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纣王见妲己如此神异,抚摸着她的后背说:“御妻真是神人,为何如此灵验?” 妲己说:“臣妾虽是女流之辈,但略懂一些阴符之术,勘验阴阳之事,无一不应验。刚才断胫验髓,不过是小事一桩。至于妇女怀孕,臣妾一看便能知道她腹中胎儿有几个月,是男是女,胎儿在腹中的朝向,无论是东南西北,都能看得清清楚楚。”
纣王说:“方才查验老少百姓的胫骨骨髓,如此神奇,朕已经见识到了。至于孕妇一事,想必御妻也一定不会有误。” 于是命当驾官传旨民间:“搜捕孕妇来见朕。” 奉御官前往朝歌城。这真是:“天降大祸临孕妇,成汤社稷尽归周。”
话说奉御官在朝歌城内四处寻访,终于找到了三名孕妇,便将她们一起押往午门。只见这些孕妇与家人难分难舍,哭声震天,她们悲痛地呼喊着:“我们这些百姓,既没有触犯天子的律法,也没有拖欠钱粮,为什么要抓走我们这些怀有身孕的妇人呢?” 孩子不舍母亲,母亲不舍女儿,众人悲悲切切,在前后簇拥拉扯之下,被带进了午门。
此时,箕子正在文书房,与微子启、微子衍、上大夫孙荣一同商议应对袁洪为将,抵御天下诸侯之兵的策略。他们正讨论得热烈,忽然听到九龙桥那边闹闹嚷嚷,传来阵阵呼天抢地、悲痛欲绝的声音,众人都大为惊讶。于是一起走出文书房,询问事情的缘由,只见奉御官正拉扯着两三个妇女走来。箕子问道: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 民妇哭着说:“我们都是普通女流,又没有触犯天子的律法,为什么要抓我们这些女人呢?老爷您是天子的大臣,应当为国家和百姓着想,救救我们这些蝼蚁般的性命吧。” 说完,哭声依旧不断。
箕子急忙询问奉御官,奉御官回答道:“皇上昨晚听了娘娘的话,查验了一老一少两名百姓的骨头和骨髓,分辨出了骨髓的深浅,知晓了他们年少和年老时生育的情况,皇上十分高兴。娘娘又上奏说,还可以剖腹验胎,以此判断阴阳。皇上听信了这些话,特地命令我们抓来这些孕妇进行查验。” 箕子听后,破口大骂:“昏君!如今敌军已经兵临城下,即将逼近护城河,国家社稷不久就会化为废墟,他竟然还听信妖妇的话,犯下这无端的罪孽。左右暂且停下!等我去面见君王,劝谏他停止这种行为。” 箕子怒气冲冲,身后跟着微子等人,一同前往鹿台去面见纣王。
且说纣王正在鹿台,专门等候孕妇前来查验。这时,当驾官启奏道:“有箕子等候圣旨。” 纣王说:“宣他进来。” 箕子来到台上,俯伏在地,痛哭流涕地说:“没想到成汤传承了数十代的天下,竟然在今日面临覆灭的危机。而陛下还不知道警醒反思,修身自省,反而还在制造这种无辜的罪孽,您将有何面目去见先王的在天之灵啊?” 纣王愤怒地说:“周武叛逆,如今已经有元帅袁洪,足以抵御敌人,斩杀敌将,覆灭敌军,不久就能凯旋而归。朕偶然在赏雪时,看到渡河的人有老少之分,行走的姿态也不一样。幸好皇后分辨得十分清楚,朕才得以解开心中的疑惑,这在道理上有什么危害呢?如今朕想要剖开孕妇的肚子,来验证阴阳,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事,你竟敢当面侮辱君王,还妄谈先王。”
箕子哭着劝谏道:“臣听说人是秉承天地的灵气而生,拥有五官,是为了替天地宣扬道义,辅助教化,成为百姓的父母。从未听说过残害生灵,还能被称为百姓父母的。况且人死不能复生,谁不是珍惜自己的血肉之躯,又怎么会轻易舍弃生命呢?如今陛下不敬重上天,不施行德政,导致天怒人怨,百姓每天都盼望着天下大乱。陛下还不自我反省,竟然还要杀害这些无辜的妇女。臣担心八百诸侯屯兵孟津,国家危在旦夕。一旦敌军兵临城下,又有谁会为陛下守护这座都城呢?只可惜商家的宗裔,将会被他人掳掠,宗庙将会被他人毁坏,宫殿将会被他人占据,百姓将会成为他人的子民,府库中的财物也将归他人所有。陛下还不自我悔悟,仍然听信妇人的话,敲碎百姓的骨头,剖开孕妇的肚子。臣恐怕周武的人马一到,不用攻城,朝歌的百姓自然就会献城投降。军民都将与陛下为敌,只恨周武不能早日到来,百姓们都准备好食物和酒水,想要迎接他呢。即使陛下被俘虏,也是理所当然的,只是可怜二十八代的神主,都将被天下诸侯所毁,陛下您忍心看到这样的结果吗?”
纣王大怒道:“你这个老匹夫!竟敢当面侮辱君王,把国家灭亡的责任归咎于朕,还有比这更不恭敬的吗?” 于是命令武士:“把他拖下去打死。” 箕子大声呼喊:“死不足惜,只是你这个昏君败坏国家,将会被后世所耻笑,即使有孝子贤孙,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。” 只见左右武士正要扶起箕子下台,这时台下有人大声呼喊:“不可!” 原来是微子、微子启、微子衍三人上台,他们见到纣王,俯伏在地,哽咽得说不出话来,哭泣着奏道:“箕子忠诚贤良,对国家社稷有功。他今日的劝谏,虽然言辞有些激烈,但都是为了国家着想,希望陛下明察。陛下昔日剖开比干的心脏,如今又要诛杀忠谏之人,国家社稷危在旦夕,而陛下却还不知醒悟。臣担心百姓怨恨愤怒,灾祸很快就会降临。希望陛下怜悯赦免箕子,褒扬忠谏的美名,或许还能挽回人心,改变天意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