羑里城中灾未满,费尤在侧献谗言;若无西地宜生计,焉得文王返故园?
不说纣王不肯赦免姬昌,且说伯邑考的随从得知纣王将公子剁成肉酱后,连夜逃回西岐,来见二公子姬发。这一日,姬发升殿,端门官前来禀报:“有跟随公子前往朝歌的家将候旨。” 姬发听报,传令:“速速宣来人到殿前。”
来人哭着拜倒在地,姬发急忙询问缘故。来人启奏道:“公子前往朝歌进贡,没有先去羑里拜见老爷,而是先去见了纣王。不知发生了何事,纣王竟将公子剁成了肉酱。” 姬发听了,在殿廷上放声大哭,几乎昏厥过去。
只见两边文武官员中,大将军南宫适大声叫道:“公子乃是西岐的幼主,如今去朝歌进贡,却惨遭纣王剁成肉酱。我们主公被囚禁在羑里,虽然纣王昏庸无道,但我们一直恪守君臣之礼,不敢有负先王。如今公子无辜惨遭屠戮,我们痛心疾首。若论臣子之义,我们与纣王的君臣关系已绝;若论纲常伦理,纣王的行为也严重违背。如今东南两路已经苦战多年,我们一直遵守国法,尽臣子的本分。如今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,我们何不带领两班文武,倾尽全国之兵,先夺取五关,杀上朝歌,诛杀昏君,再拥立明君?正所谓‘平定祸乱,恢复太平’,这样也不失为臣子的气节。”
只见两边武将听了南宫适的话,此时四贤八俊中的辛甲、辛免、太颠、闳夭、祁公、尹公,以及西伯侯的三十六位教习,还有姬姓子弟姬叔度等人,齐声大叫:“南将军所言极是!” 众文武官员个个切齿咬牙,竖眉瞪眼,七间殿上一片喧闹之声,就连姬发也没了主意。
这时,散宜生大声说道:“公子莫要慌乱!臣有话要说。” 姬发问道:“上大夫如今有何高见?” 宜生说:“公子先命刀斧手,将南宫适押出端门,斩了首级,然后再商议大事。” 姬发与众将惊讶地问:“先生为何要先斩南将军?这是什么道理?让众将难以信服。”
宜生对众将说道:“南宫适此等乱臣贼子,将主君置于不义之地,理应先斩,然后再商议国事。诸位将军只知道身披战甲,奋勇杀敌,却有勇无谋。你们不知道老大王一直恪守臣节,忠心不二,即便被囚禁在羑里,也毫无怨言。你们如此莽撞行事,军队还未到达五关,就先让主公因不义之名而死,这到底是何居心?所以必须先斩南宫适,然后再商议国事。”
公子姬发与众将听了,个个无言以对,默默不语,南宫适也低头不语。宜生接着说:“当日公子不听我的劝告,如今果然遭遇杀身之祸。如今之计,不如先派两名官员。昔日大王前往朝歌之时,曾推演天数,算出有七年的灾祸。灾满祸消,自然会荣耀归来,不必派人去接,这话还言犹在耳。公子不听,才导致如今的灾祸,况且又没有提前做好安排。如今纣王宠信费仲、尤浑这两个奸臣,公子临行前没有带上礼物,打通关节,贿赂二人,所以才遭此杀身之祸。如今之计,不如先派两名官员,用丰厚的财物私下贿赂费仲、尤浑,让他们在朝中内外接应。待臣写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,哀求他们。若奸臣收受了贿赂,必定会在纣王面前说好话,为老大王开脱,老大王自然就能回国。到那时,我们修德行仁,等待纣王恶贯满盈,再会合天下诸侯,共同讨伐无道昏君,兴起义师,吊民伐罪,天下自然会纷纷响应。废掉昏庸的纣王,再拥立有道的君主,人心必然悦服。否则,只会自取败亡,遗臭万年,被天下人耻笑。”
姬发说:“先生的教诲甚好,让我顿时茅塞顿开,真是金玉良言。不知该用什么礼物?派什么官员去呢?先生请明确告知我。” 宜生说:“不过是用明珠、白璧、彩缎、表里、黄金、玉带,准备两份礼物。一份派太颠送给费仲,一份派闳夭送给尤浑。二位将军星夜赶赴五关,扮作商人,暗中进入朝歌。费仲、尤浑二人若收受了这些礼物,大王不久就能归国,自然就平安无事了。”
公子大喜,立刻忙着收拾礼物,写好书信,派两位将军前往朝歌。有诗为证:
明珠白璧共黄金,暗进朝歌贿佞臣;漫道财神通鬼使,果无世利动人心。
成汤社稷成残烛,西北江山若茂林;不是宜生施妙策,天教殷纣自成擒。
且说太颠、闳夭扮作经商之人,暗中带着礼物,星夜赶往汜水关。关上查验后,二位将军顺利进关,一路上平安无事。他们过了界牌关八十里,进入穿云关,又前行一百二十里进入潼关。接着来到临潼关,经过渑池县,渡过黄河,到达孟津,最后抵达朝歌。
二位将军不敢在馆驿落脚,便投宿在客店。他们暗中收好礼物,太颠前往费仲府中下书,闳夭前往尤浑府中下书。且说费仲傍晚退朝,回到府中。守门官禀报:“老爷,西岐有散宜生派来的官员下书。” 费仲笑着说:“来得倒不晚,让他进来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