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哉文种,治国之杰!三术亡吴,一身殉越。
不共蠡行,宁同胥灭,千载生气,海潮叠叠。
勾践在位二十七年去世,这是周元王七年的事。此后他的子孙,世代称霸。
话分两头。再说晋国的六卿,自从范氏、中行氏被灭掉后,只剩下智氏、赵氏、魏氏、韩氏四卿。智氏原本和范氏都出自荀氏,为了区别宗族,便沿袭智罃的旧例,改称智氏,当时智瑶执掌国政,被称为智伯。四家听说田氏弑君专权,诸侯却无人讨伐,于是私下商议,各自挑选便利的地方占据,作为自己的封邑。晋出公的封邑,反而比四卿的还要少,对此无可奈何。
这里单说赵简子名叫赵鞅,有几个儿子,长子叫伯鲁,最小的儿子叫无恤,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婢女所生。有一个善于相面的人,姓姑布,名子卿,来到晋国,赵鞅把几个儿子都叫来让他相面。子卿说:“没有能成为将军的人。” 赵鞅叹息道:“赵氏难道要灭亡了吗?” 子卿说:“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一个少年,跟从他的都是您府上的人,这莫非是您的儿子?” 赵鞅说:“这是我的小儿子无恤,他母亲出身低贱,哪里值得一提?” 子卿说:“上天要废弃的,即便尊贵也会变得低贱;上天要兴起的,即便低贱也会变得尊贵。这个孩子的骨相,似乎与其他公子不同,我还没仔细看清楚。您可以把他叫来。” 赵鞅派人把无恤叫来。子卿远远望见,立刻起身拱手而立,说:“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!” 赵鞅只是笑笑,没有回答。
后来有一天,赵鞅把几个儿子都召集起来,考问他们学问,无恤有问必答,条理清晰,赵鞅这才知道他的贤能。于是废掉伯鲁,立无恤为继承人。有一天,智伯因为郑国不来朝见而发怒,想和赵鞅一起讨伐郑国。赵鞅恰好生病,就让无恤代替自己率兵前往。智伯给无恤灌酒,无恤喝不了。智伯喝醉后发怒,用酒器砸向无恤的脸,无恤脸上受伤出血。赵氏的将士们都很愤怒,想要攻打智伯。无恤说:“这只是小耻辱,我暂且忍了。” 智伯班师回晋,反而说无恤的坏话,想让赵鞅废掉他。赵鞅没有听从。无恤从此与智伯有了矛盾。
赵鞅病重,对无恤说:“将来晋国有难,只有晋阳可以依靠,你要记住。” 说完就去世了。无恤继位,这就是赵襄子。(这是周贞定王十一年的事情。)当时晋出公对四卿专权感到愤怒,秘密派人向齐国和鲁国借兵,请求讨伐四卿。齐国的田氏和鲁国的三家,反而把这个计谋告诉了智伯。智伯大怒,联合韩康子虎、魏桓子驹、赵襄子无恤,集合四家的兵力,反过来讨伐晋出公。晋出公出逃到齐国。智伯拥立昭公的曾孙骄为晋国国君,这就是晋哀公。从此,晋国的大权完全落入智伯瑶手中。智伯瑶于是有了取代晋国的想法,召集家臣商议。到底智伯的谋划是成是败,且看下回分解。
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:(www.38xs.com)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