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射姑得知后,更加愤怒,说道:“让赵孟(赵盾字孟)掌权的,是阳处父。阳处父家族势单力薄,没有外援。如今他外出,住在郊外,负责各国会葬之事,刺杀他并非难事。赵盾杀了公子乐,我杀了阳处父,不也合情合理吗?” 于是,他与弟弟狐鞫居商议此事。狐鞫居说:“这件事我有能力办成。” 于是,狐鞫居带着家人伪装成盗贼,半夜翻墙进入阳处父的住所。此时,阳处父还在秉烛看书,狐鞫居径直上前攻击他,刺中了他的肩膀。阳处父惊慌失措,起身逃跑,狐鞫居紧追不舍,最终将其杀死,并割下首级带了回去。阳处父的随从,有人认出了狐鞫居,赶忙跑去报告赵盾。赵盾假装不信,呵斥道:“阳太傅是被盗贼所害,你怎么能随意诬陷他人?” 随后,他派人收殓了阳处父的尸体。这是九月间发生的事情。
到了冬十月,晋襄公被安葬在曲沃。襄夫人穆嬴带着太子夷皋为晋襄公送葬。途中,穆嬴对赵盾说:“先君有什么罪过?他的嫡子又有什么罪过?为何要舍弃这亲骨肉,到他国去另寻君主呢?” 葬礼结束后,众人捧着灵位进入宗庙。赵宣子(赵盾谥号宣子)在宗庙中对各位大夫说:“先君正是因为能够公正地施行刑罚和奖赏,才得以称霸诸侯。如今先君的灵柩还未下葬,狐鞫居却擅自杀死太傅,身为臣子,怎能不感到自身安危受到威胁?这种行为不可不加以讨伐。” 于是,赵盾将狐鞫居抓起来,交给司寇。司寇历数狐鞫居的罪行后,将其斩首。随后,赵盾派人到狐鞫居家,搜出阳处父的首级,用线缝在他的脖子上,然后安葬了他。狐射姑害怕赵盾已经知晓自己的阴谋,于是连夜乘坐小车,逃到翟国,投奔翟国君主白暾去了。
当时,翟国有个巨人叫侨如,身高一丈五尺,被称为长翟。他力大无穷,能举起千钧重物,脑袋像铜一样坚硬,额头像铁一般结实,瓦片和石块都无法伤害他。白暾任命他为将领,派他去侵犯鲁国。鲁文公派叔孙得臣率领军队抵御。当时正值冬月,漫天都是冻雾。大夫富父终甥预料即将下雪,便献计说:“长翟异常勇猛,我们只能智取,不能硬拼。” 于是,他们在要道上挖掘了几个深坑,用草席掩盖,上面再铺上一层浮土。当晚,果然下起大雪,雪将地面填平,让人分辨不出虚实。富父终甥率领一支军队,前去偷袭侨如的营寨。侨如出战,富父终甥佯装战败逃跑,侨如则奋勇追击。富父终甥留下暗号,自己沿着有标记的路径,朝着深坑的方向跑去。侨如在后面紧追不舍,结果掉进了深坑之中。叔孙得臣的伏兵见状,纷纷杀出,驱散了翟军。富父终甥用戈刺中侨如的喉咙,将其杀死。他们用大车装载着侨如的尸体,见到的人都十分惊骇,觉得就算是防风氏的骨头,也不过如此。叔孙得臣恰好在此期间生下长子,于是为儿子取名为叔孙侨如,以此纪念这次战功。此后,鲁国与齐国、卫国联合出兵讨伐翟国,白暾兵败身死,翟国也因此灭亡。狐射姑转而逃到赤翟的潞国,投奔潞国大夫酆舒。
赵盾得知后,感慨道:“贾季(狐射姑字贾季),是和我先人一同流亡的人,他辅佐先君,功劳不小。我杀狐鞫居,正是为了保护贾季。他却因惧怕获罪而逃亡,我怎么忍心让他孤身一人漂泊在翟国境内呢?” 于是,赵盾派臾骈护送狐射姑的妻子儿女前往潞国。臾骈召集家丁,准备出发。众家丁向他禀报说:“当初在夷地阅兵时,主人您一心忠于狐帅,却反而遭到他的羞辱,此仇不可不报。如今元帅让主人押送他的家眷,这是上天赐予我们报仇的机会。我们应当把他们全部杀掉,以雪此恨!” 臾骈连忙说道:“不行,不行!元帅把护送家眷的任务交给我,这是对我的信任。元帅让我护送,我却杀了他们,元帅能不怪罪我吗?乘人之危,是不仁之举;招人怨恨,是不明智的行为。” 于是,臾骈恭恭敬敬地迎接狐射姑的妻子儿女上车,仔细登记好他们的家财,亲自将他们护送出边境,所有财物都毫无遗失。狐射姑听说此事后,感叹道:“我身边有这样的贤人,我却没有察觉,我逃亡是理所当然的啊!” 赵盾从此更加看重臾骈的人品,有了重用他的想法。
再说先蔑和士会前往秦国,迎接公子雍回国即位。秦康公十分高兴,说道:“我国先君曾两次帮助晋国确立君主,到了我这一代,又将拥立公子雍,如此一来,晋国的君主就世代都由秦国扶持了。” 于是,秦康公派白乙丙率领四百辆兵车,护送公子雍前往晋国。
襄夫人穆嬴自从送葬回到朝廷后,每天清晨,都会抱着太子夷皋来到朝堂,放声大哭,对诸位大夫说:“这是先君的嫡子,你们为何要舍弃他?” 退朝后,她又乘车前往赵氏府邸,向赵盾叩头说:“先君临终前,将这个孩子托付给你,让你尽心辅佐。先君虽然已经离世,但他的遗言还在耳边回响。如果拥立他人为君,那把这个孩子置于何地?不立我的儿子,我们母子只有死路一条。” 说完,她又不停地号啕大哭。国人听闻此事,无不怜悯穆嬴,纷纷指责赵盾。诸位大夫也认为迎接公子雍的决策并不妥当。赵盾为此忧心忡忡,与郤缺商议道:“士伯(先蔑字士伯)已经前往秦国迎接年长的君主了,怎么能再立太子呢?” 郤缺说:“如今舍弃幼子拥立年长的君主,日后幼子长大,必然会引发变故。当务之急,是赶紧派人前往秦国,阻止士伯。” 赵盾说:“先确定君主,然后再派人,这样才名正言顺。” 于是,赵盾立刻召集群臣,拥立夷皋即位,这就是晋灵公,此时晋灵公年仅七岁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