献公采用了荀息的计策,把歌女进献给虢国,虢公打算接受。大夫舟之侨劝谏道:“这是晋国用来诱惑虢国的手段,您怎么能吞下他们的诱饵呢?” 虢公不听,竟然答应了晋国的求和。从此,虢公每日沉迷于淫靡的音乐,夜夜与美女相伴,很少上朝理政了。舟之侨再次劝谏,虢公发怒,派他去驻守下阳的关隘。没过多久,犬戎贪图晋国的贿赂,果然侵扰虢国边境。犬戎的军队到达渭汭,被虢国的军队打败。犬戎主于是发动全国的军队再次进攻。虢公凭借之前的胜利,也率兵抵抗,双方在桑田之地相持不下。
献公又询问荀息:“如今戎狄和虢国相持,我可以讨伐虢国了吗?” 荀息回答:“虞国和虢国的交情还没有破裂。我有一个计策,可以在今天拿下虢国,明天拿下虞国。” 献公问:“你的计策是什么?” 荀息说:“您用丰厚的财物贿赂虞国,向他们借道去讨伐虢国。” 献公说:“我刚刚与虢国讲和,现在讨伐没有正当理由,虞国会相信我吗?” 荀息说:“您秘密派北部边境的人去挑衅虢国。虢国的边吏必定会来指责,我们就以此为借口,向虞国借道。” 献公又采用了这个计策,虢国的边吏果然前来指责,双方于是整顿军队,相互攻打。虢公正面临犬戎的祸患,无暇顾及。献公说:“现在讨伐虢国不怕没有理由了。但不知道贿赂虞国该用什么东西?” 荀息回答:“虞公生性贪婪,然而不是稀世珍宝,难以打动他。必须用两件东西前去,只是恐怕您舍不得。” 献公问:“你说说要用什么东西?” 荀息说:“虞公最喜爱美玉和良马。您不是有垂棘之璧和屈产之乘吗?请用这两件宝物向虞国借道。虞公贪图璧玉和良马,就会落入我们的圈套。” 献公说:“这两件东西,是我的至宝,怎么忍心送给别人呢?” 荀息说:“我本来就知道您舍不得!不过,借虞国的道路去讨伐虢国,虢国没有虞国的救援必定会灭亡。虢国灭亡了,虞国也不能独自存在,璧玉和良马还能跑到哪里去呢?把璧玉暂时存放在外府,把良马暂时养在外厩,只是暂时的事情罢了。” 大夫里克说:“虞国有两位贤臣,宫之奇和百里奚,他们善于预料事情,恐怕会劝谏阻止,怎么办?” 荀息说:“虞公贪婪又愚蠢,即使有人劝谏,他也肯定不会听从。” 献公于是把璧玉和良马交给荀息,让他去虞国借道。
虞公起初听说晋国来借道讨伐虢国,十分恼怒。等看到璧玉和良马,顿时转怒为喜,手里把玩着璧玉,眼睛盯着良马,问荀息:“这是你们国家的至宝,天下罕见,为什么要送给我呢?” 荀息说:“我们国君仰慕您的贤能,畏惧您的强大,所以不敢独占这些宝物,希望能与大国交好。” 虞公说:“话虽如此,你们肯定还有别的事情要跟我说。” 荀息说:“虢国人屡次侵犯我国南部边境,我们国君为了国家社稷,委屈自己请求讲和。如今和约的墨迹未干,他们的指责却不断传来,我们国君想借道去责问他们。倘若有幸战胜虢国,所有的战利品都归您。我们国君希望能与您世代保持友好关系。” 虞公听了,非常高兴。
宫之奇劝谏道:“您不要答应!俗话说‘唇亡齿寒’。晋国吞并同姓国家,不止一个了,唯独不敢对虞国和虢国下手,就是因为两国相互依存,犹如嘴唇和牙齿。虢国如果今天灭亡,那么明天灾祸必定会降临到虞国!” 虞公说:“晋君不吝惜珍贵的宝物,来与我交好,我难道要吝啬这小小的道路吗?况且晋国比虢国强大十倍,失去虢国,得到晋国,有什么不利的呢?你退下,不要干涉我的事情!” 宫之奇还想再劝谏,百里奚拉了拉他的衣襟,他便不再说话。宫之奇退下后,对百里奚说:“你不帮我说句话,反而阻止我,这是为什么?” 百里奚说:“我听说在愚人面前进献忠言,就如同把珠玉丢在道路上。桀杀关龙逢,纣杀比干,就是因为他们极力劝谏。你这样做很危险啊!” 宫之奇说:“既然如此,那么虞国必定会灭亡,我和你为什么不离开呢?” 百里奚说:“你离开就可以了。要是再带一个人,不是加重你的罪过吗?我还是慢慢再做打算吧。” 宫之奇于是带领全族的人离开了,没有说要去哪里。
荀息回去报告晋侯,说:“虞公已经接受了璧玉和良马,答应借道。” 献公便想亲自带兵讨伐虢国。里克进见说:“虢国容易对付,不必劳烦您亲自前往。” 献公问:“消灭虢国的计策是什么?” 里克说:“虢国的都城是上阳,它的门户是下阳。下阳一旦被攻破,虢国就难以保全了。我虽然不才,愿意为此效微薄之力,如果没有功劳,甘愿受罚。” 献公于是任命里克为大将,荀息为副将,率领四百辆战车讨伐虢国,先派人把出兵的日期告诉虞公。虞公说:“我承蒙您赠送珍贵的宝物,无以为报,愿意派兵跟随。” 荀息说:“您派兵跟随,不如献出下阳的关隘。” 虞公说:“下阳是虢国防守的地方,我怎么能献出来呢?” 荀息说:“我听说虢君正在与犬戎在桑田大战,胜负未分。您假称去助战,把战车献给他们,暗中让晋军混入,这样就能得到关隘了。我有一百辆铁皮包裹的战车,任凭您使用。” 虞公听从了这个计策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