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猴王得了“孙悟空”这个名字后,满心欢喜,兴奋不已,对着菩提祖师恭敬行礼,表达谢意。祖师随即让众仙带着悟空出了二门外,教他学习洒扫应对、进退周旋这些基本礼仪。众仙领命,带着悟空出去了。悟空到了门外,又向各位师兄行礼参拜,之后便在廊庑处安排了自己的住处。
第二天一早,悟空就跟着师兄们学习言语礼貌、探讨经论道义、练习书法、焚香敬神,每天都是如此。闲暇时,他就扫地锄园、养花修树、砍柴生火、挑水制浆,凡是日常所需之事,他都认真去做。在洞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六七年。
有一天,祖师登上高台,端坐着召集众仙,开始讲解大道。场面十分精彩,只见天花纷纷坠落,地面涌出金莲。祖师精妙地阐释三乘教义,将万千法门的精髓都展现出来。他缓缓摇动拂尘,口中吐出的话语如珠玉般动听,声音洪亮,震动九天。一会儿讲道,一会儿说禅,将儒、释、道三家的道理融会贯通,自然和谐。他开启智慧,讲解皈依的道理,指引众人领悟无生的真谛,探究心性的玄奥。
孙悟空在一旁聆听,喜得抓耳挠腮,眉开眼笑,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。祖师忽然看见了,便叫孙悟空:“你在班中,为何如此颠狂跳跃、手舞足蹈,不听我讲道?”悟空连忙说道:“弟子是诚心听讲,只是听到师父您讲得太妙了,喜不自胜,所以不知不觉就做出这副雀跃的样子。还望师父恕罪!”祖师问道:“你既知晓这妙处,我且问你,你来洞中多久了?”悟空说:“弟子生性懵懂,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。只记得灶下没柴时,我常去山后打柴,看见一座山上有很多好桃树,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。”祖师说:“那座山叫烂桃山。你既然吃了七次,想来是七年了。如今你打算跟我学些什么道呢?”悟空回答:“全凭祖师教诲,只要是有些道的意味,弟子都愿意学。”
祖师说:“‘道’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,每个旁门都能修成正果。不知你想学哪一门?”悟空说:“全听尊师的意思,弟子一心一意听从安排。”祖师说:“我教你‘术’字门中的道,怎么样?”悟空问:“‘术’字门的道是指什么?”祖师解释道:“‘术’字门中,主要是请仙扶鸾、问卜揲蓍这类法术,能知晓趋吉避凶的道理。”悟空又问:“学了这个能长生不老吗?”祖师回答:“不能!不能!”悟空立刻说:“不学!不学!”
祖师接着说:“教你‘流’字门中的道,如何?”悟空又问:“‘流’字门中,是什么义理呢?”祖师说:“‘流’字门中,包含儒家、释家、道家、阴阳家、墨家、医家,或者看经、念佛,以及朝真降圣之类的事。”悟空问:“学这个能长生不老吗?”祖师说:“若想靠这个长生,就如同‘壁里安柱’。”悟空说:“师父,我是个实在人,不懂您说的行话。什么叫‘壁里安柱’呢?”祖师解释道:“就好比人家盖房子,想要房子坚固,就在墙壁中立一根顶柱,可等到有一天大厦将倾,这根柱子也必定腐朽。”悟空听了说:“这么说,也不长久。不学!不学!”
祖师又问:“教你‘静’字门中的道,如何?”悟空问:“‘静’字门中,能修成什么正果?”祖师说:“这一门是休粮守谷、清静无为、参禅打坐、戒语持斋,或者练睡功、立功,以及入定坐关之类。”悟空问:“这样能长生不老吗?”祖师说:“也如同‘窑头土坯’。”悟空笑着说:“师父,您说得真有意思。您刚说我不懂行话,那什么叫‘窑头土坯’呢?”祖师解释道:“就像窑头上制成的砖瓦坯子,虽然已经有了形状,但还没有经过水火的煅烧,一旦遇到大雨倾盆,就会被冲坏。”悟空说:“看来也不长久。不学!不学!”
祖师再问:“教你‘动’字门中的道,如何?”悟空问:“‘动’字门的道,又是怎样的?”祖师说:“这一门是讲有为有作,比如采阴补阳、拉弓踏弩、摩脐过气、用方炮制、烧茅打鼎、服用红铅、炼制秋石,还有服用妇人乳汁之类的。”悟空问:“学这个能长生不老吗?”祖师说:“想靠这个长生,就如同‘水中捞月’。”悟空说:“师父,您又说行话了!什么叫‘水中捞月’?”祖师说:“月亮在天空,水中有它的影子,虽然能看见,却无法捞取,最终只是一场空。”悟空说:“也不学!不学!”
祖师听了,“咄”的一声,跳下高台,手里拿着戒尺,指着悟空说:“你这猴子,这般不学,那般不学,到底想怎样?”说着走上前,在悟空头上打了三下,然后倒背着手,走进里面,关上了中门,把众人都撇下走了。这可把一同听讲的众人吓得不轻,大家都埋怨悟空:“你这泼猴,太不像话了!师父要传你道法,你怎么不学,还跟师父顶嘴?这下冲撞了他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来!”此时众人都在抱怨他,还对他十分嫌弃。可悟空一点儿也不生气,只是满脸赔笑。原来,猴王已经破解了祖师打的哑谜,心中暗自明白,所以不跟众人争论,只是默默忍耐。祖师打他三下,是让他三更时分留心;倒背着手,走进里面,关上中门,是让他从后门进去,到隐秘的地方传他道法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