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圣纵身一跃,翻了个筋斗,来到半空,停住云光,回头望去,只见松林中祥云缭绕,瑞气氤氲。他不禁失声叫道:“好啊!好啊!” 你知道他为什么叫好吗?原来他是在夸奖唐僧,说唐僧是金蝉长老转世,历经十世修行的好人,所以头顶才有这祥瑞之气笼罩。“像我老孙,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时候,云游海角,四海为家,聚集群妖,自称齐天大圣,降龙伏虎,还消去了生死簿上的名字。那时我头戴三额金冠,身穿黄金铠甲,手持金箍棒,脚踏步云鞋,手下有四万七千群怪,都尊称我为大圣爷爷,那才叫威风。如今我摆脱了天灾,甘愿做小伏低,拜你为师。看师父头顶有祥云瑞霭笼罩,回到东土,必定会有好处,老孙我也肯定能修成正果。”
大圣正在心里暗自念叨,忽然看见林南下方有一股黑气,滚滚升腾而起。行者大惊道:“那黑气里肯定有邪祟!我那八戒和沙僧可不会放出这样的黑气……” 大圣在半空中,仔细观察,却难以判断。
再说三藏坐在林中,静下心来,念诵着《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,忽然听到隐隐约约有人呼喊 “救人”。三藏大惊道:“善哉!善哉!在这深山老林里,怎么会有人呼救?想必是被狼虫虎豹吓得摔倒了,我去看看。” 长老站起身,挪动脚步,穿过千年柏树,拨开万年松树,攀着藤条,走近一看,只见一棵大树上绑着一个女子。女子上半身用葛藤绑在树上,下半身埋在土里。长老停下脚步,问道:“女菩萨,你有什么事,被绑在这里?” 唉!这女子分明就是个妖怪,只是长老肉眼凡胎,无法识破。那妖怪见长老询问,顿时泪如泉涌。你看她,桃花般的脸颊挂满泪水,有着沉鱼落雁的容貌;明亮的眼睛饱含悲伤,拥有闭月羞花的美貌。长老不敢靠近,又开口问道:“女菩萨,你究竟犯了什么罪过,跟贫僧说说,或许我能救你。” 那妖怪花言巧语,虚情假意,急忙回答道:“师父,我家住在贫婆国,离这里有二百多里地。父母都很善良,一生和睦友爱,广交朋友。当时正值清明,我们邀请了亲朋好友和本家老小一起去祭扫祖坟,一行人马轿子,都来到了荒郊野外。到了祖坟前,摆好祭礼,刚刚烧化纸马,突然听到锣鼓声响起,跑出一群强盗,手持刀杖,呼喊着杀了过来,我们吓得魂飞魄散。父母和亲朋好友们,有马有轿子的,各自逃命去了;我年纪小,跑不动,吓得晕倒在地,被这群强盗拐到山里。大当家的想让我做他的夫人,二当家的想让我做他的妻子,其他三四个也都贪恋我的美色。七八十个人为此争吵不休,谁也不服谁,所以就把我绑在这树林里,那些强盗都散开去了。到现在已经五天五夜了,我眼看就要没命,不久于人世!不知道是哪一世祖宗积德,今天遇到老师父您。求求您大发慈悲,救救我,我在九泉之下也绝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!” 说完,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往下掉。
三藏心地善良,忍不住也落下泪来,声音哽咽地喊道:“徒弟们。” 八戒和沙僧正在林子里寻找花草果实,突然听到师父叫得如此凄惨。呆子说:“沙和尚,师父在这里认亲戚了吧。” 沙僧笑着说:“二哥,别瞎扯!我们走了这么久,一个熟人都没碰到,哪来的亲戚?” 八戒说:“不是亲戚,那师父怎么会跟人哭呢?我们去看看。” 沙僧真的转身回到原来的地方,牵了马,挑着担子,走到跟前问道:“师父,怎么了?” 唐僧用手指着树上,说:“八戒,把那女菩萨解下来,救她一命。” 呆子也不分青红皂白,就去动手解绳子。
再说大圣在半空中,又看到那片黑云越来越浓,把祥光完全遮盖住了,不禁说道:“不好!不好!黑气遮住了祥光,恐怕是有妖邪要害我师父!化斋还是小事,我得先去看看师父。” 于是他返回云头,落在林子里,只见八戒正在胡乱解绳子。行者上前,一把揪住八戒的耳朵,用力一甩,把他摔了一跤。呆子抬起头,看见是行者,爬起来说道:“师父让我救人,你凭什么仗着自己力气大,把我摔这一跤!” 行者笑着说:“兄弟,别解她。她是个妖怪,在耍花招,骗我们呢。” 三藏喝道:“你这泼猴,又在胡说!这么一个女子,你怎么就认定她是妖怪!” 行者说:“师父,您有所不知,这种事老孙见多了,这是想吃人肉的妖怪惯用的伎俩。您哪里能认得出来!” 八戒撇着嘴说:“师父,别信这弼马温哄您!这女子就是本地人家的。我们从东土大老远来,又不跟她计较什么,又不是亲戚,怎么能说她是妖精!他是想打发我们先走,然后自己翻个筋斗,耍个神通,回来跟她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,倒插门去当女婿呢!” 行者喝道:“你这夯货!别乱说话!老孙我一路西行,什么时候偷懒过?像你这样重色轻命、见利忘义的家伙,不识好歹,小心被人家哄去招女婿,也像她一样被绑在树上!” 三藏说:“罢了,罢了。八戒啊,你师兄平时的判断也常常是对的。既然他这么说,那就别管她了,我们走吧。” 行者高兴地说:“太好了!师父有救了!请上马。走出松林,到有人家的地方化斋给您吃。” 师徒四人继续前行,把那妖怪扔在了后面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