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桓王在中军,听到敌营鼓声震天,知道对方出战了,连忙准备迎战。却只见士卒们纷纷交头接耳,队伍很快就乱了起来。原来,他们看到了溃败的士兵,知道左右两营已经失利,连中军也站不住脚了。此时,郑军如墙一般压了过来,祝聃在前,原繁在后,曼伯和祭足也率领得胜之军,合力围攻。战场上杀得车翻马倒,将领阵亡,士兵死伤无数。桓王连忙传令迅速撤退,自己亲自断后,边战边退。祝聃远远望见绣盖之下,料想那就是周王,便用尽眼力瞄准,一箭射去,正中周王左肩。幸好周王身上铠甲厚实,伤势并不严重。祝聃催车前进,就在这危急时刻,虢公林父赶来救驾,与祝聃展开交锋。原繁和曼伯也一齐上前,各自施展英勇。忽然,郑军中军响起急促的鸣金声,于是双方各自收兵。桓王率军退到三十里外下寨。周公黑肩也赶到了,哭诉道:“陈人不肯出力,才导致战败。” 桓王满脸羞愧地说:“这是我用人不明的过错啊!”
祝聃等人回军后,见到郑庄公说:“我已经射中了周王的肩膀,周王吓得胆战心惊,我正打算追赶,活捉他。为什么要鸣金收兵呢?” 郑庄公说:“本是因为天子不明事理,将我们的忠心视为怨恨,今日迎战,实在是万不得已。依靠诸位爱卿的力量,能够保全国家社稷就足够了,怎敢有更多的奢求!依你所说,将天子抓回来,我们又该如何处置呢?即便射中天子也是不可以的。万一重伤导致天子殒命,我岂不是背上了弑君的罪名!” 祭足说:“主公说得对。如今我们国家的军威已经树立,料想周王必定心生畏惧。我们应该派遣使者前去慰问,稍微表达一下殷勤之意,让他知道射中肩膀并非主公的本意。” 郑庄公说:“这次出使非你不可。” 于是,他命令准备十二头牛、一百只羊,以及粮草等物,共一百多车,连夜送到周王营内。
祭足再三叩首,口中称:“犯下死罪的臣子寤生,不忍心看到国家社稷灭亡,才率军自卫。没想到军中疏忽,冒犯了天王。寤生惶恐至极!特派遣陪臣我,前来辕门请罪,恭敬地问候天王是否安好。准备了这些微薄的财物,权且充当劳军之用。恳请天王怜悯并赦免我们!” 桓王听后,沉默不语,面露惭色。虢公林父在一旁代为回答:“寤生既然知道自己的罪过,就应当从宽饶恕,来使可以谢恩了。” 祭足再次叩拜后退出,还逐一到各营,都问候了是否安好。史官写诗感叹道:“漫夸神箭集王肩,不想君臣等地天。对垒公然全不让,却将虚礼媚王前。” 髯翁也写诗讥讽桓王,不该轻易兴兵讨伐郑国,结果自取其辱:“明珠弹雀古来讥,岂有天王自出车?传檄四方兼贬爵,郑人宁不惧王威!”
桓王兵败回到周国,心中的愤怒难以平息。他便想要传檄文到四方,共同声讨郑寤生目无天子的罪行。虢公林父劝谏道:“大王这次轻易出兵却丧师辱国,如果传檄文到四方,这是自己宣扬自己的失败。诸侯之中,除了陈、卫、蔡三国,大多与郑国有交情。征兵恐怕不会有人响应,只会被郑国耻笑。况且郑国已经派祭足前来劳军谢罪,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赦免他们,给郑国一条改过自新的路。” 桓王听后,默默无言。从此,他再也不提讨伐郑国的事了。
再说蔡侯因为派兵跟随周王讨伐郑国,在军中探听到陈国发生篡乱,国人都不服公子佗,于是便率领军队袭击陈国。不知道这场战事的胜负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:(www.38xs.com)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