纣王听后十分高兴,说:“元帅袁洪连斩两个叛逆,足以震慑敌人,功劳极大。传朕旨意,特下敕令嘉奖,赐给他锦袍金帛,以激励他的功劳。再赐蜀锦百匹,宝钞万贯,以及羊酒等物品,犒劳将士们的辛勤付出。务必要用心筹划,剿灭叛逆,之后朕定会论功行赏,分封土地,朕绝不食言,钦此!” 飞廉叩头谢恩,领旨准备,带着犒赏之物前往孟津,此事暂且不表。
且说妲己听闻飞廉奏报袁洪得胜,前来拜见纣王,说道:“臣妾苏氏恭喜陛下,又得到一位社稷之臣。袁洪确实有大将之才,足以担当重任。像这样频频报捷,叛逆很快便能平定,臣妾不胜欣喜,这实在是皇上无边的福分所致。今日臣妾特备下美酒,为陛下庆贺。” 纣王说:“御妻所言,正合朕意。” 于是命当驾官在鹿台上摆下九龙席,三妖与纣王一同畅饮。
此时正值仲冬时节,天气严寒,寒气逼人。众人正饮酒间,不知不觉彤云密布,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。当驾官启奏:“上天降雪了。” 纣王大喜,说:“此时正好赏雪。” 他命左右将金樽暖好,重新斟满美酒,众人开怀畅饮,交相欢乐。这雪究竟下得如何呢?有赞为证:
“彤云密布,冷雾缤纷;彤云密布,朔风凛凛号空中。冷雾缤纷,大雪漫漫铺地下;真个是六花片片飞琼,千树株株倚玉。须臾积粉,顷刻成盐;白鹦浑失素,皓鹤竟无形。平添四海三江水,压倒东西几树松;却便似战败玉龙三百万,果然是退残鳞甲满空飞。但只见几家村舍如银砌,万里江山似玉图;好雪真个是柳絮满桥,梨花盖舍,柳絮满桥。桥逢渔叟挂衣,梨花盖舍;舍下老贫煨,客子难沽酒。苍头苦觅梅,潇潇裁蝶翅;飘飘荡荡剪鹅衣,团团滚滚随风势,飕飕冷气透幽帏。丰年祥瑞从天降,堪贺人间好事宜。”
话说纣王与妲己一同饮酒,又看到大雪纷纷扬扬,急忙传旨:“卷起毡帘,让朕与御妻美人一同赏雪。” 侍驾官卷起帘幔,清扫积雪。纣王与妲己、胡喜媚、王贵人在台上,俯瞰朝歌城内外,一片银装素裹,宛如粉砌的乾坤。纣王说:“御妻,你自幼学习歌声曲韵,何不以雪景为题,唱上一套曲子,朕也好慢慢饮上三杯。”
妲己领旨,轻启朱唇,舒展莺舌,在鹿台上唱起一个曲子。那歌声婉转悠扬,如同黄莺在柳外啼鸣,又似笙簧之声从天际传来。曲曰:
“才飞燕寨边,又向城门外;轻盈过玉桥去,虚飘临阆苑来。攘攘挨挨,颠倒把乾坤玉载;冻的长江上,鱼沉雁杳。空林中虎啸猿哀,凭天降冷祸胎;六花飘堕难禁耐。砌漫了白玉阶,宫帏冷侵衣袂,那一时暖烘烘红日当头晒,扫彤云四开;现天大一派,瑞气祥光拥出来。”
妲己唱罢,余韵袅袅,久久不绝。纣王大喜,连饮三杯。不一会儿,雪停了,彤云渐渐散去,太阳重新露出光芒。纣王与妲己凭栏眺望朝歌的积雪。忽然,他们看见西门外有一条小河。这条河并非活水,是纣王建造鹿台时,挖掘泥土形成的。刚才雪水汇聚,导致行人不便,必须赤着脚过河。只见一位老人赤着脚渡河,似乎并不怎么怕冷,行走速度也很快。还有一个年轻人,同样赤着脚渡河,却显得十分怕冷,行走缓慢,神色惊慌。
纣王在高处看得清清楚楚,他问妲己:“奇怪!奇怪!怎么会有这样的怪事?你看那老者渡河,反倒不怕冷,走得还快。这少年却怕冷,走得这么慢,这不是违背常理吗?” 妲己回答:“陛下有所不知,老者不太怕冷,是因为他在父母精血最为旺盛的时候受孕成胎,先天禀赋优厚,所以精血充足,骨髓盈满。即便到了晚年,遇到寒气,也不太畏惧。至于少年怕冷,是因为他在父母气血已经衰弱时偶然受孕,先天禀赋薄弱,精血亏虚,骨髓不满。虽然年纪轻轻,却如同老迈之人,所以一遇到寒冷就先感到畏惧。”
纣王笑着说:“这简直是迷惑朕的话。人都是秉承父精母血而生,自然是年少健壮,年老衰弱,怎么会有相反的道理呢?” 妲己又说:“陛下何不派官员去把他们抓来,一看便知真假。” 纣王立刻传旨:“命当驾官前往西门,将渡河的老者和少年都抓来。”
当驾官领旨,急忙出朝,赶到西门,不分老少,将两人一同抓了起来。老少二人问道:“你们抓我们做什么?” 侍臣回答:“天子要见你们。” 老少二人又问:“我们奉公守法,不拖欠钱粮,为什么抓我们?” 侍臣说:“说不定当今天子有好处要给你们,也未可知。” 这正是:“平白行来因过水,谁知敲骨丧其生?”
纣王在鹿台上,专门等候渡河的百姓。侍驾官将两名百姓带到台下复旨:“启奏陛下,已将老少二人带到台下。” 纣王下令:“用斧头砍开二人的胫骨,取来查验。” 左右侍从依令,将老者和少年的腿都砍断,拿到台上查看。果然,老者骨髓饱满,少年骨髓浅少。纣王大喜,命左右将尸体拖走。可怜这无辜的百姓,遭受如此惨无人道的刑罚。后人有诗感叹:“败叶飘飘落故宫,至今犹自起悲风;独夫只听谗言妇,目下朝歌社稷空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