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魏离心已见端,絺疵远识讵能瞒?
一朝托疾飘然去,明月清风到处安。
再说韩虎和魏驹从智伯营中回去的路上,两人经过一番商议,最终定下计策。他们找到张孟谈,三人歃血为盟,约定道:“明天半夜,我们会决堤放水,你们看到水退了就是信号,便带领城内的军士杀出来,一起捉拿智伯。” 张孟谈领命后,迅速回城,将此事报告给赵无恤。赵无恤听后,大喜过望,立即悄悄传令,让士兵们做好战斗准备,等待接应。
到了约定的时间,韩虎和魏驹暗中派人袭击并杀死守堤的军士,然后在西面掘开水口。汹涌的河水从西面决口,如猛兽般反灌入智伯的营寨。一时间,军中大乱,喊叫声、哭喊声此起彼伏。智伯从睡梦中惊醒,发现水已经漫到了他的卧榻,衣服和被子都湿透了。他还以为是巡视疏忽,偶然间堤坝漏水,急忙呼喊左右侍从快去救水堵堤。然而,不一会儿,水势越来越大,情况愈发危急。好在智国和豫让率领水军,及时驾着竹筏前来迎接,将智伯扶上了船。智伯回头望去,只见自己的营地已是一片汪洋,营帐全部被淹没,军粮器械也都被冲走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营中的军士们在水中拼命挣扎,试图求生。
智伯正满心凄惨之时,忽然听到鼓声震天。原来是韩氏和魏氏两家的军队,各自乘着小船,顺着水势汹涌杀来。他们对着智家军一顿乱砍,口中高喊:“谁抓住智瑶献上来,重重有赏!” 智伯见状,叹息道:“我当初不听絺疵的话,如今果然中了他们的奸计!” 豫让连忙说道:“事情已经万分危急了!主公可以从山后逃出去,投奔秦国请求援兵。我会拼死抵抗,为主公争取时间。” 智伯听从了豫让的建议,和智国驾着小船,急忙转到山后。
谁知赵襄子赵无恤早已料到智伯会逃奔秦国,于是派张孟谈跟着韩氏和魏氏两家的军队去追击智军,自己则率领一队人马,埋伏在龙山后面。巧的是,正好与智伯相遇。赵无恤毫不犹豫,亲自上前将智伯捆绑起来,历数他的罪行后,将其斩首。智国见大势已去,投水自尽。豫让则激励剩下的残兵,奋勇迎战。无奈寡不敌众,手下的士兵渐渐散去。等豫让听说智伯已经被擒,便乔装改扮,逃到了石室山中。智氏的军队全军覆没。赵无恤查看日期,这天正好是三月丙戌日,天神所赐竹书上的预言竟然真的应验了。
三家把军队集合到一起,将各处的堤坝和水闸全部拆除,河水又向东流,回到晋川。晋阳城中的水这才逐渐退尽。赵无恤安抚好居民后,对韩虎和魏驹说道:“我依靠二位的力量,保全了这座残破的城池,实在是喜出望外。然而智伯虽然死了,但他的族人还在,斩草不除根,终究是后患。” 韩虎和魏驹异口同声地说道:“应该把他的宗族全部灭掉,以泄我们心头之恨!” 于是,赵无恤随即和韩虎、魏驹回到绛州,诬陷智氏犯了叛逆之罪,包围了智氏的家。无论男女老少,全部杀光,智氏宗族就此灭绝。只有智果早已改姓为辅氏,得以幸免,到这时大家才明白智果的先见之明。韩氏和魏氏之前献给智伯的土地,各自收回。他们又把智氏的封邑一分为三,三家平分,没有一寸土地、一个百姓再归入公家。(这是周贞定王十六年发生的事情。)
赵无恤评定晋阳之战的功劳时,身边的人都推举张孟谈为第一,然而赵无恤却唯独把高赫列为第一。张孟谈疑惑地说道:“高赫在围城期间,没出一个计策,没立一点功劳,却位居首功,得到最高赏赐,我实在不理解。” 赵无恤解释道:“我在困境中时,众人都惊慌失措,只有高赫举止恭敬谨慎,始终不失君臣之礼。功劳只在一时,而礼义却能流传万世,他得到最高赏赐,难道不应该吗?” 张孟谈听后,心服口服。
赵无恤感激山神的庇佑,在霍山为山神建立祠堂,让原过的后代世代守护祭祀。他对智伯仍怀恨不已,竟然把智伯的头颅涂上漆,做成便器。豫让在石室山中听说了这件事,痛哭流涕地说道:“‘士为知己者死。’我受智氏厚恩,如今智氏国亡族灭,连遗骸都受到侮辱,我苟且偷生,还有什么脸面做人?” 于是,他改名换姓,装作服刑的囚徒,怀揣锋利的匕首,潜入赵氏的厕所里,想等赵无恤上厕所时,找机会刺杀他。
赵无恤来到厕所,突然心中一动,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。他立刻让左右的人搜查厕所,结果把豫让拉了出来。赵无恤看着豫让,问道:“你身上藏着利器,是想刺杀我吗?” 豫让神色严肃,正气凛然地回答道:“我是智氏的亡国之臣,想为智伯报仇!” 左右的人见状,纷纷说道:“这个人叛逆,应该杀掉!” 赵无恤却制止道:“智伯死了,没有后代,而豫让想为他报仇,真是义士啊!杀害义士不吉利。” 于是下令放豫让回家。临离开时,赵无恤又把豫让召回来问道:“我现在放了你,你能放下以前的仇恨吗?” 豫让坚定地说道:“您释放我,这是您的私人恩情;我报仇,这是我的大义所在。” 左右的人说道:“这个人无礼,放了他肯定会成为后患。” 赵无恤说道:“我已经答应放他,怎能失信呢?今后只要小心避开他就行了。” 当天,赵无恤回到晋阳治理政务,以避开豫让的复仇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