黛玉一一答应着。只见一个丫鬟来通报:“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。” 王夫人连忙拉着黛玉从后房门,经过后廊往西,出了角门,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宽夹道。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,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,后面有一扇半开的大门,里面是一所小房子。王夫人笑着指着对黛玉说:“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,以后你可以来这里找她,缺什么东西,尽管跟她说。” 院门上也有四五个刚束发的小厮,都垂手站着。王夫人便拉着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,就到了贾母的后院。
于是,她们走进后房门,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伺候。见王夫人来了,才开始摆放桌椅。贾珠的妻子李氏端饭,王熙凤摆放筷子,王夫人献上羹汤。贾母在正面榻上独自坐着,两边有四张空椅子。王熙凤连忙拉着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,黛玉极力推辞。贾母笑着说:“你舅母和你嫂子们不在这儿吃饭。你是客人,本来就该这么坐。” 黛玉这才谢过座,坐下了。贾母让王夫人也坐下。迎春姊妹三个谢过座,才走上前来。迎春坐在右手第一,探春坐在左边第二,惜春坐在右边第二。旁边丫鬟拿着拂尘、漱盂、巾帕。李纨和王熙凤站在案旁安排众人用餐。外间伺候的媳妇丫鬟虽然很多,但连一声咳嗽都听不到。
大家静静地吃完饭,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。当年林如海教导女儿要惜福养身,说饭后一定要等饭粒咽下去,过一会儿再喝茶,才不会伤脾胃。现在黛玉看到这里很多规矩和家里不一样,不得不随俗,只好一一改变习惯,接过了茶。早有人又捧过漱盂来,黛玉也照样漱了口。洗完手后,又捧上茶来,这才是喝的茶。贾母说:“你们去吧,让我们自在地说会儿话。” 王夫人听了,连忙起身,又说了几句闲话,才带着王熙凤和李纨走了。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。黛玉说:“刚读了《四书》。”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什么书。贾母说:“读什么书啊,不过是认得几个字,不做睁眼瞎罢了!”
话还没说完,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声,丫鬟进来笑着说:“宝玉来了!” 黛玉心里正疑惑:“这个宝玉,不知道是个怎样的顽皮人物,糊涂顽童?—— 不见那蠢东西倒也罢了。” 正想着,忽然丫鬟话还没报完,就进来了一位年轻公子:
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,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;身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,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,外面罩着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;脚蹬青缎粉底小朝靴。脸像中秋之月,面色如春晓之花,鬓角如刀裁般整齐,眉毛如墨画般浓黑,面似桃花瓣,眼睛像秋波。即使发怒时也好像在笑,就算生气时也含情脉脉。脖子上挂着金螭璎珞,还有一根五色丝绦,系着一块美玉。
黛玉一见到他,不禁大吃一惊,心里想道:“好生奇怪,怎么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,怎么这么眼熟!” 只见宝玉向贾母请安,贾母便说:“去见见你娘。” 宝玉立刻转身去了。过了一会儿回来,再看时,已经换了装束:头上周围一圈的短发,都结成小辫,用红丝扎起来,一起攒到头顶的胎发处,编成一根大辫子,黑亮如漆,从头顶到发梢,串着四颗大珠子,用金八宝坠角;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,仍然戴着项圈、宝玉、寄名锁、护身符等物件;下面半露着松花撒花绫裤腿,穿着锦边弹墨袜、厚底大红鞋。越发显得面如敷粉,唇若涂脂;眼神含情,笑容常挂。那股天然的风流韵味,全在眉梢;一生的万种情思,都凝聚在眼角。看他的外貌极其出众,却难以知晓他的底细。后人有《西江月》两首词,评价宝玉极为恰当,词中写道:
无故寻愁觅恨,有时似傻如狂。纵然生得好皮囊,腹内原来草莽。 潦倒不通世务,愚顽怕读文章。行为偏僻性乖张,那管世人诽谤!
富贵不知乐业,贫穷难耐凄凉。可怜辜负好韶光,于国于家无望。 天下无能第一,古今不肖无双。寄言纨绔与膏粱:莫效此儿形状!
贾母笑着说:“有外客还没见,就脱了衣裳,还不去见你妹妹!” 宝玉早就看到多了一个姊妹,便料定是林姑妈家的女儿,连忙过来作揖。见过礼后归座,仔细端详黛玉的容貌,觉得和众人都不一样:
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,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。忧愁的神态从两颊生出,娇弱的气质带着一身病容。泪光点点,微微喘气。安静时如同娇艳的花朵映照在水中,行动时像柔弱的柳枝随风摇曳。心思比干还要多一窍,病态比西施更添三分。
宝玉仔细瞧过黛玉后,笑着说道:“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。” 贾母也笑着说:“又在胡说了,你什么时候见过她?” 宝玉笑着解释:“虽说没真正见过,可我看她面容亲切,心里就当是老相识了,今日就当作久别重逢,也没什么不妥。” 贾母听了,高兴地说:“这样更好,更好,要是这样,你们相处起来更和睦。” 宝玉于是走到黛玉身旁坐下,又仔细打量了一番,问道:“妹妹读过书吗?” 黛玉回答:“没怎么读过,只上了一年学,略识得几个字。” 宝玉又问:“妹妹叫什么名字?” 黛玉便说出自己的名字。宝玉接着问表字,黛玉说:“没有表字。” 宝玉笑道:“我给妹妹取个绝妙的字,‘颦颦’二字再合适不过。” 探春好奇地问这出自何处。宝玉说:“《古今人物通考》里讲:‘西方有一种石头叫黛,可用来画眉。’况且林妹妹眉尖似蹙,用这两个字,岂不是很妙!” 探春笑着说:“恐怕又是你瞎编的。” 宝玉笑道:“除了《四书》,瞎编的东西太多了,难道就只许别人瞎编,不许我瞎编?” 接着又问黛玉:“你有玉吗?” 众人都不明白他为何这么问,黛玉心想他既有玉,所以才问我有没有,便回答:“我没有。想来那玉是稀罕物件,哪能人人都有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