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说那奉诏西征的军队,手持着剖分的玉符,旗帜飘扬在漫长的征途之上。只见画戟挥舞,如翻跃的金钱豹般迅猛,更令人称奇的是那如冰花般的佛剑与凫羽。张桂芳擒获敌军的手段与众不同,风林打仗凭借宝珠殊异。纵然敌军智谋百出,最终也难免失败,只因天意厌恶那独夫纣王。
话说晁雷离开西岐后,日夜兼程,穿过五关,经过渑池,渡过黄河,朝着朝歌赶去,一路上马不停蹄。进了都城,他先来到闻太师府。此时,太师正在银安殿悠闲地坐着,忽然听到禀报:“晁雷等人到了。” 太师立刻传令让他们到檐前,急忙询问西岐的情况。晁雷回答道:“末将到了西岐,当时有南宫适前来挑战,末将出马迎战,大战三十回合,未分胜负,两边鸣金收兵。第二天,晁田与辛甲大战,辛甲败回。接连战了数日,依旧胜负未决。无奈汜水关的韩荣不肯供应粮草,导致三军人心慌乱。毕竟粮草是三军的性命所在,末将不得已,这才星夜赶来见太师,恳请太师速速调拨粮草,再增添些兵卒,作为后援。”
闻太师沉思了好一会儿,说道:“之前我已经发了火牌令箭,韩荣为何不发放粮草?晁雷,你点三千人马,带上一千粮草,星夜赶往西岐接济。等老夫再点派大将,一同去攻破西岐,不得有误。” 晁雷领命,迅速点齐三千人马,备好一千粮草,带着家小出了朝歌,星夜朝着西岐赶去。有诗为证:
妙算神机世所稀,太公用计亦深微;
当时漫道欺闻仲,此后征诛事渐非。
话说闻太师派出三千人马、一千粮草,让晁雷去了三四日后,忽然想到汜水关的韩荣为何不肯支应粮草,其中必定有缘由。太师焚香祷告,运用三个金钱,推算八卦中的精妙玄机,算出了其中的内情。太师猛地一拍桌子,大声叫道:“我疏忽了,竟被这贼子带着家小跑了。气死我了!” 他本想点兵追赶,可晁雷已经走远了。太师随即问徒弟吉立、余庆:“如今派何人去征伐西岐合适?” 吉立说:“老爷若想征伐西岐,非青龙关的张桂芳不可。” 太师听了十分高兴,立刻发下火牌令箭,派官员前往青龙关。与此同时,又点派神威大将军邱引,前去交接镇守关隘的事务。
话说晁雷带着人马出了五关,抵达西岐,回来拜见姜子牙,跪地叩头说道:“丞相妙计,百发百中,如今末将的父母妻子都已进入都城。丞相的恩德,末将永远铭记在心。” 接着,他又把见到闻太师的事情,详细说了一遍。姜子牙说:“闻太师必定会点兵前来征伐,我们这里也要做好防御准备。” 一场大战即将来临,暂且按下不表。
且说闻太师的差官到了青龙关,张桂芳接到太师的火牌令箭。前来交接的官员是神威大将军邱引。张桂芳点齐十万兵马,先行官姓风名林,乃是风后的后裔。等了数日,邱引到来,交接完毕。张桂芳一声炮响,十万雄兵浩浩荡荡出发了。他们经过一些府州县,夜宿晓行,那行军的场面甚是壮观,有诗为证:
浩浩旄旗滚,翩翩绣带飘;
缨红似火,刀刃白如镣。
斧列宣花样,摇虎豹条;
鞭锏瓜棍,征云透九霄。
三军如猛虎,战马怪龙枭;
鼓擂春雷震,锣鸣地角摇。
桂芳为大将,西岐事更昭。
话说张桂芳的大队人马,日夜行军,过了些时日,哨探的骑兵跑到中军禀报:“启禀总兵,人马已经到了西岐。” 张桂芳下令在离城五里的地方安营扎寨,放炮呐喊,设下宝帐,先行官前来参拜。张桂芳按兵不动。
且说西岐的报马跑到相府禀报:“张桂芳率领十万人马,在南门安营扎寨。” 姜子牙升殿,召集众将,共同商议退兵之策。姜子牙问:“黄将军,张桂芳用兵如何?” 黄飞虎说:“丞相既然问起,末将不得不如实相告。” 姜子牙说:“将军为何这样说?我与你都是大臣,是君主的心腹,如今你说不得不如实相告,这是为何?” 黄飞虎说:“张桂芳乃是左道旁门之将,会使用幻术伤人。” 姜子牙问:“他有什么幻术?” 黄飞虎说:“这幻术很是奇特,但凡与人交战,他必定先让人通名报姓。比如末将叫黄某,正在交战之时,他就大喊:‘黄飞虎还不下马,更待何时?’末将就会不由自主地落马。正因为有此幻术,所以很难与他对战。丞相务必吩咐众位将军,但凡遇到与桂芳交战,切不可通名报姓。要是有通名的,必定会被他擒获。”
姜子牙听了,面露忧色。旁边有些将领,并不相信黄飞虎的话,说道:“哪有这种道理,叫个名字就能让人下马?要是这样,我们百员将官,他只要叫上百十声,岂不是都被他拿尽了?” 众将官听了,都只是含笑不语。
且说张桂芳命令先行官风林,先去西岐城下挑战。风林骑上马,来到西岐城下请战。报马赶忙跑进相府禀报:“丞相,有敌将前来挑战。” 姜子牙问:“谁去打头阵走一趟?” 这时,文王殿下姬叔乾站了出来。此人性格急躁,如同烈火一般。因为昨夜听了黄将军的话,心中不服,所以想打头阵。他骑上马,提着长枪冲了出去。只见翠蓝旗下有一员大将,面如蓝靛,头发像朱砂一样红,上下长着獠牙,模样甚是凶恶。看他: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