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,信陵君与侯生一同前往朱亥家中,说明了缘由。朱亥笑着说:“我只是一个市井屠夫,承蒙公子多次关照,之所以没有报答,是觉得小的礼节没什么用处。如今公子有急事,正是我效命的时候。” 侯生说:“从道义上讲,我应该跟随公子一同前往,但我年事已高,无法远行,就让我的魂魄护送公子吧!” 说完,便在车前自刎而死。信陵君十分悲痛,便重重赏赐了侯生的家人,让他们为侯生殡殓。自己不敢耽搁,随即与朱亥登车向北而去。髯仙为此写诗道:
魏王畏敌诚非勇,公子捐生亦可嗤!
食客三千无一用,侯生奇计仗如姬。
再说魏王在卧室中丢失了兵符,过了三天之后才发觉,心中十分惊讶奇怪。他盘问如姬,如姬只说不知道。于是,魏王派人在宫内四处搜寻,却毫无所获。接着,魏王让颜恩将在寝宫当值的宫娥和内侍逐一拷打。颜恩心中明白,只能假意审问,又折腾了一天。魏王忽然想到公子无忌,他多次苦苦劝自己下令让晋鄙进兵,而且他手下的宾客中,鸡鸣狗盗之徒众多,想必就是他所为。魏王派人召见信陵君,得到的回复是:“四五日前,信陵君已与一千多宾客、一百多乘车马出城,听说去救援赵国了。” 魏王大怒,派将军卫庆率领三千士兵,连夜去追赶信陵君。
再说邯郸城中的百姓,日夜盼望救兵,却始终没有等到,百姓们疲惫不堪,纷纷有出城投降的议论,赵王为此十分忧虑。传舍吏的儿子李同劝说平原君:“百姓们每日登上城墙守城,而您却安享富贵,谁会愿意为您尽力呢?您若能让夫人以下的家人,编入军队之中,分担劳作,将家中所有的财帛都散发给将士们,将士们身处危苦之中,更容易感恩,抗击秦军必定会更加卖力。” 平原君听从了他的建议。招募到三千敢死之士,让李同率领,趁着夜色用绳索吊着出城,偷袭秦营,杀死秦军一千多人。王龁大惊,也将军队后退三十里扎营。城中人心稍微安定下来。李同身受重伤,回城后死去。平原君悲痛万分,下令厚葬他。
话说信陵君无忌抵达邺下,见到晋鄙后说道:“大王见将军长期在外征战,风餐露宿,特派遣我前来接替您。” 随后让朱亥捧着虎符,交给晋鄙查验。晋鄙接过虎符,心里却犯起了嘀咕,暗自思忖:“魏王将十万大军托付给我,虽说我能力有限,但也从未有过战败的罪过。如今魏王没有只言片语的书信,公子却空手捧着虎符前来接替我,此事怎能轻易相信?” 于是,他对信陵君说:“公子暂且请稍作停留几日,待我把军队的人员名册整理好,再清楚地交付给您,如何?” 信陵君回应道:“邯郸危在旦夕,应当星夜赶去救援,怎能再耽搁片刻?” 晋鄙又说:“实不相瞒,这是军机大事,我还需要再次上奏请示魏王,才敢交出兵权。……” 话还没说完,朱亥厉声喝道:“元帅不遵从王命,这便是反叛!” 晋鄙刚问了一句:“你是什么人?” 只见朱亥从袖中掏出一个四十斤重的铁锤,朝着晋鄙的脑袋狠狠砸去,晋鄙顿时脑浆迸裂,当场气绝身亡。
信陵君手持虎符,对众将领说道:“魏王有令,派我接替晋鄙将军救援赵国,晋鄙不服从命令,如今已被处死。三军将士安心听从命令,不得轻举妄动!” 军营中顿时一片肃静。等到卫庆追到邺下时,信陵君已经杀死晋鄙,接管了军队。卫庆料想信陵君救赵的决心已无法改变,便打算告辞离去。信陵君说:“您既然已经到了这里,就看我打败秦军之后,再回去向大王复命吧。” 卫庆无奈,只得先派人送密报回魏国,回复魏王,自己则留在了军中。
信陵君对三军进行了大规模犒赏,接着又下令:“父子都在军中的,父亲回家;兄弟都在军中的,兄长回家;是独子又没有兄弟的,回家奉养父母;有疾病的,留下就医治疗。” 当时,请求回家的人大约占了十分之二,信陵君由此得到了八万精兵。他整顿好队伍,申明了军法。信陵君亲自率领宾客,身先士卒,向秦营发起进攻。王龁没想到魏兵会突然杀到,仓促应战。魏兵士气高昂,奋勇向前,平原君也打开城门接应,双方展开了一场大战。王龁的军队损失了一半兵力,只得逃奔到汾水大营。秦王见势不妙,传令解围撤退。郑安平率领两万人在东门另设营地,被魏兵阻拦,无法撤回,他叹息道:“我原本就是魏国人!” 于是向魏国投降。春申君听说秦军已经解围,也率领军队班师回国。韩王趁机收复了上党。(这是秦昭襄王五十年,周赧王五十八年发生的事情。)
赵王亲自带着牛和酒前来慰劳军队,他向信陵君行再拜之礼,说道:“赵国能够失而复存,全靠公子的力量,自古以来的贤人,都比不上公子啊。” 平原君背着弩和箭,为信陵君在前面开路。信陵君脸上不禁流露出一些居功自傲的神色。朱亥见状,上前说道:“别人对公子有恩德,公子不能忘记;公子对别人有恩德,公子却不可不忘记。公子假传王命,夺取晋鄙的军队来救赵国,对赵国来说虽然有功,但对魏国却并非无罪,公子怎么能自以为有功呢?” 信陵君听后,十分惭愧,说道:“无忌谨遵教诲!” 等进入邯郸城时,赵王亲自打扫宫室,迎接信陵君,以主人的礼节非常恭敬地招待他。赵王请信陵君从西边的台阶进入,信陵君谦让不敢以贵客自居,小心翼翼地沿着东边的台阶缓缓走上前去。赵王献上酒杯为信陵君祝寿,表彰他保全赵国的功绩。信陵君局促不安,谦逊地推辞说:“无忌对魏国有罪,对赵国无功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