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,吴国和楚国多次相互攻伐。楚康王组建水军攻打吴国,由于吴国早有防备,楚军无功而返。吴王余祭即位刚满两年,他勇猛无畏却轻视生命,对楚国的侵犯十分恼怒,便派相国屈狐庸引诱楚国的附属国舒鸠背叛楚国。楚令尹屈建率领军队讨伐舒鸠,养繇基主动请求担任先锋。屈建说:“将军年纪大了!舒鸠不过是个小国,不愁打不赢,就不劳您费心了。” 养繇基说:“楚国攻打舒鸠,吴国必定会来救援。我多次与吴兵交战,熟知他们的军情,希望能随军出征,即便战死也毫无遗憾!” 屈建听到他提到 “死” 字,心中不禁一阵伤感。养繇基又说:“我深受先王的知遇之恩,一直想以身报国,只恨没有机会。如今我头发胡须都已变白,如果哪天病死在床榻之上,那就是令尹辜负我了。” 屈建见他心意已决,便答应了他的请求,还派大夫息桓协助他。
养繇基行军到离城时,吴王的弟弟夷昧和相国屈狐庸率领军队前来救援。息桓本想等待大军到来,养繇基却说:“吴人擅长水战,如今他们弃船从陆,而且射箭和驾车并非他们的强项。趁着他们刚到,还未站稳脚跟,我们应该赶紧出击。” 于是,他拿起弓箭,身先士卒,每箭射出,必有敌军丧命,吴兵渐渐后退。养繇基乘胜追击,途中遇到坐在车上的屈狐庸,他大骂道:“叛国的贼子!你还有脸见我?” 说着便要射屈狐庸。屈狐庸驾车迅速后退,速度快如疾风。养繇基惊叹道:“吴人驾车也如此厉害?真遗憾没有早点射他。” 话还没说完,只见四面铁叶车围了过来,将养繇基困在中间。车上的将士都是江南的神箭手,万箭齐发,养繇基最终死在乱箭之下。楚共王曾说他依仗技艺,必将死于非命,如今果然应验。息桓收拾残兵败将,回去向屈建报告。屈建叹息道:“养叔之死,实在是自找的啊!” 于是,他在栖山埋伏下精兵,派别将子疆率领自己的私兵引诱吴军交战。刚打了十几个回合,子疆便佯装败退。屈狐庸怀疑有埋伏,没有追击。夷昧登高远望,不见楚军,便说:“楚军已经逃走了!” 于是,吴军全军出动,追击楚军。追到栭山之下,子疆回军再战,伏兵尽出,将夷昧团团围住,夷昧奋力突围,却无法冲出包围。幸好屈狐庸带兵赶到,杀退楚军,救出了夷昧。吴军战败而归,屈建于是灭掉了舒鸠。
第二年,楚康王又想攻打吴国,向秦国请求出兵相助。秦景公派弟弟公子针率领军队支援楚国。吴国在江口部署重兵防守,楚军无法攻入,又因为郑国长期臣服于晋国,于是楚军转而攻打郑国。楚国大夫穿封戍在战场上擒获了郑国将领皇颉。公子围却想抢夺这份功劳,穿封戍坚决不给。公子围便向楚康王告状,说:“是我擒获了皇颉,却被穿封戍抢走了。” 没过多久,穿封戍押解着皇颉前来献功,也向楚康王诉说了事情的经过。楚康王难以决断,便让太宰伯州犁来裁决。伯州犁上奏说:“郑国的俘虏是个大夫,不是普通人,问问俘虏,他自己就能说清楚。” 于是,他们把俘虏皇颉带到庭院中,伯州犁站在右边,公子围和穿封戍站在左边。伯州犁拱手向上,恭敬地说:“这位是王子围,是寡君的弟弟。” 然后又拱手向下,说:“这位是穿封戍,是方城外的县尹。到底是谁擒获了你?你要如实说来!” 皇颉早已明白伯州犁的意图,一心想要讨好王子围,便假装睁大眼睛看着王子围,回答说:“我遇到这位王子,实在无法抵挡,所以才被擒获。” 穿封戍大怒,立即从架子上抽出长戈,想要杀死公子围。公子围吓得惊慌逃窜,穿封戍追了一阵,没能追上。伯州犁赶忙追上去,劝解两人,然后一起返回。伯州犁向楚康王汇报,将功劳一分为二,还亲自摆酒,为公子围和穿封戍调解。如今人们说起徇私偏袒的事情,就会说 “上下其手”,这个典故就来源于伯州犁这件事。后人写诗感叹道:“斩擒功绩辨虚真,私用机门媚贵臣。幕府计功多类此,肯持公道是何人!”
再说吴国的邻国越国,国君是子爵,乃是夏王禹的后裔。从无余开始受封,历经夏朝到周朝,共传了三十多代,到了允常这一代。允常勤于治理国家,越国开始强盛起来,吴国对此十分忌惮。余祭即位四年后,首次出兵攻打越国,俘获了越国的一位宗室成员,砍掉他的脚,让他做看门人,看守 “余皇” 大船。有一次,余祭在观看船只时喝醉后睡着了,这位宗室成员解开余祭的佩刀,将其刺杀。随从们这才发觉,一起杀死了这位宗室成员。余祭的弟弟夷昧按照顺序继承王位,把国家政务交给季札处理。季札请求停止战争,让百姓休养生息,与中原大国交好,夷昧听从了他的建议。于是,夷昧派季札首先出访鲁国,请求观赏夏、商、周三代以及各诸侯国的乐舞。季札对每一种乐舞都一一品评,见解深刻,切中要义,鲁国人都认为他是知音。接着,季札出访齐国,与晏婴结为好友。之后出访郑国,与公孙侨成为知己。到了卫国,又与蘧瑗惺惺相惜。最后前往晋国,与赵武、韩起、魏舒等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。季札所结交的都是当时的贤臣,由此也可见他的贤能。欲知后事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:(www.38xs.com)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