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,光禄寺典膳官早早来到南郊,整治好九龙筵席,一切都准备得十分周全。只见众文武百官,与李靖等人先到南郊等候圣驾。只有姜子牙在朝中,伺候武王的御驾一同前往。话说武王升殿,传旨安排銮驾出城,姜子牙跟随在后。一路上香烟弥漫,瑞彩缤纷,百姓们都十分喜悦,纷纷前来观看天子与众道者饯别的场景。这真是轰动了整个城市的居民,大家都齐聚在郊外。只见武王来到南郊,众文武百官上前迎接圣驾完毕,只见李靖等人再次上前叩谢说:“臣等有何德何能,竟然劳驾陛下御驾亲临赐宴?臣等不胜感激。” 武王用手挽住他们,安慰道:“今日卿等归山,便成为方外神仙,朕与卿等已不再有君臣之分,卿等不必过于谦逊。今日应当痛饮,一醉方休,让朕知道你们离去也无妨。不然,朕心中怎能安心呢?” 李靖等人顿首称谢不已。
不一会儿,当驾官报告酒已经齐备,武王命令左右奏乐,各官都依次就座。武王坐下后,只见箫韵悠扬,君臣欢饮,互相敬酒,十分畅快。席间的美食佳肴,什么炮龙烹凤,水陆珍馐,应有尽有。君臣畅饮多时,只见李靖等人离席谢宴告辞。武王也起身,握住他们的手,再三劝慰他们再饮几杯。李靖等人苦苦告别,武王知道无法挽留,脸上露出不舍的神情。李靖等人安慰道:“陛下应当好好保养身体,这样臣等就不胜庆幸了,等日后有机会再图相会。” 武王不得已,这才放行。李靖等人拜别武王,以及文武官员;姜子牙不忍分离,又送了一程,大家洒泪而别。后来李靖、金吒、木吒、哪吒、杨戬、韦护、雷震子,这七人都肉身成圣。后人有诗称赞他们:
“别驾归山避世嚣,闲将丹灶自焚烧;修成羽翼赴三界,炼就阴阳越九霄。两耳怕闻金紫贵,一身离却是非朝;逍遥不问人间事,任尔沧桑化海潮。”
话说李靖等七人与姜子牙告别后,随行人员一同进入西岐城,回到相府。到了第二天早朝,武王登上宝殿,姜子牙与周公旦出班启奏道:“昨日承蒙陛下恩准李靖等人归山,让他们得以实现修行的心愿,臣等深感庆幸。不过,那些有功之臣,应当分封诸侯、赏赐土地,恳请陛下尽快施行,以满足臣下们的期望。” 武王说道:“昨日那七位大臣归山,朕心中实在不忍。如今关于分封的礼仪制度,一切都按照相父和御弟所商议的执行。” 姜子牙与周公旦谢恩后,退出大殿,详细拟定分封的礼仪制度以及诸侯位次,呈请武王裁定。
次日,武王登上宝座,命令御弟周公旦在金殿上唱名策封。首先追封先王的祖辈,从太王、王季到文王,皆追封为天子。其余功臣以及先朝帝王的后裔,都被封为五等爵位,即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那些不够五等爵位的则封为附庸。
下面来看看各列侯封国的国号与名讳:
鲁国,姬姓,侯爵。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公旦的封国。周公旦辅佐文王、武王,为天下立下了巨大功勋。后来成王留他在朝中辅佐天子,任命周公旦为太宰,主管陕地以东的诸侯。于是将其长子伯禽封于曲阜,封地纵横七百里,并赐予宝玉、大弓等器物,让他在鲁国为侯,以辅佐周王室。
齐国,姜姓,侯爵。其祖先是炎帝的裔孙伯益,伯益担任四岳之职,他的儿子吕万生平定水土有功,被赐姓姜氏,称为吕侯。其封国位于南阳宛县的西南。自从太公望在渭水被周文王聘请为太师,尊称为尚父,他辅佐文王、武王平定天下,功劳巨大,被封于营邱,成为齐侯,地位在五侯九伯之上,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地区。
燕国,姬姓,伯爵。是周同姓的功臣召公奭的封国。召公奭辅佐文王、武王平定天下,立下大功,担任周太保,食邑在召地,被称为邵康公。他留在朝中辅佐天子,主管陕地以西的诸侯,于是封他的儿子为北燕伯,其封地就是现在的幽州蓟县。
魏国,姬姓,伯爵。是周同姓功臣毕公高的封国。毕公高辅佐文王、武王平定天下,立下大功,被封于魏国,也就是现在河南开封的高密县。
管国,姬姓,侯爵。是武王的弟弟姬叔鲜的封国。他被派去监管武庚,被封于管地,也就是现在的河南信阳县。
蔡国,姬姓,侯爵。是武王的弟弟姬叔度的封国。他同样被派去监管武庚,被封于蔡地,也就是现在河南汝宁府上蔡县。
曹国,姬姓,伯爵。是武王的弟弟姬叔振铎的封国。武王攻克商朝后,将他封于曹地,也就是现在的济阴定陶县。
郕国,姬姓,伯爵。是武王的弟弟姬叔武的封国。武王攻克商朝后,将他封于郕地,也就是现在山东兖州府汶上县。
霍国,姬姓,伯爵。是武王的弟弟姬叔处的封国。武王攻克商朝后,将他封于霍地,也就是现在山西平阳府。
卫国,姬姓,侯爵。是武王同母的小弟的封国。他被封为大司寇,食采于康地,被称为康叔,封于卫地,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冀州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