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大圣,迈开脚步,跳上独木桥,摇摇晃晃地向前走去。不一会儿,就跑到了对岸,在那边招呼道:“过来!过来!” 唐僧摆摆手,八戒和沙僧咬着手指说:“难!难!难!” 行者又从对岸跑回来,拉着八戒说:“呆子,跟我走,跟我走!” 八戒却趴在地上说:“滑!滑!滑!走不了!你饶了我吧!让我驾着风雾过去!” 行者按住他说:“这是什么地方,能让你驾风雾?必须从这桥上走过去,才能成佛。” 八戒说:“哥啊,这佛做不成就算了,我实在走不过去!”
他两人在桥边又是打滚又是拉扯,耍起宝来。沙僧过去劝解,两人才松开手。三藏回头,忽然看见下游有一个人撑着一只船过来,喊道:“上船渡河啦!上船渡河啦!” 长老大喜,说:“徒弟们,别闹了。那边有只渡船过来了。” 三人跳起来站定,一起看过去。船渐渐靠近,原来是一只无底的船。行者火眼金睛,一眼就认出撑船的是接引佛祖,也叫南无宝幢光王佛。行者却不点明,只是喊道:“这边来!把船撑过来!” 不一会儿,船就撑到了岸边,接引佛祖又喊道:“上船渡河啦!上船渡河啦!” 三藏见了,又担心地说:“你这无底的破船,怎么渡人啊?” 佛祖说:“我这船:
鸿蒙初开时就有了名声,幸好我撑着它一直未变。
有风浪时也能安稳航行,无始无终地享受太平。
六尘不染能归于一心,历经万劫也能自在前行。
无底船儿虽难过海,却从古至今渡化了无数众生。”
孙大圣合掌称谢道:“多谢您盛情接引我师父。师父,上船吧。他这船虽然无底,却很稳,就算有风浪也不会翻。” 长老心里还是迟疑,行者叉着他的胳膊,往上一推。师父脚下不稳,“咕噜” 一声掉进水里,早被撑船人一把拉起,站在了船上。师父还在抖着衣服,跺着鞋上的水,抱怨行者。行者却带着沙僧、八戒,牵着马、挑着担,也上了船,都站在船上。佛祖轻轻用力撑开船,只见上游漂下一个死尸。长老见了大惊失色,行者笑着说:“师父别怕。那原来就是你。” 八戒也说:“是你,是你!” 沙僧拍着手说:“是你,是你!” 撑船的打着号子,也说:“那是你!恭喜,恭喜!”
他们三人也一起附和。撑着船,没过多久,就稳稳当当地过了凌云仙渡。三藏这才转身,轻轻跳上彼岸。有诗为证:
摆脱了胎胞骨肉之身,相亲相爱的是元神。
今朝功行圆满才成佛,洗净了当年的种种尘缘。
这真可谓是拥有广大智慧,登上彼岸的无极之法。师徒四人上岸回头,连那无底船也不知去向,这时行者才说是接引佛祖。三藏这才醒悟,急忙转身,感谢三个徒弟。行者说:“不用相互感谢,我们彼此都是相互扶持。我们多亏师父解脱,借这取经之路修行,有幸修成正果;师父也依靠我们保护,秉持教义,得以脱离凡胎。师父,您看这面前花草松竹、鸾凤鹤鹿的胜境,与那些妖邪显化的地方相比,哪个更美、哪个更恶?哪个为善、哪个为凶?” 三藏连连称谢。他们一个个身轻体快,踏上了灵山。很快就看到了雷音古刹:
山顶高耸入云霄,根基连接着须弥山。奇峰罗列,怪石参差不齐。悬崖下生长着瑶草琪花,曲径旁盛开着紫芝香蕙。仙猿在桃林里摘果,仿佛是火焰烧着金子;白鹤栖息在松枝上,好像烟雾捧着美玉。彩凤成双成对,青鸾两两相伴。彩凤双双,对着太阳一鸣,便带来天下祥瑞;青鸾对对,迎着风翩翩起舞,世间罕见。又看到那黄澄澄的金瓦层层叠叠,像鸳鸯般排列,明亮耀眼的花砖铺就,如同玛瑙一般。东边一行,西边一行,全都是蕊宫珠阙;南边一带,北边一带,看不尽的宝阁珍楼。天王殿上霞光四射,护法堂前紫焰喷涌。浮屠塔光彩照人,优钵花香气四溢。此地如此胜地,让人怀疑与天界不同,云雾悠闲,感觉白昼格外漫长。红尘无法到达,诸缘寂静,万劫都无损于这大法堂。
师徒们逍遥自在地走上灵山之巅。又看见青松林下列坐着优婆塞,翠柏丛中排列着善士。长老上前施礼,那些优婆塞、优婆夷、比丘僧、比丘尼急忙合掌说:“圣僧暂且不必行礼。等见过牟尼佛祖,再来叙话。” 行者笑着说:“还早呢!还早呢!先去拜见上面的佛祖。”
长老满心欢喜,手舞足蹈地跟着行者,一直来到雷音寺山门之外。那里有两位大金刚迎上来问道:“圣僧来了?” 三藏躬身回答:“是弟子玄奘到了。” 回答完,就想进门。金刚说:“圣僧稍等,等我们禀报后再进去。” 其中一个金刚转身进山门,向二门上的四大金刚通报唐僧到了;二门上的金刚又传报到三门上;三山门内原本是负责打供的神僧,听说唐僧到了,急忙跑到大雄殿下,向如来至尊释迦牟尼文佛禀报:“唐朝圣僧,到宝山来取经了。” 佛爷爷非常高兴,立刻召集八菩萨、四金刚、五百阿罗、三千揭谛、十一大曜、十八伽蓝,两行排列整齐,然后传出金旨,召唐僧进去。里面一层接一层,按照佛旨,喊道:“圣僧进来。” 这唐僧规规矩矩地,和悟空、悟能、悟净牵着马、挑着担,径直走进山门。正是: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