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说王茂生拿着鸾带,径直来到王府内堂,见到薛仁贵,说道:“千岁爷,恭喜啊!如今樊家庄的樊洪海员外夫妻,亲自送小姐来与您成亲。” 薛仁贵一时竟想不起来此事,听了王茂生的话,便问道:“恩哥,哪个樊员外送小姐来?这是怎么回事?” 王茂生说:“当年您在樊家庄降伏了三个大盗,员外就把女儿绣花许配给了您,还以五色鸾带作为定情信物。方才府县官这么说,到底有没有这回事?”
薛仁贵低头沉思片刻,恍然大悟道:“啊,确实有这么回事。我出去十多年了,把这事都给忘了。现在员外在哪里?” 王茂生说:“他们的大船停在码头,员外正在奏事厅等候,兄弟您赶紧派人去接吧。” 薛仁贵说:“我还以为时间久了,她另嫁他人了呢。我到任之后,有了原配夫人,所以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。如今员外亲自送小姐过来,我怎能不去迎接呢?不过,此事还得与夫人商议一下。夫人若肯收留,我就派差官前去迎接;若不肯,也只好打发他们回去了。” 说完,对王茂生说道:“哥哥,等我见过夫人,再跟您说。”
薛仁贵来到后堂,对夫人说道:“夫人,我有件事想和您商议。” 夫人问道:“相公,有什么事要和妾身商议?” 薛仁贵便把当年出门投军,路过樊家庄,员外留他吃饭,说起风火山强盗姜兴霸等人要强逼员外女儿成亲,他路见不平,降伏了三个强盗,那三人还与他结拜为兄弟,员外便要把女儿许配给他,他当时表明家中已有妻室,员外说女儿愿做偏房,他便以鸾带为定的事情,一五一十地跟夫人讲了一遍。最后说道:“夫人,您说这事是不是挺巧的?我现在想打发他们回去,您意下如何?”
夫人听了,说道:“相公,你这说的是什么话。既然与樊小姐有婚约,员外夫妻又亲自送她过来,哪有不接的道理。以后我就把她当作姊妹相称,要是相公不派差官去迎接,妾身就亲自去接。” 说完,便吩咐侍女们准备轿子,要去接樊小姐。左右侍女齐声答应。薛仁贵见状,说道:“有劳夫人了,还是烦请恩哥同府县官前去迎接吧。”
王茂生带着千百户把总等执事人员,先来到奏事厅,问道:“府县官在吗?” 绛州府龙门县的官员连忙起身答道:“卑职在。” 王茂生说:“千岁爷有令,让你们二位同我去接樊小姐。” 府县官应道:“是。” 樊员外抬头一看,认出王茂生就是当年那个肩挑背篓做小买卖的王小二,如今却身着圆翅乌纱、圆领红袍,带着数十名家丁,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。员外叫道:“王茂生,你还认得我吗?” 王茂生转过头一看,说道:“是员外啊,小官有眼不识泰山,多有得罪。” 王茂生以前做买卖时,常到樊家庄,所以认得员外。
闲话少叙,且说王府派出许多衙役,准备了两乘大轿,还有数不清的丫环妇女。王茂生带着兵丁、千百户以及府县官,浩浩荡荡,员外也坐上了轿子,一行人热热闹闹地朝着码头走去。到了码头,府县官侍立两旁,接着樊夫人上了轿,随后樊小姐也上了轿。三声炮响过后,队伍启程返回王府,一路上前呼后拥,百姓们纷纷前来围观,热闹非凡。
队伍来到王府辕门,又是一声炮响,正门大开,鼓乐齐鸣。轿子一直抬到银銮殿,樊小姐下轿后,与薛仁贵的原配夫人相见。樊小姐再三推辞,坚持要行拜见之礼,说道:“夫人在上,贱妾樊氏拜见。” 夫人见樊小姐容貌如花,心中十分欢喜,说道:“贤妹,何必如此客气。” 于是,二人便以姊妹相称,相互拜见。
当下,众人选定吉日,查看历本,发现今日正是黄道吉日,天喜星高照。薛仁贵赶忙唤来宾相,就在后殿为自己和樊小姐举办了成亲仪式。薛仁贵心中大喜,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位贤德的原配夫人,成全了这桩好事。此后,薛仁贵将妻妾分为东西两房,并修表进京,向皇上奏明此事。皇上降下旨意,封樊氏为定国夫人,薛仁贵等人谢恩,此事暂且不表。
次日清晨,薛仁贵带着妻妾拜见恩哥王茂生和恩嫂,又请樊员外夫妻相见,尊他们为岳父、岳母,留他们在王府养老,共享荣华富贵。随后,薛仁贵又派人接来了柳员外夫妻,他带着两位夫人一同拜见柳员外夫妇,并吩咐设宴庆贺。外面的文武官员得知此事,也都纷纷前来贺喜,暂且按下不表。
再说柳员外夫妻在王府住了三天,便要告辞回家。薛仁贵夫妻再三挽留,却留不住,只好送出辕门。你道柳员外夫妻为何不肯住在王府?原来,他们家中有万贯家财,又有儿媳侍奉,在家中安享清福,日子过得也很不错,所以执意要回去。而樊老夫妻只有绣花这一个女儿,没有儿子儿媳,所以只能依靠女婿、女儿养老。薛雄员外同合族的人也来王府贺喜,薛仁贵这次把他们请进私衙,设下筵席款待,众人尽醉方休,然后告辞离去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