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仪又向西去劝说赵王:“我国秦王,虽然武器破旧、兵力疲惫,但还是希望能与您在邯郸城下会面,所以先派我来告知您。大王所依靠的,不过是苏秦的合纵之约罢了。苏秦背叛燕国逃到齐国,又因谋反被杀,自己都保不住性命,人们却还相信他,这可就错了!如今秦国和楚国结为姻亲,齐国献上盛产鱼盐的土地,韩、魏两国自称秦国东边的属国,这等于五国合为一体了。大王想用孤立的赵国去抵挡五国的锋芒,绝无胜算!所以我为大王考虑,不如侍奉秦国。” 赵王答应了。
张仪又向北前往燕国,劝说燕昭王道:“大王最亲近的国家,莫过于赵国。从前赵襄子曾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代王为夫人,赵襄子想吞并代国,便约代王举行友好会盟,让工匠制作了长柄的金斗。宴会时,厨师端上肉羹,赵襄子将金斗的柄反过来,用它击杀代王,打破了代王的胸膛,代王当场死亡,赵襄子于是趁机夺取了代国。他的姐姐听说后,哭天喊地,用簪子自杀了。后人因此把那座山叫做摩笄山。连亲姐姐都能为了利益而欺骗,更何况其他人呢?如今赵王已经割地向秦国谢罪,还将到渑池去朝见秦王。一旦秦国驱使赵国攻打燕国,那么易水、长城就不再属于大王了!” 燕昭王十分恐惧,愿意献上恒山以东的五座城邑与秦国讲和。
张仪的 “连衡” 主张得以推行,正准备回去向秦国复命。还没到咸阳,秦惠文王就因病去世了,太子荡即位,这就是秦武王。齐湣王起初听从张仪的劝说,以为韩、赵、魏三国都已经献上土地侍奉秦国,所以不敢有不同的做法。等到听说张仪劝说齐国之后,才去劝说赵国,认为张仪欺骗了自己,十分愤怒。又听说秦惠文王去世,便派孟尝君给各国送信,相约一起背叛秦国,恢复合纵联盟。他怀疑楚国已经与秦国联姻,担心楚国不跟随,想先攻打楚国。楚怀王派太子横到齐国做人质,齐国的军队才停止行动。齐湣王自己担任合纵联盟的盟主,联合诸侯,还约定能抓到张仪的,赏赐十座城邑。
秦武王生性粗鲁率直,在做太子的时候,就向来厌恶张仪的奸诈。那些原本就嫉妒张仪受宠的群臣,此时纷纷进谗言诋毁他。张仪害怕灾祸降临,便进宫拜见秦武王说:“我有个愚笨的计策,愿意为大王献上。” 秦武王问:“你的计策是什么?” 张仪说:“我听说齐王非常憎恶我,我在哪里,他必定会发兵攻打哪里。我愿意辞别大王,向东前往大梁,齐国肯定会攻打大梁。等梁国和齐国的军队交战不休,大王就趁机攻打韩国,打通三川,进而窥视周王室,这可是成就王业的机会啊。” 秦武王觉得有道理。于是准备了三十辆兵车,送张仪前往大梁。魏哀王任用张仪为相国,取代了公孙衍的位置。公孙衍便离开魏国前往秦国。
齐湣王得知张仪在魏国做相国,果然大怒,发兵攻打魏国。魏哀王十分害怕,与张仪商议对策。张仪于是派自己的门客冯喜,假扮成楚国的使者,前去拜见齐湣王说:“听说大王非常憎恶张仪,是真的吗?” 齐湣王说:“没错。” 冯喜说:“大王如果憎恶张仪,希望您不要攻打魏国。我刚从咸阳来,听说张仪离开秦国时,与秦王有约定,说‘齐王厌恶我,我在哪里,他必定会发兵攻打哪里。’所以秦王准备了兵车,送张仪到魏国,想借此挑起齐国和魏国的争斗。齐、魏两国军队交战不休,秦国就能趁机图谋北方的事务。大王如今攻打魏国,正中了张仪的计谋。大王不如不攻打魏国,让秦国不再相信张仪,张仪虽然在魏国,也无法施展什么手段了。” 齐湣王于是停止发兵,不再攻打魏国。魏哀王越发厚待张仪。过了一年,张仪在魏国病逝。这一年,齐国的无盐后去世。
再说秦武王身材高大,力大无穷,喜欢与勇士们比试力气取乐。乌获、任鄙从先辈起就担任秦国的将领,秦武王又格外宠信他们,增加了他们的俸禄。有个齐国人叫孟贲,字说,以力气大闻名,在水中行走不躲避蛟龙,在陆地上行走不躲避虎狼,发怒呼气时,声音震天。他曾经在野外看到两头牛争斗,孟贲用手将它们分开,一头牛趴在地上,另一头牛还不停地顶撞。孟贲发怒了,左手按住牛头,右手去拔牛角,牛角被拔出来,牛也死了。人们畏惧他的勇猛,没人敢与他对抗。孟贲听说秦王招揽天下的勇力之士,便向西渡过黄河。河岸上等待渡河的人很多,平日里都是按顺序上船。孟贲最后到达,却强行要先上船渡河。船夫对他的无礼很生气,用船桨敲他的头说:“你这么蛮横,难道是孟说吗?” 孟贲瞪大眼睛看着船夫,头发竖起,眼眶都要裂开了,大声一喝,顿时波涛汹涌。船里的人惊恐万分,东倒西歪,全都被掀翻落入河中。孟贲挥舞船桨,跺脚发力,一下子就跳出数丈远,很快就过了河,径直进入咸阳,去拜见秦武王。秦武王考验后,知道他很勇猛,也封他做了大官,与乌获、任鄙一同受到宠信。(当时是周赧王六年,秦武王二年。)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