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众贼连夜奔入卫城,先去见公子朔,呈上白色旗帜,然后把先后杀死两位公子的事情详细讲述了一遍,还担心误杀会获罪。谁知这一箭双雕的结果,正中公子朔的下怀。公子朔拿出自己的金银财宝,重重地赏赐了众贼。接着,他入宫去见母亲,说:“公子寿打着旗帜先行,自己送了命。幸好急子随后赶到,老天有眼,让他自己说出真名,偿还了哥哥的命。” 齐姜虽然为公子寿的死感到悲痛,但也庆幸除掉了急子,拔掉了眼中钉,心中忧喜参半。母子二人商量,决定先不着急把这件事告诉宣公。
左公子泄原本受急子托付,右公子职则受公子寿托付,两人对各自所托之事一直挂心。他们派人打探消息,得到的回报竟是急子与公子寿双双遇害。起初,他们各自为自己所效忠的公子着想,可如今同遭惨祸,不禁同病相怜,便聚在一起商议对策。等到宣公早朝时,二人径直进入朝堂,拜倒在地,放声大哭。宣公惊讶地询问缘由,公子泄和公子职异口同声,将急子与公子寿被杀的详细经过讲述了一遍,并请求道:“恳请国君收拾二位公子的尸首予以埋葬,以尽我们当初受托之情。” 说完,哭声愈发悲切。宣公虽对急子有所不满,但对公子寿还是疼爱的。听闻两个儿子同时被害,顿时吓得面如土色,半晌说不出话来。悲痛过后,眼泪止不住地流,连声叹息道:“齐姜害了我,齐姜害了我啊!” 随即召来公子朔询问,公子朔推脱说不知情。宣公大怒,责令公子朔去捉拿杀人凶手。公子朔嘴上答应,却只是敷衍,根本不肯交出那些贼党。
宣公自从受此惊吓后,又思念公子寿,因此染病。一闭上眼睛,就仿佛看见夷姜、急子、寿子等人在面前啼哭。祈祷也不见效,半个月后便去世了。公子朔为其发丧,然后继承君位,这就是卫惠公。当时公子朔年仅十五岁,他将左、右二公子罢官不用。庶兄公子硕,字昭伯,心中不服,连夜逃到齐国。公子泄与公子职对惠公满怀怨恨,时常想着为急子和公子寿报仇,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。
事情要从多方面说起。卫侯朔刚即位那年,因为帮助齐国攻打纪国,却被郑国打败,心中一直怀恨。忽然听说郑国有使者前来,询问来意后,得知郑厉公出逃,群臣迎接旧君忽复位,心中大喜。当即派出军队,护送昭公回国。祭足再次拜谢,为自己昔日没能保护好昭公而请罪。昭公虽然没有治他的罪,但心中始终不痛快,对祭足的恩宠礼遇也不如从前。祭足也觉得局促不安,常常称病不上朝。高渠弥向来不受昭公喜爱,等到昭公复国后,他担心自己被害,便暗中豢养敢死之士,图谋杀掉昭公忽,拥立公子亹。此时,郑厉公在蔡国,也用心结交蔡国人。他派人传信给驻守栎地的檀伯,想以栎地作为据点,檀伯没有答应。于是,郑厉公让蔡国人假扮成商人,在栎地往来贸易,借此厚待栎地百姓,暗中约定里应外合,找机会杀了檀伯。厉公随后便占据了栎地,增筑城墙,深挖护城河,大力整治军备,谋划着袭击郑国,从此与郑国成为敌国。祭足得知消息后大惊,急忙上奏昭公,命令大夫傅瑕在大陵屯兵,以阻挡厉公来袭。厉公知道郑国已有防备,便派人转而请求鲁侯,向宋国谢罪,并承诺如果能够复国,一定会补齐之前答应却未交纳的贿赂。鲁国使者到了宋国,宋庄公贪心再起,联合蔡国、卫国,一同支持厉公复位。此时,卫侯朔曾有护送昭公复国的功劳,可昭公并未按礼前往致谢,所以卫侯朔也怨恨昭公,反而与宋公合谋。由于卫侯朔即位以来,还从未与诸侯会盟,于是决定亲自带兵前往。
公子泄对公子职说:“国君远行,正是我们起事的好时机!” 公子职说:“若要起事,首先要确定拥立之人,百姓有了君主,才能保证不乱。” 两人正在秘密商议时,守门人来报:“大夫宁跪有事前来拜访。” 两位公子将宁跪迎入。宁跪说:“二位公子难道忘了急子和公子寿的冤屈吗?如今机会来了,不可错过!” 公子职说:“我们正在商议拥立之事,只是还没确定合适的人选。” 宁跪说:“我看诸位公子中,只有黔牟为人仁厚,可以辅佐,况且他是周王的女婿,能够镇得住国人。” 三人于是歃血为盟,定下计划。他们暗中联络急子、寿子原来的一班随从,假传一份谍报,声称:“卫侯攻打郑国,兵败身亡。” 于是迎接公子黔牟即位。百官朝拜完毕后,接着宣布卫朔陷害两位兄长,致使父亲含恨而死的恶行。重新为急子、公子寿发丧,改葬他们的灵柩。还派使者前往周朝报告新君即位之事。宁跪率领军队驻扎在郊外,以阻挡惠公回国的路。公子泄想杀了宣姜,公子职劝阻道:“宣姜虽然有罪,但她是齐侯的妹妹,杀了她恐怕会得罪齐国。不如留她一命,以此与齐国交好。” 于是让宣姜搬到别宫居住,每月都供给她充足的粮食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