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挠攘兵戈日不宁,生民涂炭自零星;甘驱苍赤填沟壑,忍令脂膏实羽翎。战士有心勤国主,被苍无意固皇殷;只因大劫人多难,致使西岐杀戮腥。”
话说那差官一路奔波,未曾停歇,顺利抵达朝歌城。他来到馆驿中,稍作歇息。次日,便进入午门,前往文书房。当日,正好是中大夫方景春负责审阅奏章。方景春接过奏章,仔细一看,得知苏护已然归降西岐,不禁摇头,低声骂道:“这老匹夫,一门上下都深受天子宠信,享受着荣华富贵,却不思报答皇恩,如今反倒投降叛逆,真是连猪狗都不如。” 于是,他抱着奏章,进入内庭,向侍御官打听:“天子此刻在何处?” 左右侍御官回答道:“天子正在摘星楼上。” 方景春径直来到摘星楼下,等候传旨。左右侍从赶忙向天子禀报,纣王听闻,宣方景春上楼。方景春行礼完毕,纣王问道:“大夫有何事上奏?” 方景春禀奏道:“汜水关总兵官韩荣呈递奏章到都城,奏报冀州侯苏护,世代蒙受皇恩,满门皆享荣华,却不思报国,反而归降叛逆,实在是让圣恩和法纪威严荡然无存,特具表申奏。臣不敢擅自做主,特请陛下定夺。” 纣王听了,大为震惊,说道:“苏护乃是朕的国戚,贵为皇亲国戚之卿,为何突然反降周军,助纣为虐,实在令人痛恨。大夫暂且退下,朕自会处理。” 方景春退下楼梯,纣王宣苏皇后。此时,妲己正在御屏后,早已听闻此事。听到宣召,她来到纣王的御案前,双膝跪地,泪如雨下,娇声软语地哭着奏道:“臣妾深居宫中,承蒙皇上恩宠,即便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。却不知父亲受何人唆使,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,犯下滔天罪行,依法当诛灭全族,实在罪无可恕。臣妾恳请陛下斩下妲己的首级,悬挂于都城,以此向天下谢罪。如此,百官万民便能知晓陛下圣明,掌控乾坤,严守祖宗成法,不偏袒权贵,这也算是臣妾报答陛下恩遇的一种方式,臣妾即便死了,也深感荣幸。” 说罢,她将香腮伏在纣王膝上,依偎着纣王,哭得悲痛欲绝。纣王见妲己泪流满面,哭声婉转,宛如带雨梨花,啼春娇鸟,心中愈发怜惜。他伸手扶起妲己,温柔地说道:“御妻,你父亲反叛,你身处深宫,又怎能知晓,何罪之有?赐你平身,莫要太过悲伤,以免损伤了花容月貌。即便朕失去江山,也与爱卿无关,你只管好好保重自己。” 妲己谢恩。
次日,纣王登上九间殿,召集文武百官,说道:“苏侯背叛朕,归降周军,实在令朕痛心疾首。谁能替朕出征讨伐周军,将苏护及一众叛逆之人,捉拿解押回京,以正其罪?” 班中走出一位大臣,乃是上大夫李定,他上前奏道:“姜尚足智多谋,善于用人,所以他所到之处,我军不是战败,就是归降,屡次让王师受辱,实在是大逆不道。若不慎重选人出征,尽快惩处这些叛逆,天下诸侯恐怕都会纷纷效仿,如此一来,又如何能惩戒将来?臣举荐大元戎张山,他久经沙场,用兵谨慎,谋略过人,堪当此重任,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。” 纣王听了,十分高兴,当即下令传诏,派遣差官前往三山关。使命离开朝歌,一路上风餐露宿,无话可说。一日,来到三山关,在馆驿歇下。次日,传召管关元帅张山,以及钱保、李锦等人来到馆驿,接过圣旨。众人回到府堂,焚香设案,跪地聆听宣读。
诏曰:“征伐之事虽由天子决定,然而建功立业却依赖于在外的元戎。姬发猖獗,作恶多端,难以驱赶,我军屡次作战失利,实在令人痛心。朕本想亲自征讨逆贼,却被百官劝阻。如今,张山素有才名威望,上大夫李定等人特意举荐你,命你全权负责此次征伐。你务必用心谋划,大展宏图,切莫辜负朕对你的殷切期望。待凯旋之日,朕定不会食言,吝惜封赏;你当铭记圣命,尽心尽力。特诏。”
钦差官宣读完毕诏旨,众官谢恩,款待使臣,打发其回朝歌。张山等候交代官洪锦前来,交接好事务,便准备进兵。一日,洪锦到任,张山起兵,率领十万大军,左右先锋分别是钱保、李锦,裨将有马德、桑元。一路上,人喊马嘶。此时正值初夏,风和日暖,梅雨霏霏,景色宜人。这一番景象,有诗为证:“冉冉绿阴密,风轻燕引雏;新荷翻沼,修竹渐扶苏。芳草连天碧,山花遍地铺;溪边蒲剑插,榴火壮行图。何时了王事,镇日醉呼卢。”
话说张山的人马,一路晓行夜宿,风餐露宿,历经艰辛。不久,便来到西岐北门。左右侍从赶忙到行营禀报:“启禀元帅,前哨人马已抵达西岐北门。” 张山传令安营,一声炮响,三军齐声呐喊,迅速搭建起中军帐,张山在帐中坐定。只见钱保、李锦前来帐中参拜,钱保说道:“军队行军百里,不战也会疲惫,请主帅定夺下一步行动。” 张山对二人说道:“将军所言极是。姜尚乃是智谋之士,不可轻视。况且我军远道而来,速战速决才是上策。今日暂且让军士们休息,明日我自有安排。” 二人应诺退下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