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丘国的君臣百姓,一路护送唐僧师徒四人出城,足足送出了二十里地,仍依依不舍。三藏只好勉强下了辇车,换乘马匹,辞别众人继续前行。送行的人们一直望着他们,直到再也看不见踪影,才转身返回。
师徒四人走了许久,历经冬去春来,一路上欣赏着漫山遍野的野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,景色美不胜收。前方又出现了一座巍峨险峻的高山。三藏心中一惊,问道:“徒弟们,前面这座高山,有没有路可走?一定要小心谨慎!” 行者笑着说:“师父,您这话可不像个走过长途的人,倒像是足不出户、坐井观天的公子王孙。俗话说:‘山不碍路,路自通山。’怎么会没有路呢?” 三藏说:“虽说山不会阻挡道路,但恐怕在那险峻之处会有怪物出没,密林深处会有妖精作祟。” 八戒连忙说道:“放心吧,放心吧!这里离极乐世界已经不远了,肯定太平无事!”
师徒几人正说着,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脚下。行者取出金箍棒,走上石崖,喊道:“师父,这里是绕山的路,非常好走。快来,快来!” 长老这才放宽心,扬鞭策马。沙僧对八戒说:“二哥,你挑一会儿担子吧。” 于是八戒接过担子挑在肩上,沙僧牵着缰绳,师父稳稳地坐在雕鞍之上,跟着行者一同朝着山崖上的大路走去。只见那座山:
云雾缭绕着山峰,山涧中溪水潺潺流淌。一路上百花盛开,香气扑鼻,万树繁茂,郁郁葱葱。青梅挂枝,李花洁白,柳绿桃红,一片生机盎然。杜鹃啼鸣,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,紫燕呢喃,表明春社已近尾声。山势巍峨,怪石嶙峋,翠松如盖。山路崎岖蜿蜒,奇峰突兀,玲珑多姿。陡峭的悬崖绝壁,薜萝和草木郁郁葱葱。千座山峰争奇斗艳,像排列整齐的剑戟,万道沟壑溪水奔腾,浪花汹涌。
师父缓缓欣赏着山中景色,忽然听到鸟儿的啼叫声,心中又涌起了思乡之情,勒住马缰绳说道:“徒弟们!
我从天庭领受旨意,在锦屏风下接过关文。
正月十五观灯后离开东土,与唐王就此天地分隔。
好不容易师徒相聚踏上征程,却又历经波折。
走过巫山十二峰,何时才能面见当今圣上?”
行者说:“师父,您总是思念故乡,这可一点都不像个出家人。安心赶路,不要忧虑太多。古人说:‘想要获得富贵,就得下苦功夫。’” 三藏说:“徒弟,话虽如此,但不知道西天的路究竟还有多远啊!” 八戒说:“师父,我佛如来舍不得那三藏真经,知道我们要去取,说不定已经把经搬走了。不然,怎么一直都走不到呢?” 沙僧说:“别胡说!只管跟着大师兄走。只要坚持下去,总有到达的一天。”
师徒几人正闲聊着,只见前方出现了一片茂密的黑松林。唐僧心中害怕,又喊道:“悟空,我们刚走过崎岖山路,怎么又碰上这么幽深黑暗的松林?一定要多加小心。” 行者说:“怕什么!” 三藏说:“可不能这么说!‘不要轻信表面的正直,要防备人心的险恶。’我们也走过好几处松林,但都不像这片林子这么幽深。你看:
这片松林东西方向密密麻麻排列,南北方向整齐成行。向东向西,密不透风,高耸入云,向南向北,延伸至天际,仿佛要穿透碧汉。周围荆棘丛生,相互缠绕,蓼草缠枝,上下盘绕。藤条缠着葛藤,葛藤又缠着藤条。藤缠葛,使得东西往来的旅客难以通行;葛缠藤,让南北经商的人也无法前进。在这林子里,住上半年,都分不清日月;走好几里路,都看不见北斗星。你看那背阴的地方,景色千变万化,向阳之处,万花丛中繁花似锦。这里还有千年槐树、万年桧树、耐寒的松树、山桃、野芍药、旱芙蓉,一丛丛紧密堆积,纷繁复杂,就算是神仙也难以描绘。还能听到各种鸟儿的叫声:鹦鹉学舌,杜鹃啼鸣;喜鹊在枝头穿梭,乌鸦反哺;黄鹂翩翩起舞,百舌鸟婉转啼鸣;鹧鸪声声,紫燕低语;八哥儿学人说话,画眉鸟似乎也在念诵经文。又能看到老虎摆动尾巴,磕着牙齿;多年的狐貉化作女子模样,苍狼在林中吼叫。就算是托塔天王来到这里,也会被吓得失魂落魄!”
孙大圣毫不畏惧,挥舞着铁棒上前,劈开一条大路,带着唐僧径直走进了深林。他们悠闲自在地走了半天,却始终没有找到走出林子的路。唐僧喊道:“徒弟们,一路向西走来,历经无数山林险阻,幸好这里清幽雅致,一路太平。这林子里奇花异草,确实让人心情愉悦!我想在这里休息一会儿:一来让马歇一歇,二来我肚子饿了,你去化些斋饭来给我吃。” 行者说:“师父请下马,老孙去化斋。” 长老于是下了马。八戒把马拴在树上,沙僧放下行李,取出钵盂递给行者。行者说:“师父稳稳坐着,不要惊慌害怕。我去去就回。” 三藏端坐在松阴之下,八戒和沙僧则去寻找花草果实,四处玩耍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