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伍子胥听说吴王夫差打算赦免越王勾践,急忙入宫进见,说道:“从前夏桀囚禁商汤却不诛杀,商纣王囚禁周文王却不杀害,然而天道循环,灾祸反而转化为福气,所以夏桀最终被商汤流放,商朝被周朝所灭。如今大王既然囚禁了越王,却不加以诛杀,我实在担心夏桀、商纣王那样的祸患会降临到吴国。” 夫差听了伍子胥的这番话,又起了杀越王的念头,便派人去召见勾践。
伯嚭得知此事后,又抢先跑去告诉勾践。勾践大惊失色,赶忙又把情况告知范蠡。范蠡镇定地说:“大王不必害怕。吴王囚禁大王已经三年了。他三年都能忍受,难道这一天就忍不住了吗?您去了必定不会有危险。” 勾践感慨道:“我之所以能忍辱偷生,全靠大夫您的计策啊。” 于是,勾践前往吴都去见吴王。可是,他在宫外等了三天,吴王却一直没有上朝理政。
后来,伯嚭从宫中出来,传达吴王的命令,让勾践再次回到石室。勾践满心疑惑,询问其中缘故。伯嚭解释说:“大王受到伍子胥的蛊惑,想要诛杀您,所以才召您来。恰好大王感染了寒疾,卧床不起。我进宫探望病情,趁机进言说:‘消灾祈福应当做些善事。如今越王在宫门外伏地等待诛杀,他的哀怨愁苦之气直冲上天。大王应当保重身体,暂且把他放回石室,等病好了再做打算。’大王听从了我的建议,所以才让您出城。” 勾践听后,对伯嚭感激不已。
勾践在石室又住了三个月,听闻吴王的病还没有痊愈,便让范蠡占卜吉凶。范蠡占完卦后,回答说:“吴王不会死,到己巳日病情会减轻,壬申日必定能完全康复。希望大王请求去探望吴王的病情,如果能得以进宫面见,就趁机尝一尝他的粪便,观察粪便的颜色,然后向吴王叩拜称贺,说出他病愈的日期。到时候如果他的病真的好了,必然会从心底感激大王,那么赦免大王的希望就有了。”
勾践听后,流下眼泪说道:“我虽然不成器,但也曾南面称王,怎么能忍受这种含污忍辱,去为人尝粪便呢?” 范蠡劝说道:“从前商纣王把西伯侯囚禁在羑里,还杀了他的儿子伯邑考,煮成肉羹给西伯侯吃,西伯侯强忍着悲痛吃下了儿子的肉。想要成就大事的人,不会过分在意微小的行为。吴王有妇人之仁,却缺乏大丈夫的决断力,他本来已经打算赦免越国,却又中途改变主意。不这样做,怎么能赢得他的怜悯呢?”
勾践当天就前往太宰府,见到伯嚭后说:“作为臣子,君主生病臣子就应该担忧。如今听说主公卧病不起,我勾践心中孤独失望,寝食难安,希望能跟随太宰去探望主公的病情,以尽臣子的一片心意。” 伯嚭说:“您有这份美意,我怎敢不转达。”
伯嚭进宫去见吴王,委婉地讲述了勾践挂念之情,以及他希望进宫探病的愿望。夫差此时正处于病痛的折磨之中,怜悯勾践的心意,便答应了。伯嚭带着勾践进入寝室,夫差勉强睁开眼睛,看着勾践说:“勾践,你也来探望我了?” 勾践叩首奏道:“囚臣听闻大王龙体欠安,如同肝肺被摧毁一般痛心,一直渴望能见到大王一面,却苦于没有机会。……” 话还没说完,夫差突然感觉腹胀想要排便,挥手示意他们出去。
勾践见状,说道:“我在东海的时候,曾侍奉过医师,观察人的粪便,就能知道病情的轻重。” 于是,他恭敬地站在门外。侍从将便桶拿到床边,扶着夫差排便完毕,正要把便桶拿到门外。勾践走上前,揭开桶盖,用手取了一点粪便,跪在地上尝了尝。旁边的人都忍不住捂住鼻子。
勾践再次进入寝室,叩首说:“囚臣斗胆再次叩拜,恭贺大王。大王的病,到己巳日就会好转,到了三月壬申日便会完全康复。” 夫差惊讶地问:“你怎么知道?” 勾践回答说:“我听医师说过:‘粪便,是谷物消化后的味道。顺应时节之气,粪便就会正常,反之则异常。’如今囚臣私下尝了大王的粪便,味道又苦又酸,正符合春夏时节万物生长的气息,所以我能判断大王的病情。”
夫差听后十分高兴,赞叹道:“勾践真是仁德之人啊!臣子侍奉君主,有谁肯尝粪便来判断病情呢?” 当时太宰伯嚭在一旁,夫差便问他:“你能做到吗?” 伯嚭摇了摇头说:“我虽然非常敬爱大王,但这件事我确实做不到。” 夫差又说:“不仅太宰做不到,即使是我的太子也做不到。” 随即下令让勾践离开石室,就近找地方居住,还说:“等我的病好了,就送你回国。” 勾践再次叩拜谢恩后,才退了出去。
从这以后,勾践租住在民舍,依旧像以前一样从事放牧等劳作。夫差的病果然逐渐痊愈,一切都如同勾践所预测的那样。夫差心中感念勾践的忠心,病好上朝之后,便下令在文台摆下酒宴,邀请勾践赴宴。勾践假装不知情,仍然穿着囚服前来。夫差得知后,立刻让人安排勾践沐浴,并为他更换衣冠。勾践再三推辞,最后才接受命令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