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清晨,公子侧把昨晚华元所说的话告诉了庄王,说道:“我的性命,差点丧在匕首之下。幸亏华元心存仁善,把宋国的国情如实告诉了我,哀求我们退兵,我已经答应他了。恳请大王降旨!” 庄王说:“宋国都困窘到这种地步了,我应该拿下它再回去。” 公子侧磕头说道:“我们军中只剩下七天的粮草了,我已经告知华元了。” 庄王顿时发怒,说道:“你为什么把实情透露给敌人?” 公子侧回答说:“小小的宋国,都有不欺骗人的臣子,堂堂楚国,反倒没有吗?所以我不敢隐瞒。” 庄王的脸色立刻缓和下来,说道:“司马说得对!” 当即降旨退兵,驻扎在离城三十里之外的地方。申犀见军令已下,不敢再阻拦,只能捶胸大哭。庄王派人安慰他说:“你别悲伤,最终一定会成全你的孝心。” 楚军安营扎寨完毕,华元先来到楚营,传达宋公的命令,请求接受盟约。公子侧跟随华元进入城中,与宋文公歃血为誓。宋公派华元把申舟的棺材送到楚营,华元自己则留在楚国做人质。庄王班师回楚,厚葬申舟,满朝大臣都前去送葬。葬礼结束后,庄王让申犀继承大夫之位。
华元在楚国,通过公子侧又结识了公子婴齐,和婴齐相处得很好。一天,大家聚在一起谈论时事,公子婴齐感叹道:“如今晋楚纷争不断,战火连天,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呢?” 华元说:“依我看,晋楚实力相当,不相上下。要是真能有一个人促成两国和解,让两国各自的属国来朝拜,停止战争,恢复友好,百姓就能免受战火之苦,这实在是天下的大幸啊!” 婴齐问道:“这件事你能担当吗?” 华元说:“我和晋将栾书关系不错,当年访问晋国时,也曾谈到过此事。只是一直没人从中联合罢了。” 第二天,婴齐把华元的话告诉了公子侧。公子侧说:“两国还没有厌倦战争,这件事恐怕还不能轻易商议。” 华元在楚国一共待了六年,到周定王十八年,宋文公鲍去世,他的儿子共公固继位,华元请求回国奔丧,这才回到宋国。这是后话。
再说晋景公听说楚人围困宋国,一年都没有解围,便对伯宗说:“宋国守城也疲惫不堪了。我不能对宋国失信,应该去救援他们。” 正准备发兵,忽然收到报告:“潞国送来密信。” 这潞国是赤狄的一个分支,姓隗,爵位是子爵,和黎国相邻。周平王的时候,潞国国君赶走黎侯,占领了黎国的土地,从此赤狄变得更加强大。此时潞国国君名叫婴儿,娶了晋景公的妹妹伯姬为夫人。婴儿性格懦弱,潞国的国相酆舒独揽大权,专横跋扈。早些时候,狐射姑逃到潞国,他是晋国的功臣,见识广、才能高,酆舒还忌惮他几分,不敢太过放肆。狐射姑死后,酆舒越发肆无忌惮,他想让潞国和晋国断绝关系,就诬陷伯姬有罪,逼迫潞国国君把她缢死。后来又和潞国国君到郊外打猎,酒后君臣玩打弹弓的游戏,比赛用弹弓射飞鸟。酆舒发射弹丸,不小心射中了潞国国君的眼睛,他把弓扔在地上,笑着说:“没射中,我应该罚酒一杯!” 潞国国君受不了这种虐待,却又无力反抗,于是写了密信送到晋国,请求晋国出兵讨伐酆舒。谋臣伯宗进言说:“如果杀了酆舒,兼并潞国的土地,再趁机吞并周边国家,把狄人的土地都占了,那么晋国西南的疆土就能扩大,兵力和赋税也会增加,这个机会不能错过。” 景公也对潞国国君婴儿不能保护自己的妻子感到愤怒,于是任命荀林父为大将,魏颗为副将,出动三百辆兵车讨伐潞国。
酆舒率领军队在曲梁抵抗,战败后逃到卫国。卫穆公速当时正和晋国交好,就把酆舒囚禁起来,献给了晋军。荀林父下令把酆舒押到绛都,将其处死。晋军长驱直入,开进潞城,潞国国君婴儿到马前迎接,荀林父数落他诬陷杀害伯姬的罪行,把他也抓了起来。荀林父对外声称:“黎国百姓思念他们的国君很久了。” 于是寻访黎侯的后裔,划出五百户人家,修筑城池让他们居住,取名为复黎,实际上是灭掉了潞国。婴儿为国家灭亡而悲痛,自刎而死。潞国百姓很同情他,为他建立了祠堂。如今黎城南面十五里的潞祠山,就是当年建祠的地方。
晋景公担心荀林父不能取胜,亲自率领大军驻扎在稷山。荀林父先到稷山献上捷报,留下副将魏颗,继续平定赤狄的土地。魏颗返回途中,到了辅氏之泽,忽然看见尘土漫天,喊杀声震天,晋兵不知道来的是什么人。前哨飞快报告:“秦国派大将杜回出兵来了。” 原来秦康公在周匡王四年去世,他的儿子共公稻继位,因为赵穿入侵崇国引发争端,秦国出兵围困焦城却没有成功,于是和酆舒结交,一起图谋晋国。共公在位四年去世,他的儿子桓公荣继位。此时是秦桓公十一年,听说晋国讨伐酆舒,正打算出兵救援,又听说晋国已经杀了酆舒,抓住了潞国国君,于是派杜回带兵来争夺潞国的土地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