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,位于福州府的中心地带,城内气氛紧张而肃穆。
一座规模宏大的宅院坐落在福州府,虽地处偏僻,却显得格外奢华。后院繁花似锦,亭台楼阁点缀其间,仿佛江南园林再现。
一间专为接待宾客而设的书房里,门窗紧闭,只透出些许微弱的光线。室内聚集了几位衣着普通却体态富态的中年男子。他们个个非同小可,实则都是福州府赫赫有名的商界巨头。
然而此刻,这些人都聚在一起低声交谈,眉眼间流露出几分兴奋。“嘿嘿,各位,孙有驴这次带着倭寇袭击了沿海十几处村庄,甚至一个县城,咱们这次怕是要赚得盆满钵满了!”说话者话音刚落,众人纷纷露出贪婪的笑容。
“没错,孙有驴和那些倭寇简直是我们的摇钱树!再来几次这样的好事,我们就能躺着数钱了!”有人附和道,“那些爪牙不过是为我们卖命罢了,抢来的财物我们都以极低的价格收下,再用高价转卖出去,这生意简直太划算了!”
“哈哈,还得感谢洪武皇帝的海禁政策啊!不然哪会有我们今日的富贵?大家说是不是?”有人打趣道,其他人立刻响应:“那是自然,咱们得好好感激洪武帝才对。”
他们表面上是遵纪守法的商人,时常行善积德,遇到饥荒还会开仓济贫,被乡邻尊称为善人。但实际上,他们的财富来源于走私和勾结倭寇、海盗,靠百姓的苦难积累起巨额资产。
那些被倭寇抢夺后无法带走的东西,只能卖给他们,且价格被压至最低;而通过这些非法所得换取的金钱,又被迫在这里以数倍的价格购买必需品,形成了巨大的利润循环,令人咋舌。
他们才是真正掌控全局的幕后巨头,实至名归的大赢家!而孙有驴和那些倭寇,不过是一群任劳任怨的打工仔罢了。他们是被豢养的爪牙,仅此而已!
“所有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吗?”
此时,为首的鹰钩鼻老者忽然开口问话,打断了众人的欢庆。“范老请放宽心,一切都已齐备。粮食、盐巴、铁器,样样不缺!”
“没错,肯定足够应付孙有驴那伙人,只怕他们买不起呢!哈哈!”
“这种情形也不是头一回了,大家早就驾轻就熟,经验丰富得很,范老不必挂怀!”
听罢,那范老满意地点点头。稍作思量后说道:“此次之后,该收敛一段时间了。下一次,告知孙有驴等人,换个地界活动吧!据说泉州府那边这些年经营得不错,可以考虑让他们过去一趟。”
此言一出,众人皆附和点头。
这事儿就像割韭菜一般,哪能老在一地反复薅?得让韭菜喘口气儿好好长,隔段时日再动手,这样也不容易招致朝廷的关注,还能悄悄发大财。
提到朝廷,忽有一人冒失插话:“说到朝廷,诸位可有听到风声?听说他们打算派大军攻打倭寇,说倭国遍地金山银山,还有一种亩产几十石的神粮?”
“听到了,去年就有消息从应天府传来。说是那种叫土豆的神粮确实存在,产量令人咋舌!至于什么倭国的金山银山嘛,就不得而知了!”
“这么说来,朝廷真的要发兵征倭咯?具体啥时候行动呀?我们是不是该提前通知倭人一声?”
“谁知道呢,咱们距离应天府那么远!就算出征了,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动静,怎么通知?”
“唉,只能指望倭国那些家伙自己警觉点了。别真被打惨喽!不然到时候明军一扫平,禁海令取消,咱们又找谁去赚钱?”
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,默默为远在异国的倭寇祈求好运,盼着他们能熬过大明的打击。甚至巴望着明军惨败收场才好!
外人若不知情,恐怕会以为他们是倭寇同党而非大明子民呢!这倒不足为奇,趋利避害乃商贾天性。
自古以来,但凡国家遭逢巨难,除了极少数心存善念的商人,其余的无不是只顾自身利益,从未有谁愿意抛头颅洒热血,为民族大义牺牲。爱国?开玩笑,那值几个钱?
“罢了,这些事我们管不着,想多了也没用。”
那时,交易之际,不妨顺便提醒那些倭寇一声!”
领头的范老听了,摇摇头,阻止了大家的闲聊。
随即,他像是想起了什么,目光闪烁地道:“不过,这事倒让我想起了点事!
在大明,我们若想长久富裕,甚至摆脱商人的卑贱身份,恐怕得好好培养几个读书人,送他们去当官才行。
这样一来,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,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。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。
到那时,还有什么好担心的?”
众人听后,纷纷点头表示理解,并立即附和。
商人的顶点在哪里?
先秦时期的吕不韦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:
偷钩者被杀,窃国者称侯!
要知道,在这片土地上,仅有财富远远不够。
没有权力的话,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,任人宰割。
要真正有地位,保持富贵,就必须有权势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