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诗为证:“万乘旌旗下海东,沙滩龙马陷金龙。苏文呈逞违天书,难敌银袍小将雄。”
盖苏文催促道:“为了让你们那班老臣信服,心甘情愿投降,你得赶紧写好降表交上来!” 无奈之下,朝廷只好抽出金剑,割下黄绫跨马衣的一块衣角,左手拿着。此时,他要咬破小指来写血表,心里却犯起了嘀咕,实在害怕那钻心的疼痛。他暗自思索:“朕要是写了这血表,难道真要把天下轻易拱手让给别人?这血表岂是能随便写的?” 一时间,朝廷满心纠结,不知如何是好。
盖苏文见朝廷犹豫不决,不耐烦地催促道:“别再推三阻四了,赶紧咬碎指头,写出血表给我!” 此时,贞观天子不禁龙目含泪,在心中暗暗叫苦:“诸位王兄御侄啊,朕感激你们个个赤胆忠心,为朕打下了这锦绣江山。可谁能料到,今日竟撞见盖苏文,他如此逼迫朕写血表。并非朕不义,实在是万般无奈啊。一旦写了这血表,恐怕以后就再也没有君臣相见的日子了。”
这血表实在难以下笔,好不容易咬破指头,鲜血淋漓,可真要写下去,朝廷又满心不甘。他忍不住高声呼喊:“若有人能救得唐天子,朕愿将江山平分;若有人能救得李世民,你做君来我做臣!” 朝廷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这两句话。
盖苏文听了,冷冷地嘲笑道:“唐童,你就别白费力气了!这里是我邦的绝地,就算有人来,那也是本帅麾下的将士,怎么可能有你的人马兵将来救你?你就算叫破了喉咙,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。” 盖苏文一边不停地逼迫朝廷写血表,朝廷则坚决不肯写,只是在海滩上呼救。这一场僵局,究竟谁能来打破,且听我慢慢道来。正所谓:唐王原是真天子,自有天神相救来。
且说藏军洞中的火头军,这一天,八位好汉前往养军山打猎去了,只留下薛仁贵一人在洞中煮饭。那匹云花鬃马拴在石柱上,饭还没煮熟,这匹马突然四蹄乱跳,口中嘶叫,像是要挣断缰绳一般,跳得十分吓人。薛仁贵见状,心中一惊,暗自思忖:“哎呀!这匹马为何突然乱跳起来?” 他连声喝止,可马却全然不听,依旧在那里又叫又跳。薛仁贵心想:“我明白了,这匹马自从被我收来,就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,天天征战,日日出兵。自从隐身在这藏军洞一个多月以来,再也没出过阵,一直安安静静地待在这里。想必它也觉得烦闷了,所以才如此闹腾。不如我骑上它,披好盔甲,挂好宝剑,悬好马鞭,拿起方天画戟,到松场上练练戟法,就当是出战一样,也好让它活动活动。”
这匹马可不是普通的马,它灵性十足,像是听懂了薛仁贵的话,点了点头。薛仁贵立刻全身披挂整齐,手持画戟,跨上战马,解开缰绳,牵着马走出藏军洞,过了仙桥。他连鞭子都不用挥,那匹马就撒开四蹄,朝着山路拼命狂奔。薛仁贵大惊失色,说道: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 他连忙拉紧缰绳,可哪里拉得住?马反而跳得更快了。薛仁贵心中叫苦:“不好了!难道我命该绝?这马怎么突然作怪了?以前出阵,我想让它停它就停,想让它走它就走。可今日为何不听我使唤,拼命奔跑,难道是要送我性命?”
只见那匹马跑得如同腾云驾雾一般,仿佛有神鬼在暗中护送。它逢山冲山,逢树过树,不顾一切地向前狂奔。一连冲过十几个山头,最后在一座极高的山峰上停了下来。薛仁贵惊魂未定,说道:“哎呀呀,吓死我了!马儿啊,你是不是跑累了,所以才停下来?” 他此时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,便抬头向下望去,只见波涛汹涌,一片汪洋大海。隐隐约约听到下面有人呼喊:“谁人救得唐天子,锦绣江山平半分;有人救得李世民,你做君来我做臣!”
薛仁贵吓得魂飞魄散,连忙朝山脚下望去,只见一个头戴冲天翅龙冠、身穿黄绫绣袍的人,正在咬破指头,口中呼喊着这两句话,然后停在马背上写着血字,而那匹马的马蹄深陷在沙泥之中。薛仁贵虽然从未见过朝廷,但他心里明白,这个人必定是大唐天子。他不禁纳闷:天子为何会被困在这海滩的泥地里?再看岸上,有一人头戴高挑雉尾,面色如青靛一般,手中拿着铜刀。薛仁贵仔细一看,认出此人正是盖苏文。
薛仁贵心中暗自思忖:“原来天子有难,怪不得这匹马如此灵慧,把我带到了这座山上。马儿啊,你有救驾之心,难道我能没有辅佐大唐的意愿?可如今要下这座山,却没有路,山高数十丈,我该从哪里下去呢?” 正想着,坐下的马又开始乱叫乱跳,做出要往下冲的样子。薛仁贵吓得魂不附体,连忙拉住缰绳说:“这可使不得,要是这么冲下去,岂不是要摔死?也罢!畜生都有这样的勇气,我身为堂堂男子汉,难道还不如它?或许天子洪福齐天,有神灵保佑,我纵马下去能安然无恙。倘若陛下命该如此,唐室江山注定要被番人夺走,那我就和这匹马一起死在山脚下,摔成肉酱,在阴司地府也能瞑目了。事到如今,只能拼一把,快冲下去!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