蒍吕臣听后,立刻进宫去见楚王,上奏道:“子玉虽然罪当处死,但大王您曾赐给他免死金牌,可以赦免他。” 楚王听后,愣了一下,说道:“难道是因为范巫矞似的缘故?要不是你说,我差点忘了!” 于是,楚王派大夫潘尪和成大心乘坐驿车,火速传达楚王的命令:“败将一概免死!” 可等他们赶到连谷时,成得臣已经先一步自杀了,死了有半天时间。左师将军斗宜申原本悬梁自尽,因为身体太重,悬挂的帛断了,正好免死的命令赶到,这才保住了性命。斗勃原本打算收殓子玉和子西的尸体后再自尽,所以也没死成。最终,只有成得臣死了,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?潜渊居士为此写诗悼念他:“楚国昂藏一丈夫,气吞全晋挟雄图;一朝失足身躯丧,始信坚强是死徒。”
成大心收敛父亲的尸体。斗宜申、斗勃、斗越椒等人,跟随潘尪到申城拜见楚王,伏地叩谢楚王不杀之恩。楚王得知成得臣自杀的消息,懊悔不已。随后,楚王返回郢都,提拔蒍吕臣为令尹;将斗宜申贬为商邑尹,称为商公;派斗勃去镇守襄城。楚王转而怜悯成得臣之死,封他的儿子成大心和成嘉为大夫。
令尹子文已经退休在家,听闻成得臣兵败的消息,叹息道:“果然不出蒍贾所料!我的见识,反倒不如一个小孩子,怎能不羞愧呢!” 说完,他呕血数升,卧床不起。他把儿子斗般叫到床前,叮嘱道:“我命不久矣。我只有一句话要嘱咐你:你叔叔越椒,从出生那天起,就有熊虎般的模样,豺狼般的声音,这是灭族的面相啊。当时我曾劝你祖父不要养育他,你祖父不听。我看蒍吕臣寿命不长,斗勃和斗宜申也都没有善终的面相,日后楚国执政,不是你就是越椒。越椒为人傲慢凶狠,喜好杀戮,要是他执政,必定会有非分之想,斗氏的祖宗恐怕都要无人祭祀了!我死后,要是越椒执政,你一定要逃走,千万别卷入他带来的灾祸。” 斗般跪地,拜了两拜,领命而去。不久,子文便去世了。没过多久,蒍吕臣也死了。
楚成王追念子文的功绩,让斗般继承令尹之位,任命越椒为司马,蒍贾为工正。这些都是后话,暂且不提。
再说晋文公打败楚军后,将军队转移到楚军大寨屯驻。大寨中遗留的粮草十分充足,各军都用这些粮草作为补给,士兵们还开玩笑说:“这是楚人给我们提供的军粮啊。” 齐国、秦国的将领以及其他诸将,都向北面晋文公所在之处称贺。晋文公推辞不受,脸上却带着忧虑之色。诸将不解,问道:“您战胜了敌人,为何还发愁呢?” 晋文公说:“子玉可不是甘居人下之人,胜利并不可靠,能不令人担忧吗?” 国归父和小子慭等人告辞回国,晋文公把缴获物资的一半赠送给他们,两国军队高奏凯歌而归。宋公孙固也返回本国,宋公亲自派使者去拜谢齐国和秦国。这些事暂且按下不表。
先轸将祁瞒押到晋文公面前,上奏他违抗命令、有损军威的罪行。晋文公说:“若不是上下二军先取胜,楚军还能控制得住吗?” 于是,晋文公命司马赵衰给祁瞒定罪,将他斩首示众,还发布号令:“今后有违抗元帅命令的,就照此处置!” 军中将士听闻,愈发敬畏。
大军在有莘停留了三天,然后下令班师回朝。行军到南河时,负责侦察的骑兵回来禀报:“河下的船只还没有准备齐全。” 晋文公派人去召舟之侨。舟之侨却不见踪影。原来,舟之侨是虢国的降将,归附晋国已经很久了,满心期望能得到重用、立下战功,却被派到南河去征集船只,心中愤愤不平。恰好这时他收到家中来信,说妻子病重。舟之侨料想晋楚两国对峙,肯定要持续很长时间,未必能马上班师,于是暂且回国探望。没想到,夏四月戊辰日,晋军抵达城濮,己巳日交战,就大败楚军,休兵三天后,癸酉日大军就准备返回,前后不过六天,晋侯就到了南河,舟之侨因此误了渡河的大事。
晋文公得知后大怒,想要下令让军士们四处搜捕民船。先轸劝阻道:“南河的百姓,听说我们打败了楚国,谁不害怕?要是派人去搜捕,他们肯定会逃跑藏匿。不如发布命令,用丰厚的奖赏招募船只。” 晋文公觉得有理,说道:“好主意。” 刚在军门外张贴悬赏告示,百姓们就纷纷划船前来应募,转眼间,船只就像蚂蚁一样聚集起来,大军顺利渡过了黄河。
晋文公对赵衰说:“曹国和卫国带给我们的耻辱已经洗刷,只是郑国的仇还没报,这可如何是好?” 赵衰回答:“您班师回朝会经过郑国,不愁郑国不来求和。” 晋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。
行军没几天,远远望见一队车马簇拥着一位贵人从东边而来。前队的栾枝迎上去询问:“来的是什么人?” 对方回答:“我是周天子的卿士王子虎。听说晋侯打败楚国,使中原稍稍安定,所以天子亲自驾车前来犒劳三军,先派我来通报一声。” 栾枝随即带着王子虎去见晋文公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