儿洼屡屡显灵,只要百姓有所祈求,都能立刻应验。单说那道君皇帝在东京内院,自从赐御酒给宋江之后,心里就一直疑虑重重,又不知道宋江的消息,常常挂念在心头。他每天都被高俅、杨戬那些关于奢华享受的言论所迷惑,这二人一心想要堵塞贤路,谋害忠良。
有一天,上皇在内宫闲玩,突然想起了李师师,便带着两个小黄门,从地道来到了李师师的后园,拉动了铃索。李师师连忙迎接圣驾,把上皇请到卧房内坐下,上皇让她把前后的门户都关闭好。李师师盛装打扮,上前请安。天子说道:“寡人最近身体有些不适,现在由神医安道全诊治,已经有数十日没来与爱卿相会了,心里十分想念。今日一见爱卿,朕心里特别高兴。” 有诗为证:
不见芳卿十日余,朕心眷恋又踟蹰。
今宵得遂风流兴,美满恩情锦不如。
李师师回奏道:“承蒙陛下如此眷爱,贱妾感激不尽。” 于是在房内摆上酒肴,和上皇饮酒作乐。才喝了几杯,上皇就觉得神思困倦。此时,屋内灯火通明,突然一阵冷风吹过。上皇看见一个身穿黄衫的人站在面前,他惊恐地起身问道:“你是什么人,怎么会来到这里?” 那穿黄衫的人回奏道:“臣是梁山泊宋江部下的神行太保戴宗。” 上皇问:“你为什么会在这里?” 戴宗奏道:“臣的兄长宋江就在附近,恭请陛下一同前往。” 上皇又问:“为何要劳驾寡人前往何处?” 戴宗说:“有一个景色秀丽的好去处,想请陛下前去游玩。”
上皇听了这话,便起身跟着戴宗走出后院,只见马车已经准备妥当。戴宗请上皇乘车而行,上皇只感觉周围如云似雾,耳边还能听到风雨之声。不一会儿,就到了一个地方,但见:
漫漫烟水,隐隐云山。不见日月的光明,只有水天连成一片。红色的蓼花在风中摇曳,绿色的芦叶长满一洲。成双成对的白鹭,在沙渚矶头嬉戏;对对鸳鸯,在败荷汀畔栖息。林峦上的霜叶,纷纷扬扬,宛如万片火龙鳞;堤岸上的露花,簇拥在一起,好似千双金兽眼。淡月疏星,营造出漫长的夜景;凉风冷露,尽显九秋的凉意。
上皇坐在马上,一路观赏,意犹未尽,便问戴宗:“这是什么地方,为何要让寡人来到这里?” 戴宗指着山上的关路说:“请陛下往前走,到了那里就知道了。” 上皇驱马登山,走过三重关道,来到第三座关前,只见有一百多人俯伏在地,个个都是披袍挂铠、戎装革带、头戴金盔、身着金甲的将领。上皇大惊,连忙问道:“你们都是什么人?” 只见为首的一人,头戴凤翅金盔,身着锦袍金甲,上前奏道:“臣是梁山泊的宋江。” 上皇说:“寡人已经任命你为楚州安抚使,你为何会在这里?” 宋江奏道:“臣等恭请陛下到忠义堂上,容臣详细诉说冤屈而死的实情。”
上皇在忠义堂前下马,走上堂去,坐定后,看向堂下,只见烟雾中拜伏着许多人,他心中犹豫不定。这时,为首的宋江走上台阶,跪地垂泪启奏。上皇问道:“你为何落泪?” 宋江奏道:“臣等虽然曾经抗拒过朝廷的军队,但一向秉持忠义,没有丝毫异心。自从奉陛下敕命招安之后,我们北退辽兵,东擒方腊,弟兄们死伤惨重,十人中折损了八人。臣承蒙陛下任命,镇守楚州,到任以来,与军民秋毫无犯,天地可鉴臣的忠心。然而陛下赐下的药酒,臣喝了之后并无怨言。只是担心李逵心怀怨恨,会生出异心,所以特意派人去润州,把李逵叫来,亲手给他喝下了药酒,让他也一同赴死。吴用、花荣也因为忠义,在臣的坟墓上双双自缢而亡。臣等四人,一同葬在了楚州南门外的蓼儿洼。当地百姓怜悯我们,在墓前建立了祠堂。如今臣等和已经去世的兄弟们,阴魂不散,都聚集在这里,向陛下申诉我们平生的衷曲,表明我们始终如一的忠心。恳请陛下明察。”
上皇听了,十分震惊,说道:“寡人亲自派遣天使,赐下黄封御酒,不知道是何人换了药酒给你?” 宋江奏道:“陛下可以问问来使,就知道奸弊出自何处了。” 上皇看着三关寨栅雄伟壮观,心中凄惨,问道:“这是什么地方,你们为何会聚集在这里?” 宋江奏道:“这是臣等昔日聚义的梁山泊。” 上皇又问:“你们已经死了,应该去阳世投生,为何会聚集在这里?” 宋江奏道:“天帝怜悯臣等忠义,承蒙玉帝符牒敕命,封臣等为梁山泊都土地。我们到这里成为神灵,众将也都汇聚于此。因为有冤屈难以申诉,所以特地让戴宗屈请陛下,亲临水泊,恳请陛下知晓我们平日的衷曲。” 上皇说:“你们为何不到九重深苑,向寡人显告此事?” 宋江奏道:“臣是幽阴魂魄,怎么能进入凤阙龙楼。如今陛下离开宫禁,才得以请陛下到此。” 上皇说:“寡人可以在这里多停留一会儿,好好观赏吗?” 宋江等再次拜谢恩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